王汉中
- 作品数:3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进化研究
- 陈新文胡志红孙修炼王华林王汉中彭辉银金锋李枚JustM.VlakBasilM.Arif刘明富梁布锋王录明邓菲吴东罗保君刘岚卢玉蓉张双民
- 首次报道了棉铃虫病毒HaSNPV基因组131403bp和HzSNPV基因组的全序列97%同源性揭示了两者可能为同一种病毒的不同变种。发明了“基因对比排列图”(GeneParityPlot)研究方法,首次揭示了NPV基因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分子进化
- 兔出血症病毒体外复制的研究被引量:7
- 1992年
- 在几种动物细胞上,采用同步感染的方法研究了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复制特性。病毒感染细胞后(PI)48—72小时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血凝效价可增高5—10倍。病毒对细胞传代代数不同,敏感性也不同。在兔婴肾(RK)和兔婴肺(RL)细胞上以4—8代最为敏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经病毒感染48—72小时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特异性荧光。细胞增殖的病毒经PEG-DS浓缩,Sepharose 4B柱层析提纯后,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将此病毒回接健康实验兔可致100%死亡。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试验表明,细胞增殖的病毒抗原与来自病兔肝的RHDV抗血清之间产生明显的沉淀带。SDS-PAGE分析病毒获得四条多肽,其分子量大小与病兔肝组织提取的病毒蛋白多肽分子量相比略有差异。
- 罗经杨学楼刘虹严银钫王汉中孙松柏
- 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血凝效价
- 三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核酸同源性的研究
- 罗经王汉中杨学楼
- 关键词:核酸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同源性
- 新型冠状病毒——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被引量:5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席卷全球,已成为一个深刻改变人类世界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SARS-CoV-2基因组长度约为3万个碱基,编码16个非结构蛋白和4个结构蛋白.SARS-CoV-2的刺突(spike,S)蛋白S1亚基中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与宿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结合;随之,S2亚基构型变化,介导病毒-宿主细胞之间的融合.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至关重要.到2020年12月,全球共有7千多万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已超过160万.SARS-CoV-2可能源自蝙蝠,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后ACE2下调,并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肺部炎症及多器官损伤.SARS-CoV-2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疲劳和肌痛等,即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多为靠近胸膜的多发磨玻璃影和亚节段性实变.SARS-CoV-2可以通过病毒核酸、血清抗体、病毒分离和电子显微镜检测和观察.COVID-19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泡损伤、纤维黏液样渗出物、间质炎症、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脱落以及透明膜形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是非特异性的,主要有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阿比多尔.EK1肽和SARS-CoV-2-HR2P是具有前景的新型抗病毒药物.恢复期血浆通常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虽然目前尚无疫苗正式上市,但灭活疫苗、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正进行临床试验.疫情出现后,中国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成功阻断了COVID-19在本土的传播.
- 罗丹王霆谭忠元郭珊余志刘艳张源王宝香高源王汉中梅红郑振华
- 关键词:致病机制抗病毒药物
- 猪脾细胞干扰素安全性的研究 (一)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
- 1990年
- 猪脾细胞干扰素是用猪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经新城病毒(NDV)诱生而得的干扰素。含有α及γ干扰素二种类型。实验证明不仅可在同源细胞表现出抗病毒活性,而且可在异源细胞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亦具有抑制作用。
- 杨学楼周晓峰刘虹罗经孙松柏王汉中
- 关键词:干扰素安全性毒性试验
- 薄荷伪造桥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核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
- 罗以王汉中杨学楼
- 关键词:薄荷核酸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
- 猪脾细胞干扰素安全性的研究 (二)猪脾细胞干扰素局部毒性与过敏实验
- 1990年
- 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在同源和异源细胞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它不仅可用于干扰素的研究材料,同时在实际用途上亦有很大潜力。但只有在进行了对局部组织影响程度和过敏试验后才能考虑进行全身性用药的各项试验。本文报道PSIFN局部毒性与过敏试验的实验研究。
- 周晓峰杨学楼刘虹罗经孙松柏王汉中
- 关键词:干扰素安全性过敏试验
- 缺失egt基因的重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
- 陈新文胡志红孙修炼王华林彭辉银王汉中欧阳志荃JustM.Vlak
- 该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杆状病毒基因组进行遗传改良可以提高其杀虫性能。自1997年起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等项目的资助,开始利用缺失egt基因的技术对HaSNPV进行遗传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改良...
- 关键词:
- 关键词:棉铃虫病毒杀虫剂EGT基因
- 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表达载体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将含有低拷贝数的细菌F复制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细菌转位子插入位点的短片段插入到lacZα基因N-末端的8.5kb的DNA片段置换...
- 王汉中陈新文胡志红
- 文献传递
- 兔出血症细小病毒血清学的研究
- 1989年
- 应用免疫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对七个不同地区兔出血症病原分离物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本试验用免疫双扩散和ELISA,证明七个兔出血症病毒分离物之间存在着基本相同的血清学关系,其中A_2R—3和H.E.二株抗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证实我国流行的兔出血症病毒属于一个血清型,但不同地区的分离株可能出现亚型。
- 黄文林刘虹孙松柏罗经王汉中吴晰莹杨学楼
- 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细小病毒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