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辉

作品数:338 被引量:1,085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0篇期刊文章
  • 109篇会议论文
  • 3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7篇一般工业技术
  • 85篇化学工程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机械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8篇建筑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3篇复合材料
  • 133篇复合材
  • 67篇树脂
  • 28篇环氧
  • 25篇有限元
  • 23篇环氧树脂
  • 22篇碳纤维
  • 22篇力学性能
  • 22篇力学性
  • 19篇玻璃纤维
  • 18篇纤维
  • 18篇纳米
  • 16篇渗透率
  • 14篇合板
  • 14篇层合板
  • 13篇乙烯
  • 12篇纤维增强
  • 11篇夹芯
  • 10篇风电叶片
  • 9篇性能研究

机构

  • 338篇武汉理工大学
  • 24篇北京玻璃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船舶重工...
  • 6篇北京玻钢院复...
  • 6篇武汉钢铁(集...
  • 4篇中国冶金科工...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北京汽车玻璃...
  • 3篇洛阳船舶材料...
  • 3篇武汉海威船舶...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济南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华东电力设计...
  • 2篇中国联通
  • 2篇浙江联洋新材...

作者

  • 338篇王继辉
  • 74篇倪爱清
  • 52篇冀运东
  • 31篇李书欣
  • 27篇祖磊
  • 21篇邓京兰
  • 14篇祝颖丹
  • 14篇高国强
  • 14篇唐红艳
  • 12篇张彦文
  • 10篇秦志文
  • 8篇张盛
  • 7篇梅启林
  • 7篇方文
  • 7篇黄志雄
  • 7篇薛忠民
  • 7篇吴维清
  • 7篇孙亮亮
  • 6篇冯武
  • 6篇孔振兴

传媒

  • 55篇玻璃钢/复合...
  • 45篇复合材料学报
  • 28篇武汉理工大学...
  • 9篇高分子材料科...
  • 9篇复合材料科学...
  • 8篇第二十届玻璃...
  • 7篇第十六届玻璃...
  • 6篇第十六届玻璃...
  • 4篇材料导报
  • 4篇2007年中...
  • 3篇功能材料
  • 3篇宇航材料工艺
  • 3篇第一届中国国...
  • 3篇2007中国...
  • 3篇第17届全国...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7篇2024
  • 1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15篇2018
  • 19篇2017
  • 24篇2016
  • 26篇2015
  • 20篇2014
  • 10篇2013
  • 1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22篇2008
  • 27篇2007
  • 17篇2006
  • 19篇2005
3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剪切梁理论分析玻璃钢卧式贮罐的径向挠度
王继辉吴代华沈大荣
关键词:剪切弹性模量玻璃钢储罐挠度
覆膜砂用苯并恶嗪树脂软化-固化性质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测试苯并恶嗪树脂的聚合速度和软化点,优选了覆膜砂用苯并恶嗪树脂的合成工艺为95℃保温3h。测试了该树脂90℃的熔融粘度-时间曲线,熔融粘度稳定在0.5Pa.s。分别研究了该树脂加促进剂和不加促进剂两种情况下温度与聚合速度的关系,并测试了树脂的DSC曲线。结果表明,该树脂在200℃存在一个明显放热峰。200℃的树脂固化度高于90%,当温度高于200℃时,树脂的聚合速度变化开始变缓。合成的苯并恶嗪树脂的软化和固化特性都可以满足目前覆膜砂的制备要求。
冀运东王继辉罗吉荣万里
关键词:苯并恶嗪树脂覆膜砂粘度DSC
吸波预浸料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2024年
将羰基铁粉(CIP)和乙炔炭黑(CB)作为吸波剂引入到中温固化预浸料树脂体系中,通过测试吸波预浸料树脂的流变性能、凝胶时间、固化特征温度、热失重性能等确定吸波剂的加入对预浸料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IP和CB吸波粒子的加入对预浸料树脂的凝胶时间、固化特征温度的影响较小,对预浸料树脂的流变特性影响较大。为满足工艺性能要求,CIP吸波粒子的加入量与树脂的质量比宜控制为0~2.5,CB吸波粒子的加入量与树脂的质量比宜控制为0~0.03。相比于单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双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更为优异,综合考虑其成型工艺性能和吸波性能等,以C3C为透波层、Fe250C为损耗层的材料组合综合性能最佳,其最大有效吸波带宽为3.85 GHz,对应的透波层和损耗层厚度分别为0.9 mm和1.5 mm,最小电磁波的反射损耗RL值为-35.46 dB,对应的透波层和损耗层厚度分别为0.5 mm和1.4 mm。
邬志超倪爱清陈俊磊王继辉
关键词:电磁参数
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
本文主要从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表面状态的表征、复合材料界面层的表征、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表征三方面论述了研究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
李学梅王继辉
关键词: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1D-3D单元耦合模拟穿孔夹芯复合材料中的树脂流动行为
2024年
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工艺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穿孔夹芯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承载能力强等特点,然而,为了准确模拟穿孔夹芯复合材料中树脂的充模过程,需要对芯材内每个孔洞的树脂流动行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尤其是对于大厚度构件而言需要大量的开发成本和生产周期。为了降低仿真计算复杂性和时间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1D-3D有限单元耦合计算方法,利用自开发ANSYS Fluent 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子程序模拟树脂在芯材孔洞中的流动,避免了对数量巨大的孔洞进行物理建模,成功优化了穿孔夹芯复合材料真空灌注过程的模型构建和仿真计算过程,并通过实尺度的灌注实验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实验测得的灌注时间基本吻合,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穿孔夹芯结构成型过程中树脂的流动。
周子维倪爱清冯雨薇王继辉
关键词:夹芯复合材料
RTM充模过程数值模拟的隐式有限元算法被引量:13
2004年
建立了基于欧拉方法描述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充模过程的基本数学方程 ,并采用有限元隐式时间积分方法对基本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 .编制了基于隐式有限元算法及传统有限元控制体算法的程序 ,通过具体算例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与传统的有限元控制体法相比 ,该文提出的隐式有限元算法能节省计算时间 ,特别适合于单元、节点数目多的情况 .隐式有限元算法是一种纯有限元方法 ,不需要使用控制体积技术 ,采用该算法计算出的流动前沿与时间步长无关 .
谭华晏石林王继辉
关键词:树脂传递模塑有限元法时间步长
一种齿形端面的胶接连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形端面的胶接连接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此连接的被连接部件包括远离胶接区域的等厚度段和临近胶接的楔形段,在楔形段两侧存在边缘倒角,在楔形段末端存在齿形边界,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光顺刚度的过渡,大幅缓解连...
王继辉秦志文彭海俊
文献传递
热水器水管黄铜接头断裂分析
居民住宅热水器水管接头发生断裂,引发自来水泄露。采用宏、微观检验方法对失效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管黄铜接头材质含Pb过多、铸造疏松及管壁厚度不均匀等缺陷,是导致材料变脆是造成热水器水管黄铜接头断裂的主要原因。
张彦文王继辉吴立新张友登
文献传递
波纹缺陷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真空辅助灌注成型工艺与热压罐成型工艺,分别制备不同增强材料的标准压缩试样和含缺陷的压缩试样。压缩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压缩载荷下波纹缺陷引起压缩弹性模量和强度显著减小,并且对压缩强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均一波纹对复合材料板材的压缩强度与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比梯度波纹更大;此外,波纹对碳纤维预浸料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更大,层间剪切破坏是试样主要失效机制,并且在纤维波纹的最大偏转角处,试样易发生横向剪切破坏。
吴维清朱俊王继辉祖磊
再生碳纤维毛毡纤维取向与克重多目标优化研究
2024年
废弃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回收方法能耗高且易损伤材料结构,回收纤维取向杂乱,无法进行高价值利用。本文采用团队研发的新型可回收环氧树脂制备IV型储氢气瓶废弃复合材料为对象,研究碳纤维的高效回收方法。自主搭建纤维湿法取向装置制备纤维毡,探究湿法取向过程各工艺对再生纤维毡制备效果包括取向度及克重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RSM)建立取向度和克重目标模型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对湿法取向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决策选择最优解,实验验证多目标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对纤维毡取向度影响大小为纤维长度>纤维含量>分散剂含量>滤网孔径;对纤维毡克重影响大小为纤维含量>分散剂含量>滤网孔径>纤维长度。目标函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多目标优化纤维毡制备最佳工艺为纤维长度3 mm、纤维含量6.37 g/L、分散剂含量13.37 g/L、滤网孔径0.75 mm;验证实验制备纤维毡取向度81.08%,与遗传算法预测取向度(81.84%)误差0.94%;实验制备纤维毡克重42.86 g/m^(2),与遗传算法预测克重(42.57 g/m^(2))误差0.68%。
刘锐陈宏达胡海晓李书欣王继辉王继辉张宇张宇王洪荣卢立哲
关键词:纤维取向响应面法多目标优化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