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耀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 2015年
- 幸福观教育,是培养人们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能力的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其进行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等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方面依次分析大学生幸福观偏离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即加强学校教育,丰富幸福观教育的形式;注重社会教育,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家庭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强化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性信仰。
- 谷虹欣王青耀
-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着眼,阐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素质,并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队伍、教育评价等方面阐释了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 王青耀周瑛
-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体系
-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 2014年
-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出现导致了高校中来自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数量的逐年上升。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在学习、交往、竞争过程中易出现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影响其人格发育和健康成长。通过分析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及产生根源,探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帮助其完善自我意识的构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 路璐王馨可王青耀
-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关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 2015年
- 在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复杂化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一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结构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评价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念、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
- 周瑛王青耀
- 关键词:价值观建设价值观培育政治理论课自我教育道德困惑
- 弘扬延安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西安理工大学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延安精神作为一种表征中华民族崭新生命的外在风采和内在灵魂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把延安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用民族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精神哺育广大学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西安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将弘扬延安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工程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延安精神“三进”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作法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重视”、“两个纳入”、“三个结合”、“四个贯穿”、“五个落实”。
- 周瑛王青耀
- 关键词:延安精神立德树人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工程
- 浅析科学精神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科学精神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关联,创新型人才的成功培养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注入,科学精神也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为其提供传承场域。发达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性强于我国,关键就在于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始终坚守科学精神。鉴于此,我国务必要在科学精神视角下努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做法,从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培养的平台和方式等层面全力进行科学解构和重构,建构起科学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科学化发展的轨道。
- 路璐王青耀
-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
- 浅谈中学生孝道的培养
- 2016年
-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美好德行的源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整体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兴旺和社会安定。然而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在各种西方思想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各种不良的道德观念蔓延,对中学生成长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中学生孝道观念的培养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 李枫王青耀荣灿
- 关键词:中学生孝道
-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管理被引量:10
- 1997年
- 为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知识结构,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精神,近几年,内地不少高校都从新疆等地招收了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照搬,这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我校从1990年起已陆续从新疆地区招收四个少数民族班,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和总结了有关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特点和管理对策。现分析如下: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 由于长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少数民族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区别于汉族学生的一些特点。
- 王青耀赵文福
-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对策民族班汉族学生社会历史条件
- 谈德育注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随着全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资助的学生群体在高校中不断扩大,而受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出现滞后现象,如贫困生资格认定困难、还款不良率攀升等,这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变得复杂、艰巨起来。德育是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把德育注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思路,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对于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唐丽娜王青耀
- 关键词:贫困生德育
- 校园文化与高教培养目标的实现被引量:1
- 1997年
-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因为校园文化恰好适应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它可以弥补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不足,加强大学生德育,改善大学生智育,并能把美育落实到实处。要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各项培养目标,必须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和补充,在保持和发展智育的同时,建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体制,建设丰富多采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 刘世奎王青耀
-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文化校园精神大学生德育高等教育体系高校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