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荣贵 作品数:21 被引量:6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瘀血症的近期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淤血症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在首月、次月、第3月大致相同时段门诊实施。观察组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30 mg/d,连续3 d,90 mg/月,连续3月,同时每天口服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葡萄糖注射液也同时口服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第3月治疗后3天,进行疼痛评分、舌象变化评分、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舌象变化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可以显著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血瘀症疼痛,改善淤血情况,这可能由于帕米膦酸二钠降低患者骨转换生物标记物水平;升高诸如NO、ET和前列腺素合成酶等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盘荣贵 文婉臣 韩杰 覃杰 樊丽霞 滕居赞关键词:帕米膦酸二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 淤血 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与坦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与坦棒植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方法:45例(53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29髋)和对照组(22例、24髋),并给予髓心减压术。观察组术后当天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g/d,连续2周;对照组在髓心减压后植入坦棒,术后不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术后第1、6、15天,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评估骨坏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可以显著减轻髋关节疼痛、改善功能,促进骨修复,延缓骨坏死发展。 盘荣贵 腾居赞 朱江龙 欧志学 韩杰 王大伟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心减压 灯盏花素 手术治疗顽固性钙化性岗上肌腱炎8例报告 2002年 唐晓菊 朱江龙 盘荣贵 卓海源关键词: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病例分析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髓心减压术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髓心减压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4例(49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27髋)和对照组(21例22髋),2组均给予髓心减压术,术后观察组当天即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40 m L/d,连续2周;对照组不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其余治疗2组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及术后第1,6,15天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黏稠度及血脂水平,舒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骨修复,减轻疼痛,改善患髋功能。 盘荣贵 腾居赞 朱江龙 欧志学 韩杰 王大伟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 早期股骨头坏死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同种异基因成骨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T细胞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由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移植免疫反应各家报道不一致,差别明显。目的:体外观察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而成的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特点。方法:用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获取第3代细胞,经典化学方法诱导为成骨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到T细胞形成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第3,5,7天,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情况,24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诱导后成骨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诱导后成骨细胞剂量大,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3次平均抑制率相比:1:20组低于1:80组(P<0.01);1:40组低于1:80组(P<0.05);诱导后成骨细胞能引起T细胞亚群凋亡,其中CD4+(凋亡率8.57%)亚群不如CD8+(凋亡率15.31%)细胞亚群凋亡显著(P<0.01)。结果显示诱导的成骨细胞在体外能够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T细胞的增殖,特别是CD8+。但这种抑制不是特别强,表明诱导的成骨细胞虽有一定的免疫性,但其免疫性较低。 盘荣贵 范锲 邓耀良 赵劲民关键词:混合淋巴细胞 成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髋关节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三维有限元分析是骨科生物力学诸多研究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由于髋关节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独特的疾病谱,只有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髋关节病理、生理状态的机理研究才具有近乎真实的研究。此外,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髋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和预防以及手术器械的设计、生产、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文对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髋关节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盘荣贵 彭聪聪 滕居赞关键词:三维有限元分析 髋关节 生物力学 六味地黄丸及组分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况 被引量:2 2021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与雌激素戒断引起骨矿含量减少伴骨基质微结构重塑易发生脆性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未形成确切、行之有效的诊疗共识,主要采用西药对症处理,但长期使用西药,患者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精神异常、栓塞等副作用。而经方六味地黄丸具有填精益髓、补肾滋阴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已有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及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该方在治疗该病的有效性,但缺乏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整理。因此,文章就六味地黄丸及其组分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文献进行概述,以期为该方治疗该病提供文献参考。 彭渝淞 彭聪聪 单博文 刘翔宇 盘荣贵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 雌激素 帕米膦酸二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重构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重构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PMOP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2例),研究在连续的3个月内进行,并在每个月相同时段实施。观察组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葡萄糖注射液30mg/d,连续3d,共治疗3个月,同时每天口服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葡萄糖注射液,也同时口服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进行疼痛、舌象评分,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血脂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舌象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ET、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T、NO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可以明显缓解PMOP疼痛,改善淤血情况,可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升高NO、降低ET及血脂水平而发挥效应。 盘荣贵 文婉臣 彭聪聪 韩杰 覃杰 滕居赞关键词:帕米膦酸二钠 绝经 骨质疏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0 d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关节活动度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100%,对照组优良率79%,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臂丛麻醉手法松解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疗效明显、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盘荣贵关键词:粘连性肩周炎 手法松解 Β-七叶皂甙钠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蛋白质组学动态分析 赵劲民 胡峰 李晓峰 梁博伟 盘荣贵 潘新元 刘伟 范锲 研究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并对关键差异蛋白进行功能验证,探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反复注射大剂量激素建立早期SANFH动物模型;应用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创建S...关键词: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蛋白质组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