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确生

作品数:37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学成
  • 14篇化学成分
  • 13篇藏药
  • 7篇镰形棘豆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藏药镰形棘豆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黄酮
  • 4篇活性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生物碱
  • 3篇龙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多糖
  • 2篇英文
  • 2篇指纹
  • 2篇酮类

机构

  • 25篇青海师范大学
  • 9篇天津农学院
  • 8篇北京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 5篇青海民族大学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青海省藏医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北京藏医院

作者

  • 37篇确生
  • 9篇杨红澎
  • 7篇张庆英
  • 4篇梁鸿
  • 4篇沈序维
  • 4篇赵玉英
  • 4篇郑尚珍
  • 4篇班立桐
  • 4篇陈卫东
  • 3篇吴疆
  • 3篇张晓晶
  • 3篇马雪梅
  • 3篇格桑罗布
  • 3篇林鹏程
  • 2篇程伟
  • 2篇黄海东
  • 1篇杜连平
  • 1篇郭伟强
  • 1篇姜峰
  • 1篇李凌宇

传媒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Journa...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食用菌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炭素技术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中药材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桑黄不同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测定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邻苯三酚法、水杨酸法,比较研究桑黄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种桑黄不同组分体外总抗氧化能力高低顺序依次是:水溶性组分>乙酸乙酯组分>乙醇组分。在清除羟自由基(·OH)试验中发现石油醚组分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远远高于水溶性成分,乙酸乙酯组分和乙醇组分也很强。在清除超氧阴离子(O^(2-)·)试验中发现乙醇组分活性最高,石油醚组分次之。
杨丽维杨红澎确生班立桐
关键词:抗氧化
GC—MS联用法测定小花棘豆精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GC—MS联用方法测定和鉴定了采自青海贵南地区的小花棘豆精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57个成分,占该部位的86.70%,其中(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13.5%,(E)-1-(2,6-二羟基-4-甲氧基)-3-苯基-2-烯-1-酮7.60%,十六碳酸乙酯5.30%,亚麻油酸乙酯4.35%,23,24-双氢豆甾醇4.31%,2-苯基-5,7-二羟基双氢黄酮1.90%.
任永丽董海峰确生
关键词:小花棘豆化学成分
六种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法研究了6种灵芝子实体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4号九龙山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正交实验所得灵芝子实体多糖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40。在精密度试验中,RSD在0.21%~0.61%之间,表明精密度较好;在稳定性试验中,RSD在0.70%~4.63%之间,表明在0~8 h之间的稳定性较好。
班立桐杨红澎郑志广确生
关键词:多糖超声提取
云雾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从云雾龙胆(Gentiana nubigena)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细菌LD5,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LD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LD5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龙胆苦苷,以及一种与云雾龙胆醇提取物相似的代谢产物。
黄海东杨红澎王玉吴疆确生尤丽娟胡双双
关键词:内生菌龙胆苦苷
蝎子七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从甘肃天祝县的蝎子七全草中分离鉴定出了1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报道9个已知化合物:阿魏酸、4 豆甾烯 3 酮、紫丁香甙、5,8,2′ 三羟基 5′ 甲氧基双氢黄酮、异鼠李素、槲皮素 3 O 鼠李素、山奈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洋芥素 7 O β D 葡萄糖甙、5 羟基 4 甲氧基黄酮 7 O β 芸香甙.上述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确生郑尚珍马雪梅沈序维
一种黑顶黄堇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顶黄堇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黑顶黄堇粉碎,氨水浸润,用70%~95%乙醇渗漉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盐酸化至pH=5~7,加氯仿洗萃取,分离氯仿,再碱化至pH=7.5~8.5,加氯仿萃取,分离...
确生才让卓玛蒋熙
藏飞廉中酚酸类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藏飞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红景天苷(1),2-(3,4-二羟苯基)-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二羟苯基-乙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对羟基桂皮酸(4),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5),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ne(6),紫丁香苷(7),对羟基苯甲醛(8),水杨酸(9),tachioside(10),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丁香醛(12),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3),2,6-二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4)。除化合物4和7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飞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遂库确生程伟张庆英梁鸿
关键词:酚苷苯乙醇苷苯丙素
MWCNTs-g-PABF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农药检测应用
2021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制得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管接枝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丁酯(MWCNTsg-PABFC)。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FESEM)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利用DPV法测定了真实样品中的残留敌百虫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丁酯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接枝有效地改善了碳纳米管在二氯甲烷中的分散稳定性,特别是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氧化还原电化学特性。利用聚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了食品中残留农药敌百虫的含量,测出最低检出限为9.2691×10^(-8)。
旦智多杰确生段黎昊朱小玲康楠
关键词:碳纳米管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电化学性能
藏药镰形棘豆毒性及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将镰形棘豆全草分为地上和地下部分,分别用不同溶剂提取得到地上水溶、地下水溶、地上脂溶、地下脂溶4种提取物。各提取物以最大剂量(以生药量计为50 g·kg-1·d-1)连续灌胃小鼠15 d,各组小鼠外观和行为未见明显异常,但脏器系数、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切片等分析表明地上和地下脂溶性提取物对小鼠肝脏有轻中度损伤,地上和地下水溶性提取物及地下脂溶性提取物对小鼠肾脏有轻度损伤。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地上和地下脂溶性提取物含有丰富的黄酮苷元,尤以地上部分含量较高,而多糖和蛋白含量较低;地上和地下水溶性提取物则含有较多多糖和蛋白,黄酮苷元含量较低。
张晓晶刘伟霞魏鹏格桑罗布确生张梁张庆英
关键词:藏药镰形棘豆亚急性毒性化学成分
藏药小叶毛球莸中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藏药小叶毛球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并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构。结果:从藏药小叶毛球莸中分离得到2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1)和nodosin(2),并首次报道了该两个化合物在甲醇(CD3OD)中的1H和13C-NMR数据。结论: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确生赵玉英周勇张庆英
关键词:藏药冬凌草甲素NODOSIN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