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永植 作品数:28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压缩采样稀疏阵列结构及其参数估计技术 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现有压缩采样数字接收机无法直接完成载频和到达角联合估计,且基于均匀线阵结构的压缩采样数字接收机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压缩采样稀疏阵列结构。利用多重信号分类算法进行谱峰搜索,实现了载频和到达角联合估计。相比于现有压缩采样数字接收机结构,所提出的结构可以降低系统的结构复杂度;提出的载频和到达角联合估计方法直接对压缩数据进行处理,不仅降低了处理的数据量,并且可以同时得到载频估计和到达角估计,进一步减少了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构和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陈涛 韩旭天 禹永植关键词:压缩采样 数字接收机 稀疏阵列 虚拟阵元 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BICM-OFDM中一种新型迭代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2008年 传统的信道估计与译码分开进行,信道估计可靠性不高.针对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的OFDM系统(BICM-OFDM),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ML)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联合译码进行迭代信道估计.利用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中迭代译码的软判决反馈信息,进行信道估计与译码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信道响应的逐符号更新.在短波宽带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经过2次迭代,系统的误码率基本收敛.与传统ML等算法相比,该算法与理想信道估计性能相近. 禹永植 张兴周 陈峰 张驰关键词:信道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 迭代 LTE小区搜索中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在长期演进(LTE)的小区搜索中,定时同步与频偏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同步过程。基于分段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利用分段相关算法具有抗频偏的优点结合差分运算,并采用对接收端信号进行累积处理方法,提高了定时同步精度。将本地PSS信号累积相加的结果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同时利用本地PSS信号与接收PSS信号的相关性,提出一种有效的频偏估计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定时与频偏估计算法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减小了运算量。 孙会楠 禹永植 邢彦辰 丁文飞关键词:小区搜索 频偏估计 “电工基础”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2024年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而思政融入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电工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发掘,提出了多模式、全过程的思政融入路径,能够使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与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禹永植 张忠民 李鸿林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效果 OFDM系统中基于差分编码的同步估计算法 2010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同步估计算法。采用差分编码,可以在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利用连续接收的两个OFDM符号进行频偏估计,适用于突发通信。该算法只需要一个训练序列,就可以有效地进行频偏估计,并且还可以进行符号定时估计。在短波宽带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提高了频偏估计精度。 孙会楠 禹永植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 频偏估计 差分编码 改善频谱效率的多维度索引OFDM系统 2024年 双模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ing-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iscrete multi,DFT-S-OFDM-DM)系统虽然拥有优秀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信道适应能力以及低复杂度,但此系统在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表现上并不理想,系统中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扩展和双模调制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针对此系统,提出新的多维索引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ing-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ulti dimension index,DFT-S-OFDM-MDI)系统,新系统将DFT扩展改为DFT索引扩展,增加新的子载波索引位,增加双模调制搭配种类,提升双模索引位宽,进而提升系统SE。本文还为新系统配置6种双模星座图,并与预编码增益矩阵搭配,提升系统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秀的SE和BER性能,优于多种传统方案。 禹永植 李葛 刘宇 唐佳乐关键词:OFDM 频谱效率 星座图 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S-OFDM 采用Ⅲ型H-ARQ的BICM-ID系统研究 2009年 本文提出了采用Ⅲ型H-ARQ的BICM-ID系统实现方案。给出了传输协议及组合译码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系统通过率。在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对分别采用Ⅰ型,Ⅱ型,Ⅲ型H-ARQ的BICM-ID系统通过率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与采用其他两种类型H-ARQ的BICM-ID系统相比,采用Ⅲ型H-ARQ的BICM-ID系统性能最优。而且,在低信噪比和Rayleigh信道下的优势更加突出。 禹永植 张兴周 孙会楠关键词:H-ARQ BICM-ID 一种搭载FPGA和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方法 被引量:6 2023年 为了解决传统无线电平台分立器件繁多、功能单一、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搭载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FPGA)和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实现方法。以FPGA(KINTEX-7)为主控芯片,表述了MicroBlaze嵌入式软核与相应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以及数据接口的设计思路,并对AD9361进行了芯片配置,实现了FPGA基带模块与AD9361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此平台能够根据需求更改数据调制方式与收发通道参数配置,且具有良好的收发性能。与传统无线电平台相比,此平台具有灵活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禹永植 夏泽宇 刘宇关键词:软件无线电平台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正交相移键控 射频收发 多用户MIMO中继系统包含直传链路的联合预编码 2019年 针对现有的联合预编码算法忽略多用户之间的直传链路而导致通信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以最小和均方误差为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发射端的所有用户集中优化的联合预编码算法。首先,由于MSMSE优化问题的非凸性,将单流信号输入的多用户等效为一个多流信号输入的基站进行优化处理,其中基站的预编码矩阵由所有发射端的用户的子预编码矩阵构成,原非凸的MSMSE优化问题被转化为发射端用户的子预编码矩阵和中继收发矩阵2个子优化问题分别进行处理。其次,根据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滤波理论,直接求解出接收滤波矩阵的优化表达式。发射端用户的子预编码矩阵的子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条件获得,中继收发矩阵的子优化问题被转化成一个标准的半正定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发射端用户的子预编码矩阵、中继收发矩阵和接收滤波矩阵联合迭代至收敛,得到优化后的预编码矩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预编码算法在系统和均方误差性能和误码率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算法有快速的收敛速度。 禹永植 张未坤 郜丽鹏关键词:BER OFDM系统中一种新型盲载波频偏估计 2011年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技术。由于载波频偏的存在会引起载波间干扰,导致系统性能的严重下降。在分析载波频偏对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译码的新型盲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只需要一个OFDM符号,将BICM译码的硬判决反馈信息作为虚拟训练序列,利用该反馈信号与接收信号的相关性进行频偏估计。通过BICM迭代译码,更新译码反馈信息,提高频偏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经过3次迭代,可以有效地进行频偏估计。 羿宗琪 禹永植 胡秀丽关键词:OFDM 频偏估计 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