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野 作品数:51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无机酸作为提高钒电池电池效率添加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酸作为提高钒电池电池效率添加剂的应用。以具有钒离子和硫酸的钒电池电解液为原料,在钒电池电解液中同时添加两种无机酸为电解液,无机酸为磷酸和氢碘酸,以实现提高钒电池的电池效率和... 秦野 李享容 何虹祥 刘建国 严川伟文献传递 VOSO_4·2.76H_2O(s)在水和硫酸水溶液中的溶解焓 被引量:2 2010年 在298.15K下利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计,测定了VOSO4·2.76H2O(s)在水和0.5mol·kg-1硫酸水溶液中的摩尔溶解焓.在硫酸水溶液中VOSO4·2.76H2O(s)摩尔溶解焓的负值比在纯水中要小很多,这说明VOSO4在硫酸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能量状态.借助VOSO4水溶液的离子缔合平衡和硫酸的二级解离平衡,改进了Archer方法,并用这种改进的方法分别估算了VOSO4·2.76H2O(s)在水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sHm=-29.18kJ·mol-1,以及在0.5mol·kg-1硫酸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sHm=-25.79kJ·mol-1.根据离子缔合平衡和硫酸二级解离平衡的计算结果,硫酸根离子浓度受到硫酸二级解离平衡控制,使部分[VOSO4]0离子对解离,致使硫酸氧钒-硫酸水溶液中的自由氧钒离子(VO2+)增加. 刘建国 秦野 严川伟关键词: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溶解焓 硫酸 钒电池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原位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荷电状态的监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原位监测该类电池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测定全钒离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值ORP<Sub>a</Sub>,利用ORP<Su... 刘建国 管勇 秦野 任爽 严川伟文献传递 一种钒电池电解液酸度pH滴定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钒电池电解液酸度定量测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钒电池电解液酸度的pH滴定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过程繁琐、准确度不够等问题。该方法通过将待测电解液稀释一定倍数,再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 刘建国 秦野 李享荣 严川伟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热力学性质研究:等压法研究硫酸氧钒水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秦野 刘建国 严川伟关键词: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活度 钒电池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原位监测 被引量:8 2009年 建立了一种原位监测钒电池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的方法。通过测定钒电池正极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值ORPa(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利用ORPa值与ln(1/SOCa-1)在SOCa(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为(0,100%)的开区间内呈线性关系这一规律,建立了ORPa-SOCa关系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温度修正。采用修正方程计算所得的SOCa值与电位滴定法测得的SOCa值比较,误差小于±1.50%,可实现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原位监测。 管勇 秦野 任爽 刘建国 严川伟关键词:氧化还原电位 钒电池 荷电状态 无机酸作为提高钒电解液浓度和稳定性添加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酸作为提高钒电解液浓度和稳定性添加剂的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钒电池电解液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具有一定钒浓度和硫酸浓度的电解液为原料,在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无机酸,通过降... 秦野 何虹祥 刘建国 严川伟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下VOSO4在硫酸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简称钒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与传统的蓄电池相比,具有可快速、大容量充放电、自放电率低和电池结构简单等特点,它是满足风能、太阳能等新型... 秦野 刘建国 严川伟关键词:液流电池 电池结构 体积性质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失效的钒电池用电解液制取硫酸氧钒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恢复及能量存储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失效的钒电池用电解液制取硫酸氧钒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钒电解液经过多次使用后能量失衡无法使用的废液处理方面的问题。本发明以失效钒电解液为原料,通过电池充电使电解液中钒... 秦野 张博 王丽娟 何虹祥 刘建国 严川伟一种含铜钒溶液中铜离子的去除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应用及能量恢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铜钒溶液中铜离子的去除方法,解决现有含铜电解液重复利用、回收等方面的问题。以长期使用后且含有铜离子的钒电池用电解液为原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添加适当比例的有机-无机还原剂和除... 秦野 张博 何虹祥 王利娟 刘建国 严川伟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