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
-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卫生训练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输液室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对护理投诉及护理差错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对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的影响。方法在急诊输液室中实施护理补位服务,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护理补位服务实施前后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65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问卷回收率为97.53%。97.19%的门诊患者对护士接待服务、礼貌用语、有问必答、主动巡视、操作技巧、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方面评价为"非常满意",未出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情况。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后,急诊输液室未出现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事故,较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前护理投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1,P=0.006)。结论在急诊输液室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可有效减少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 洪红程玲
-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护理护理投诉
- 高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脑白质疏松(WMH)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0例高龄LI患者,平均(86.2±4.2)岁,依据Fazekas量表(0~6分)对WMH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后,分为WMH无~轻度(0~3分)组和WMH中~重度(4~6分)组。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GFR,应用MRI检测LI以及WM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FR与WMH的相关性。结果 WMH中~重度组血清肌酐较WMH无~轻度组升高,GFR较WMH~无轻度组明显降低(P<0.01),GFR降低与WMH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结论 GFR降低可能为高龄LI患者WMH的重要危险因素。
- 李娜李辉胡新国程玲吴卫平管维平
- 关键词:高龄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肾小球滤过率动态血压
- 中国男性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据LI数目分为非LI组22例,单发LI组22例,多发LI组62例。根据血压类型分为杓型血压组10例,非杓型血压组96例。结果与低级别WML组比较,高级别WML组夜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发LI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升高[(135.5±13.5)mm Hg vs(125.6±9.0)mm Hg,(129.1±19.6)mm Hg,(67.0±8.7)mm Hg vs(61.8±5.8)mm Hg,(59.9±7.9)mm Hg,1mm Hg=0.133kPa,P<0.05],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减小[(-3.8±6.9)%vs(3.1±6.5)%,(1.7±8.2)%,P<0.01]。非杓型血压组多发LI发生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62.5%vs 20.0%,P=0.024)。结论中国男性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是SVD的一种危险因素。
- 程玲管维平毕建忠孙琳尚伟胡新国
-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
- 高龄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值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 研究目的: 1、探讨高龄(≥80岁)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24小时血压值的相关性。 2、探讨高龄(≥80岁)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
- 程玲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高血压高龄人群
- 文献传递
- 高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LA)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均经MR I证实的高龄(均≥80岁)LA患者99例,入组后行影像学分级,分为轻度脑白质损害组、中度脑白质损害组、重度脑白质损害组;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测定其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高龄患者中,血压和Hcy与LA有相关性;血浆H cy水平与缺血性LA损害程度有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患者中,高血压和血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LA独立危险因素。
- 胡新国李娜程玲吴卫平管维平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半胱氨酸
-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被引量:2
- 2013年
-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师的成长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熟练的临床技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指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规范化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从而学习到某一医学专科中的合格医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2-4]。
- 李鹏程玲孔璐吴佩泽李海霞杨雪李昕
-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军队系统
- 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与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老老年(≥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动态血压状况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回顾性地选取了高血压患者共130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应用年龄相关的脑白质视觉评定法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WML,中度WML,重度WML。结果在三组患者之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轻度WML组相比,中度WML和重度WML组患者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夜间舒张压升高和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小是WML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夜间血压异常升高以及昼夜节律的异常在WML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程玲赵娇吴卫平管维平
-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动态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病老老年
- 高龄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疏松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龄(≥80岁)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疏松(LA)进展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经MRI证实的高龄缺血性LA患者56例,采用Rotterdam Progression Scale评分法,对患者3年的缺血性I。A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高龄患者中缺血性LA进展特点以深部白质为主,其中以额叶进展最为明显(进展前40%升高至进展后52%),其次为顶叶(也由35%升高至36%);高同型半胱氨酸、慢性支气管炎与缺血性LA进展密切相关。结论高龄患者中缺血性LA进展以深部白质为主,尤其以额叶进展最为明显;高同型半胱氨酸、慢性支气管炎是高龄患者缺血性LA进展的相对危险因素。
- 胡新国李娜程玲吴卫平管维平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半胱氨酸支气管炎
- 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其中,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讨论了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进展。
- 胡新国李娜程玲管维平
- 关键词:糖尿病葡萄糖代谢障碍降血糖药胰岛素抗性
- 老年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80岁)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rate,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头颅MRI证实的老年男性LI患者127例,根据病灶数目分为单发组35例和多发组92例。采集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清肌酐、高血压、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临床资料,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GF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I与GFR的相关性。结果与单发组比较,多发组患者血清肌酐、GFR<60 ml/(min·1.73 m^2)明显升高(P<0.01),GFR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FR降低与LI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GFR降低越严重,LI发生率越高(OR=2.14,P=0.011)。结论 GFR降低可能为老年LI的重要危险因素,或可成为LI的预警因素。
- 李娜李辉胡新国程玲吴卫平管维平
- 关键词:脑梗死肾小球滤过率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