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晓频
作品数:
3
被引量:3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更多>>
合作作者
黎熙元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经济管理
2篇
社会学
1篇
政治法律
主题
2篇
社区建设
1篇
政府
1篇
政治
1篇
政治体制
1篇
政治体制改革
1篇
中国城市社区
1篇
中国城市社区...
1篇
社会工作
1篇
社会工作体系
1篇
社会关系网
1篇
社会关系网络
1篇
社会资本
1篇
人道主义
1篇
人道主义精神
1篇
中央政府
1篇
资本
1篇
个案
1篇
个案比较
1篇
关系网
1篇
关系网络
机构
3篇
广州市社会科...
2篇
中山大学
作者
3篇
童晓频
2篇
黎熙元
传媒
1篇
中山大学学报...
1篇
学术研究
1篇
广州社科快讯
年份
2篇
2005
1篇
200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资源调动实践模式比较——上海外滩街与广州逢源街的个案比较
被引量:15
2005年
社区建设是近年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根据我们在多个城市 的观察发现,许多社区强调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较少社区真正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 居民具有贡献性质的持久参与。本文通过上海和广州两个典型社区不同的实践模式比较,探讨城市社区建 设过程中,从政府寻求资源以及从社会和居民当中寻求资源这两种不同的资源调动方式及其产生的不同效 果。
黎熙元
童晓频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城市
政治体制改革
从政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与社会资本的重构——以广州市逢源街安老服务为例
被引量:18
2005年
该文从社会资本理论视野和逢源街安老服务的实践个案来探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可持续性的机制。逢源街安老服务的实践个案显示:中国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帮助居民重建非亲缘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居民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参与的能力获得资源,社区建设才能够具有持久动力。
黎熙元
童晓频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网络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组织创新
2003年
首先,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残疾人理论。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学科,也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
童晓频
关键词:
残疾人
人道主义精神
社会工作体系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