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知卫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3篇青光眼早期诊...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层
  • 2篇开角型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视盘
  • 1篇视网膜断层扫...
  • 1篇视网膜神经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处理
  • 1篇随访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罗知卫
  • 5篇段宣初
  • 2篇蒋幼芹
  • 2篇李婵
  • 2篇周业辉

传媒

  • 2篇眼科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HRT-Ⅱ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使用HRT-Ⅱ检测正常人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患者的视盘结构参数,并判断Moorfields回归分析 (MRA)和线性判别函数(LDF)对CACG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51例(77眼)CACG患者及年龄和屈光度数相匹配的正常人32例(64眼)。方法对CACG患者及正常人进行静态视野和HRT-Ⅱ检测。CACG组被研究眼根据视野平均缺损值(MD)及视野异常评判标准分为无视野缺损组(MD≤2dB或视野评判标准阴性)和视野缺损组(MD>2dB及视野评判标准阳性)。比较正常组、无视野缺损组和视野缺损组三组间及任意两组间各视盘参数的差异。采用MRA和LDF诊断 CAC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主要指标 HRT-Ⅱ视盘结构参数,MD,视野评判标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正常人组和CACG 组间除视盘面积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除视盘面积和轮廓线高度变化值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参数三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组和视野缺损组除视盘面积外,无视野缺损组和视野缺损组除视盘面积和轮廓线高度变化值外,其余各视盘参数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和无视野缺损组视盘参数比较,仪盘沿容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两个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已出现视野缺损的CACG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A分别为74.42%及95.31%;LDF则分别为69.77%和92.19%。对临床上诊断的CACG,M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5.84%和95.30%;LDF则分别为49.35%和92.19%。结论 HRT-Ⅱ对CACG和正常人的视盘检测显示两者视盘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盘沿容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在正常人和早期CACG存在显著差异;HRT-Ⅱ对已出现视野损害的 CACG诊断的准确性较好,但对早期CACG的诊断仍不明确;HRT-Ⅱ诊断系统中,MRA对CA
李婵段宣初周业辉罗知卫
关键词:青光眼视盘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巩膜扩张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研究进展
2003年
罗知卫段宣初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并发症
GDxVCC系统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1年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不同程度青光眼患者GDxVCC系统检测RNFL参数的不同,评价GDx各参数的敏感性、特异性,探讨GDxVCC系统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3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2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年龄相匹配的36人(36只眼)正常人进行GDxVCC系统和静态视野检查。GDxVCC系统检查,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任一参数与系统内所附中国正常人数据库对比概率〈5%或NFI〉30或视网膜神经纤维标准偏差图上连续有10个超级像素概率〈5%定义为具有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结构损害,并判断为青光眼。结果22只正常眼被判断为非青光眼(61.1%),82只青光眼被判断为青光眼(86.3%),RNFL参数椭圆平均值、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TSNIT标准偏差、神经纤维指数,标准偏差图诊断青光眼的敏感性分别为48.4%、56.8%、48.4%、50.5%、62.1%,特异性分别为97.2%、100%、97.2%、94.4%、97.2%、61.1%。GDxVCC系统诊断早期、中期、晚期青光眼的敏感性分别为77.36%、95.83%、100%。结论GDxVCC系统诊断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而且RNFL参数中神经纤维指数的敏感性最高。
罗知卫蒋幼芹段宣初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GDx VCC检测原发性开角型与可疑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采用GDxVCC系统检测正常人、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openangleglaucoma ,SOAG)以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患者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GDxVCC系统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设计 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4 2例SOAG ,36例POAG以及年龄相匹配的36例正常人参加此项研究。方法 所有参加者进行视野与GDxVCC系统检查,选择一眼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SOAG、POAG、正常人的RNFL参数进行两两比较。主要指标 GDxVCC检测RNFL厚度。结果 POAG组与正常组间所有RNFL参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 =0 0 0 0 ) ;POAG组与SOAG组间所有RNFL参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 0 0 0 ) ;SOAG组与正常组间椭圆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2 34) ,但其上方平均值与下方平均值及神经纤维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4 4、P =0 0 4 5、P =0 0 35 ) ,TSNIT标准差有极显著意义(P =0 0 0 0 )。结论 GDxVCC系统能更早地发现青光眼性RNFL结构损害,不仅可用于青光眼诊断和随访,亦可用于对可疑青光眼进行追踪。
罗知卫段宣初蒋幼芹李婵周业辉
GDxVCC系统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GDxVCC系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首先,在双盲情况下,对10例(20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10例(20只眼)正常人进行检查者自身之间及不同检查者之间GDxVCC系统测...
罗知卫
关键词:青光眼诊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文献传递
GDxVCC系统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GDxVCC系统采用自动化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激光扫描技术和偏振调制器相结合,提供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双折射特性所产生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延迟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处理,获得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定量描述。本文就GDxVC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及其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罗知卫段宣初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