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 作品数:61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对文物建筑修复原则运用尺度的几点看法被引量:10
- 2006年
-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和方法研究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在西方主流价值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的东方解读成为有中国特色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修复中几个主要的原则,如修旧如旧、可识别性、现状保护以及复原重建等进行了阐述。
- 陈蔚胡斌
- 关键词:修旧如旧可识别性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重庆传统木构民居建筑安全评价研究——以龙兴古镇刘家大院为例
- 2025年
- 重庆地区传统木构民居类型多样,探索适用于重庆地区传统木构民居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于重庆以及国内其他地区木构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重庆地区地域特色和民居建筑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建立适用于重庆地区的传统木构民居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21项风险指标,涵盖自然灾害风险、建筑本体质量灾害风险和人为灾害风险,全面考虑了威胁民居安全的风险因素,并能够反映风险因素的权重差异。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重庆龙兴古镇刘家大院的检测和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评价结果能够显示不同指标的风险大小,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修缮建议。
- 陈蔚刘婷胡斌
- 关键词:安全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
- 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生态评估被引量:6
- 2004年
- 目前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项目中 ,基本上都是有关影响房地产商获得投资回报的商业因素 ,而对于与城市发展综合效益密切相关的文化 ,生态和环境因素涉足甚少 ,这是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 陈蔚胡斌
-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生态环境城市经济水环境
- 略论近代我国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结合大量历史史料与文献,本文就近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总结.文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文保专家对我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造体系特征的研究;文物保护制度体系的建立;我国古建筑保护...
- 陈蔚胡斌
- 关键词: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艺术古建筑保护
- 文献传递
-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初探被引量:24
- 2004年
- 城市中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结合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新动向,提出:1)城市历史建筑是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历史建筑中保护和发展的观念要结合起来;3)建立建设分等级多层次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 陈蔚胡斌
- 关键词:城市建设
- 从汉字演变溯源中国早期建筑材料观
- 2024年
- 建筑材料在早期建筑中的应用,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认识、选择,建筑材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随着历史演替和技术进步而淘汰或演变。现在我们只能从历史古籍和早期建筑遗址中了解早期建筑材料使用的信息。而中国早期建筑与汉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从汉字演变可窥探早期建筑材料观和文化隐喻。通过总结表示早期建筑材料的相关汉字,梳理其演变过程,对各建筑材料的古籍记载和字形逐一分析,探讨早期建筑材料的产生、发展和使用过程,为早期建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补充早期建筑研究内容的空白。
- 胡斌陈梦瑾陈蔚
- 关键词:建筑材料汉字早期建筑
- 基于巴蜀地域特色下的中小型石窟寺保护性建筑设计与实践--以大足石刻21处中小型石窟为例
- 2022年
- 作为我国石窟寺存量中主体部分的中小型石窟一直以来并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与保护。为响应“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及“石窟中国”保护工程,大足石刻选取急需保护的21处中小型石窟开展保护设施建设项目。针对巴蜀地区中小型石窟特点及现存石窟保护性建筑的现状,并结合相关实践,总结了包括“以保护文物主体安全为首要原则”、“文物、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易于维护管理且可逆”等在内的巴蜀地区中小型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具体策略,为全国同类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 王涛胡斌刘晨孙振宇
- 关键词:大足石刻保护性建筑文物保护建筑
- 略论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转角及翼角布椽技术的“滞后现象”被引量:1
- 2020年
- 巴蜀地区殿堂建筑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技术发展历程和表现。其中作为地域特征被学术界关注的“滞后(古朴)”现象是尚未被完全解析的部分。本文在调查该地区大量现存元明殿堂建筑的基础上,以转角构造、翼角布椽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剖析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进基本逻辑入手,总结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翼角技术特点,并且对比它们与官式及江浙等地区做法的差异,进而总结出该地区古代建筑技术应用和演进发展的地域性特征,并对地方建筑技术演进“滞后现象”背后的文化认同文化习惯等因素进行辨析。
- 陈蔚朱正胡斌
- 关键词:元明大木作翼角
- 从西方建筑艺术教育史看建筑教育的发展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美学、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成为四个关键要素。本文从介绍西方建筑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以上诸要素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侧重与表现方式,以供我国当代建筑艺术教育借鉴。
- 陈蔚胡斌
- 关键词:艺术建筑教育
- 文化传播视野下清代四川木建筑营造技术被引量:3
- 2012年
- 四川地区传统建筑技术是相对完整且具有一定地区独特性的体系。除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外,历史上多次移民迁徙也影响了该地区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其呈现"多元杂交性"特征。以对现存清代建筑的实地考察为基础,从文化角度就这一时期建筑大木技术特征及其嬗变进行总结,揭示"移植与融合"两种演变模式在该地区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态。
- 胡斌陈蔚
- 关键词:建筑技术移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