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章学
- 作品数:125 被引量:4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中对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
-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3天后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我院住院9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 袁博胡章学任晖巩洁张军康鲁海王婷张涛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阿托伐他汀C反应蛋白质炎性反应
- 文献传递
- 15例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回顾分析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表现特征,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脏NHL的临床病理资料,多种标记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ER原位杂交检测和电镜检查。结果15例NHL中,原发性肾脏NHL占6.7%(1/15),继发性肾脏NHL占93.3%(14/15)。原发性肾脏NHL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4例继发性肾脏NHL中,64.3%(9/14)为DLBCL,14.3%(2/14)为T细胞型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4.3%(2/14)为B细胞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7.1%(1/14)为Burkitt淋巴瘤。66.7%(10/15)有随访,随访时间0.5~26月,3例死亡。结论肾脏NHL的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组织学类型以DLBCL多见;淋巴瘤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压迫梗阻性改变。肾脏淋巴瘤的患者要注意追踪原发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 黄思念张秀辉胡章学何度朱红波
- 关键词:肾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
- 185例慢性肝纤维化指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胡章学汪显祺陈少甫张涛王婷孟红杨勇
- 关键词:慢性肝纤维化甲状腺激素血清标志物放射免疫分析
- 血液透析中肝炎的防治
-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血液净化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以来,各地屡有血液透析中心发生肝炎爆发的报道,肝炎病毒的传播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西方国家HBV感染较以前已有明显下降,但亚太地区患病率仍高达20%。我国尚无...
- 黄颂敏胡章学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炎血透中心易感因素
- 文献传递
- 慢性肾脏病患者丙型肝炎感染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丙型肝炎病毒可导致肾脏损伤,增加透析人群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降低肾移植后移植物存活率,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十分重要。但是,对于透析患者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副作用多,病毒应答较低,干扰素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失功密切相关,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人群中使用较少。直接抗病毒药物是一种新问世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高效、低副作用的特点,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可能。
- 吴鸿雁胡章学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肾脏病肾移植
- 膜性肾病相关靶抗原及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膜性肾病(MN)是一类较常见的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对MN相关抗原及相应自身抗体的识别鉴定及临床关联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迄今为止,以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为代表的一系列靶抗原被相继发现,这是数十年来连续不断的研究成果,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对于未知靶抗原的探索能够更进一步。特异性抗原相关的或不同水平自身抗体相关的MN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研究提示,不同的靶抗原可以作为MN的分类标准,为诊治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昊(综述)胡章学
- 关键词:膜性肾病抗原自身抗体
- 挤压综合征合并高钾血症抢救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陈肖蕾秦伟李静郑蓉胡章学付平
- 关键词:挤压综合征高钾血症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
- 肝细胞生长因子负性调控细胞转分化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6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UUO组、HGF治疗组和假手术组。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FN及α-SM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HGF治疗组CTGFmRNA、TGF-β1、α-SMA、FN、CTGF蛋白表达均增高,且UUO组明显高于治疗组;UUO组及HGF治疗组BMP7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且UUO组显著低于治疗组。结论HGF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调节CTGF及BMP7表达可能是其作用途径。
- 薛痕樊均明陈亮李孜胡章学刘先蓉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肾间质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 肾性贫血治疗的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和铁缺乏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多个大型研究显示使用高剂量rHuEPO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氧刺激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可通过稳定缺氧刺激因子(HIF),促进EPO的合成和铁的利用,成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一类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
- 段睿胡章学邓勇
- 关键词: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 木村病伴肾损伤二例被引量:5
- 2015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1男,19岁。因“反复全身水肿15余年,双侧上眼睑肿胀4余年”于2013年11月人院。患者15余年前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口服醋酸泼尼松、雷公藤多苷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诊断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段睿何朝霞胡章学
- 关键词:木村病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