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羽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烷氧基苯基卟啉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合成了5种非水溶性烷氧基苯基卟啉,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1HNMR法研究了其与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并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超分子体系的包结常数和包结比,对其包结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取代位置、不同链长的烷氧基对非水溶性烷氧基苯基卟啉与不同空腔直径的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的影响.
- 胡羽赵鸿斌宁静恒宁满霞徐勇军仇诗军廖俊旭
- 关键词:环糊精超分子体系包结比包结常数
- 烷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
- 环糊精与卟啉的包结物可作为仿生反应中的一类新的人工模拟酶,研究卟啉和环糊精的包结,对卟啉类药物的应用及控制释放有重要意义,该领域的发展必将对生命科学、医药等的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取代位置、不...
- 胡羽
- 关键词:环糊精超分子体系包结比包结常数
- 文献传递
- 非水溶性卟啉NTPPH2和ATPPH2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非水溶性卟啉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NTPPH2)和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ATPPH2)与α-CD、β-CD和γ-CD三种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结果表明,NTPPH2与α-CD、β-CD和γ-CD均形成了1:1的包结物,ATPPH2与β-CD形成1:2的包结物,与α-CD和γ-CD则形成了1:1的包结物。其中α-CD与NTPPH2和ATPPH2的包结常数最大。本文探讨了卟啉环上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对包结的影响,为卟啉和环糊精相互作用及超分子体系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 王武林赵鸿斌宁静恒胡羽陆旭甲
- 关键词:环糊精超分子体系
- μ-氧-双[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铝(III)]的合成、表征和液晶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μ-氧-双[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铝(Ⅲ)]配合物.用UV-vis,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各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发现在该系列配合物中两个卟啉分子通过Al—O—Al键形成二聚体.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其液晶性,发现其中九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多为升温单变液晶,有一至两个中介相,有确定的相转变温度、热焓和相变区间.考察了取代基、金属离子和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 刘捷频赵鸿斌徐勇军曹华陈科胡羽许兰兰
- 关键词:液晶性
- BATPPH_2及其Zn配合物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设计合成了5-(4-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ATPPH2)及其锌配合物(BATPPZn),并通过1HNMR、IR、UV-Vi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1HNMR法分别研究了BATPPH2和BATPPZn与α,β,γ-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利用双倒数曲线法计算了BATPPH2-CD和BATPPZn-CD超分子体系的包结常数,结果表明BATPPH2和BATPPZn与γ-CD的包结常数(K1γ-CD,K2γ-CD)最大,γ-CD表现出最强的包结能力,Zn2+的配位作用使包结物的稳定性降低。
- 王武林赵鸿斌宁静恒胡羽张辉陆旭甲叶领云
- 关键词:环糊精超分子体系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