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东瀛

作品数:55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病毒
  • 18篇登革病毒
  • 15篇细胞
  • 11篇免疫
  • 7篇疫苗
  • 7篇脑炎
  • 6篇E蛋白
  • 6篇病毒感染
  • 5篇登革病毒感染
  • 5篇流感
  • 5篇流感病毒
  • 5篇流式细胞
  • 5篇抗体
  • 4篇登革热
  • 4篇登革热病毒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模型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脑炎
  • 4篇乙型脑炎病毒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寄生虫...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范东瀛
  • 41篇安静
  • 23篇高娜
  • 12篇吴艳花
  • 11篇盛子洋
  • 10篇王娟
  • 10篇陈辉
  • 8篇王一松
  • 6篇杨威
  • 5篇廖国阳
  • 5篇李卫东
  • 4篇吴娜
  • 4篇王娟
  • 4篇吴江漫
  • 3篇崔晓云
  • 3篇房树玉
  • 3篇朱俊萍
  • 3篇陈艳雷
  • 3篇姜述德
  • 3篇任翊

传媒

  • 5篇微生物与感染
  • 4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病毒学报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医学教育管理
  • 2篇2010中国...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2型病毒与整合素β3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DV2与血管内皮细胞(VEC)相互作用的机制,本课题观察登革2型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 DV2)感染后及转染DV2各蛋白质粒后,EA.hy926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规律...
明颖高娜陈辉王娟范东瀛吴江漫安静
关键词:登革2型病毒整合素Β3基因表达
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及其应用,所述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命名为A/Yunnan/1/2005Va(H3N2),该毒株的保藏号为CCTCC NO:V200514。该毒株含有H3亚型血凝素基...
廖国阳范东瀛孙明波李卫东周健张英伟姜述德
文献传递
氯硝柳胺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缓解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睾丸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硝柳胺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缓解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睾丸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具体应用为制备减轻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睾丸生精细胞损伤的药物。本发明实验证明氯硝柳胺可以作为抑制S100A4表达的抑制剂,阻断S1...
安静王培刚杨威吴艳花刘利波范东瀛
文献传递
喜炎平注射液抗Ⅱ型登革病毒作用的体内及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serotype 2,DENV2)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以灭活、抑制进入、治疗性给药以及预防联合维持治疗的方式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在不同时相点收获上清和细胞,分别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DENV2的病毒载量,从而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体外抗DENV2作用。体内实验以SCID小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HepG2细胞,建立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感染DENV2,次日给予不同剂量(1、2、4 mg/只)的喜炎平注射液,连续给药4 d,部分小鼠于感染第6日取材,利用IFA检测实验鼠脾、肝及血清中病毒载量,并观察实验鼠的生存率。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喜炎平注射液能够灭活DENV2,并抑制DENV2进入细胞,同时无论是治疗还是治疗联合预防给药,均可对DENV2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即在病毒感染早期及晚期,喜炎平均可发挥抗病毒作用,且优于利巴韦林。进一步在体内实验中同样显示喜炎平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降低实验鼠脾、肝及血清中病毒载量,并可提高实验鼠的生存率。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DENV2病毒的作用,可为DENV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范东瀛范东瀛高娜吴娜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
登革病毒E蛋白阻断肽P4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登革病毒E蛋白阻断肽P4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的关键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其关键区域ED‑III设计合成小分子肽P4,然后结合动力学实验和细胞实验,研究其与受体之间的亲和力,进而通过细胞...
安静吴艳花崔小云范东瀛杨威
文献传递
登革热病毒SCID-LO2人鼠嵌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的小动物模型,为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向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人正常肝细胞(LO2)构建"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进而腹腔注射DENV,通过检查病毒在体内分布和主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对DENV感染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SCID小鼠成功移植LO2,并且嵌合小鼠感染DENV后出现病毒血症及严重的器官损伤等表现,但无后肢麻痹等无关症状。结论成功构建了SCID-LO2人鼠嵌合模型,嵌合小鼠能够支持DENV复制,并表现出部分人类感染DENV的临床症状,该小鼠感染模型为研究DEN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盛子洋陈艳雷王娟吴娜范东瀛王湘高娜安静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动物模型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发生的关联及其可能机制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胶质瘤组织中可检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核酸及蛋白质,但HCMV 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
王一松邢燕王士杰范东瀛安静
登革病毒感染HepG2-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2013年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严重限制了登革病毒(DENV)致病机制研究的进展。本研究旨在构建DENV感染小鼠模型,为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实验材料。首先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构建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移植后10d腹腔接种DENV,通过检测病毒在体内分布及主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评价该动物模型的实用价值。结果显示,在SCID小鼠成功移植HepG2并感染DENV后,出现病毒血症及主要器官严重损伤等现象,但无后肢麻痹等人类登革热无关症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epG2-SCID人鼠嵌合模型,该模型能支持DENV复制,并表现出部分人类DENV感染的临床症状,为研究DEN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陈艳雷王娟高娜范东瀛王一松安静
关键词:登革病毒
超高压力对流感病毒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超高压力对流感病毒影响。方法通过血凝素、感染性和RP-PCR等检测不同压力处理后流感病毒的变化。结果250MPa处理1h病毒感染力下降了4~5log10TCID50/ml,血凝效价变化不大;350MPa以上,病毒感染性完全消失,血凝效价也明显降低。但400MPa压力下仍可扩增出流感病毒组。结论流感病毒在250MPa压力下血凝素抗原损伤小,基因耐高压能力较强。
范东瀛姜述德陈俊英蒋燕军邱丰李卫东廖国阳
关键词:流感病毒灭活
HIV-1感染者抗耶氏肺孢子菌主要表面糖蛋白抗体筛查
2014年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的耶氏肺孢子菌(Pj)重组主要表面糖蛋白(rMsg)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调查176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的抗Pj rMsg IgG和IgM抗体的检出率。方法以临床获得的Pj脱氧核糖核酸(DNA)为模板,扩增主要表面糖蛋白基因的5’端350bp片段,将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3X中,获得可溶GST标签的rMsg,建立ELISA方法,检测北京佑安医院176例HIV-1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统计抗Pj rMsg IgG和IgM抗体的检出率。结果 176例HIV-1感染者中,抗Pj rMsg IgG和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4.4%(43/176)和12.5%(22/176),其中IgG阳性IgM阳性、IgG阳性IgM阴性、IgG阴性IgM阳性和IgG阴性IgM阴性的检出率,分别为7.4%(13/176)、17.0%(30/176)、5.1%(9/176)和70.5%(124/176)。抗体调查年龄分组中,(20~29)岁、(30~39)岁和40岁以上年龄组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2%(10/52)、32.1%(25/78)和17.4%(8/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50,P=0.108);IgM阳性率分别为11.5%(6/52)、12.8%(10/78)和13.0%(6/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0.969)。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组中,≥350个/μL组和〈350个/μL组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4%(30/123)和24.5%(13/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984);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2%(15/123)和13.2%(7/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5,P=0.852)。抗Pj rMsg IgM抗体阳性的22例HIV-1感染者,临床没有肺炎的症状与体征。结论 HIV-1感染人群中抗Pj rMsg IgG和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4.4%和12.5%,该人群感染Pj的血清学证据,抗Pj rMsg IgG或IgM阳性的检出率为29.5%。抗Pj rMsg IgM抗体阳性不能作为Pj现症感染的指标。
宋营改刘意任珊珊张彤范东瀛李威任翊
关键词:重组抗原抗体筛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