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亚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普拉格雷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索制备普拉格雷合成重要中间体2-氟-α-环丙酰苄基溴的较优工艺条件。方法以邻氟溴苄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和环丙基腈作用生成环丙基-2-氟苄基酮,再经α位溴化得到2-氟-α-环丙酰苄基溴。结果最佳配比为镁∶邻氟溴苄∶环丙基腈=1.1∶1∶0.8(摩尔比),洗脱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和15∶1(体积比),α-位溴化时用氢溴酸和过氧化氢代替液溴。结论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工艺合理、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 荆亚萍申东升邓爵安廖伦辉
- 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被引量:25
- 2008年
-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血小板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热点。新一代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剂普拉格雷,与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相比,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种已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的噻吩吡啶类药物。本文依据最新的文献报道,综述了血小板抑制剂的开发历程,以及普拉格雷的合成工艺和临床研究状况,同时对该药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荆亚萍申东升熊维邓爵安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抗血小板新药—普拉格雷
- 2012年
-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号杀手,而抗血栓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临床研究证明,新一代噻吩吡啶类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具有比目前主流药物氯吡格雷更好的抗凝血效果。
- 荆亚萍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
- 烯胺酮(酯)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烯胺酮(酯)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从采用缩合、加成、取代及杂环分解等不同的反应类型,采用路易斯酸、无机酸等不同的催化剂体系,以及采用微波或超声波促进,利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 邓爵安申东升荆亚萍
- 关键词:烯胺酮
- 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复方马来酸氯苯那敏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马来酸氯苯那敏0.1~4份、槲皮素0.1~1份、黄原胶0.1~1份、甘油5~10份、1,2‑戊二醇2~6份、羟苯甲脂0.1~1份、角鲨烷5~10份、聚二...
- 荆亚萍廖伦辉
- 文献传递
- 复方扑尔敏乳膏的制备与研究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滥用农药、婴幼儿过早使用和滥用抗生素、食品日益丰富、劣质化妆品、精神压力增大等原因,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风团、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湿疹、过敏性紫癜或固定性红斑等。治疗过敏性皮肤病除了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制剂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售的外用制剂多为糖皮质激素类乳膏剂,副作用大,容易产生依赖性。本文研究的复方扑尔敏乳膏,具有疗效明显、稳定性好、易于涂布与吸收、刺激性低等特点。
- 荆亚萍廖伦辉
-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
- 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的合成研究
- 荆亚萍申东升李敏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