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景春

作品数:90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文学
  • 7篇社会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1篇杜甫
  • 11篇诗歌
  • 10篇唐代
  • 10篇文化
  • 7篇唐诗
  • 7篇李白诗
  • 6篇诗人
  • 6篇文学
  • 6篇李白诗歌
  • 5篇代文
  • 4篇山水
  • 4篇山水诗
  • 4篇文化精神
  • 4篇古代文学
  • 4篇古诗
  • 3篇异同论
  • 3篇战争观
  • 3篇审美
  • 3篇盛唐
  • 3篇诗圣

机构

  • 72篇河南省社会科...
  • 16篇河南省社科院
  • 12篇河北大学

作者

  • 88篇葛景春

传媒

  • 15篇中州学刊
  • 15篇杜甫研究学刊
  • 4篇唐代文学研究
  • 3篇文学遗产
  • 3篇天府新论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古籍研究
  • 2篇殷都学刊
  • 2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孔子研究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大学师范...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甫与长安文化
<正>长安作为都城历史在唐以前,时间长达858年之久,若连同此后的唐朝与武周,共有十四个王朝先后在长安建都,时间长达1148年~②。其中西周、秦朝、西汉和唐朝,长安作为首都,都堪为世界都市之首。其久远的历史文化,远播四海...
葛景春
文献传递
盛唐两大布衣山水诗人——李白与孟浩然
<正>在盛唐诗坛上,有两位终身布衣而喜遨游山水趣味十分相投的诗人,那就是孟浩然和李白。李白与孟浩然交往虽然不多,但他们却有很深厚的交谊。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在江东吴越一带漫游,而孟浩然这时也恰好在吴越游历,二人...
葛景春
继承与超越——论李白诗风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正>地域文化是除了时代精神对诗人影响之外的又一重要因素。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都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的特色。如果说杜甫就是吃唐代黄河流域北方文化的乳汁长大的,那么李白则主要是为唐代长江流域南方文化所哺育成长的,他们各是唐诗北方和...
葛景春
文献传递
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关系研究
2012年
一个伟大诗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人文地理环境、诗人群体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他成长的中原人文和风土的文化环境、诗歌的传统和中原作家群体的崛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河南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区,古都洛阳又是唐代两都之一的东都,是唐代的两大文化中心之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里所指的中原作家,是指占籍唐代都畿道和河南道及今河南省和周边的作家以及长期生活在河南的外地作家。在《全唐诗》2200多个诗人中,据个人统计,属中原河南籍的有350多人,约占唐代作家总数的六分之一。
葛景春
关键词:现实主义诗人《全唐诗》人文地理环境诗人群体杜甫
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关系研究
<正>一个伟大诗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人文地理环境、诗人群体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他成长的中原人文和风土的文化环境、诗歌的传统和中原作家群体的崛起...
葛景春
文献传递
也谈古籍整理的学术规范问题——与郁贤皓先生商榷被引量:1
1999年
郁贤皓先生在对詹钅英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一书的批评中有一些是不实之辞,指责“此书在古籍整理的方式和学术规范上有些问题”。本文针对郁文的不实之辞,实事求是地一一引证詹书,据理进行驳辩。指出詹书无论是在整理古籍的体例上或是在引用他人学术观点的范式上都是一部严格遵循古籍整理学术规范的著作。它既不存在“剽窃”和“抄袭”,据他人成果为己有的问题,也不存在有违犯《著作权法》的侵权行为。恰恰相反,詹书是以《著作权法》为准绳,本着“片善不遗”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李白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力求全面反映当今李白研究的新成果,方便于人的。它力求有善必录,录必注明,从不掠人之美。本文呼吁学界要有一个良好的学风,遵守学术规范,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莫要个人意气用事,平白地责人以不实之辞。对那些实事求是的批评。
葛景春
关键词:学术规范学风实事求是
郭子仪不曾报恩
2001年
李白慧眼识郭子仪及郭子仪舍官救李白的故事,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一桩佳话。在李白去世之后,流传甚广。李白去世八十二年之后,裴敬所撰的《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又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
葛景春
关键词:翰林学士将军安北都护府新唐书
中晚唐人对李白的评价
<正>一、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抑李扬杜说从李白生前的盛唐时期来说,可以说是李白的天下,到处都是对李白的赞扬之声。故有的诗论家将盛唐时代列为是李白时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到了中唐时期,由于唐代的诗歌主潮——理想主义的浪漫诗...
葛景春
文献传递
毛泽东对唐宋诗词的继承与创新被引量:3
2004年
毛泽东是现当代的文化巨人、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对当代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诗词的研究,谈其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多,而对其诗词的历史渊源的探讨较少。对毛泽东诗词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形式传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它与唐宋诗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古典诗词的文化精神传统及艺术形式的全面继承、批判、超越与创新,对于繁荣当代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葛景春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唐宋诗词
论唐诗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2001年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 ,唐诗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自由开放精神、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融会古今兼蓄中外的包融精神及对真、善、美人生境界的追求 。
葛景春
关键词:唐诗民族文化精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