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素文

作品数:91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会议论文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肝炎
  • 47篇病毒
  • 34篇慢性
  • 30篇肝炎病毒
  • 29篇乙型
  • 27篇乙型肝炎
  • 23篇丙型
  • 22篇丙型肝炎
  • 21篇感染者
  • 20篇乙型肝炎病毒
  • 20篇病毒感染
  • 18篇慢性乙型
  • 18篇病毒感染者
  • 17篇慢性乙型肝炎
  • 17篇肝炎病毒感染
  • 16篇慢性乙型肝炎...
  • 16篇慢性乙型肝炎...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5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90篇宁波市第二医...
  • 19篇宁波大学
  • 6篇绍兴文理学院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宁波卫生职业...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天一职业...
  • 1篇象山县第一人...

作者

  • 90篇蒋素文
  • 86篇胡爱荣
  • 41篇胡耀仁
  • 32篇丁世雄
  • 27篇梁晓岳
  • 27篇熊陶
  • 19篇周文红
  • 11篇高国生
  • 10篇朱德东
  • 9篇姚立鹏
  • 9篇胡婷
  • 8篇颜华东
  • 7篇应豪
  • 7篇翁彭剑
  • 7篇郑南红
  • 6篇叶俊茂
  • 6篇徐敏芬
  • 6篇王雪丽
  • 6篇陈红
  • 6篇金珊珊

传媒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中华全科医学
  • 4篇中华临床感染...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21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IT)水平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常用的指标。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其正常参考值上限(ULN)降低为男性30U/L、女性19U/L。那么,低标准下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损伤是否亦轻微?相关研究报道不多。
蒋素文胡爱荣金珊珊颜华东胡耀仁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标准化治疗应答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97例CHC患者,分别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和白细胞介素-28B(IL-28B)位点rs8099917基因型。患者均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分析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因素。结果 HCV基因1型组和非1型组、rs8099917基因TT型组和GT+GG型组的RVR、EVR、ETVR和SVR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59、11.440、6.346、8.147、9.938、7.413、4.564和4.229,P<0.05)。获得R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高ALT和AST水平、低HCV RNA载量以及rs8099917基因TT型;获得E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和低HCV RNA载量;获得ET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高ALT水平;获得SVR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CV基因非1型、高ALT水平和rs8099917基因TT型。结论 HCV基因非1型、高ALT水平和rs8099917基因TT型是获得SVR的有利因素。
周明琴蒋素文胡爱荣胡耀仁丁世雄梁晓岳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病毒学应答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97例肝组织病理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大样本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无创检查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9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资料。采用Ridit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临床指标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相关性。结果1397例慢性HBV感染者中,≥G2者604例(43.24%),≥S2者504例(36.08%);男性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高于女性( u=3.093和2.854, P<0.01)。≤30岁组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低于>30~40岁组和>40岁组( r=0.259和0.303,P<0.01;F=4.199和12.226,11.610和24.359,P<0.05和<0.01)。 HBV DNA≥103拷贝/mL的HBeAg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高于HBeAg 阳性组和 HBV DNA <103拷贝/mL 的 HBeAg 阴性组(F=8.788和5.635,P值均<0.01),但纤维化分期只高于HBeAg阳性组(F=12.886,P<0.01)。随着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升高(r=0.537和0.517,P<0.01)。在ALT为(1~<2)×ULN且HBV DNA≥103拷贝/mL的慢性HBV感染者中,三个年龄组间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5);纤维化分期仅>40岁组高于≤30岁组( F=3.177,P<0.05)。结论对年龄>30岁、ALT轻度异常、HBeAg阴性及可检测到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者推荐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给予抗病毒治疗,特别是男性患者;HBeAg阴性及低水平HBV DNA的慢性HBV感染者应重视肝纤维化的筛查。
谢龙腾胡爱荣蒋素文练祥颜华东胡耀仁
关键词:病理学
浙江省东部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感染状况分析
<正>目的分析浙江省东部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分布和感染状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107例慢性HCV感染者,采用RT-PCR法检测HCV RNA和基因芯...
胡爱荣蒋素文
文献传递
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病理改变及临床干预
<正>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及病理改变,为HFMD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606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型HFMD组(普通组...
胡爱荣蒋素文胡耀仁郑南红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早期(6个月)及远期(10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524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终止时间为2013年12月;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依据患者的知情选择给予或不给予核苷/核苷酸类药物(NAs)和人工肝治疗,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比率、合并肝性脑病、NAs抗病毒治疗与否、HBVDNA水平、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次数、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P〈0.05);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患者年龄、NAs应用与否、MELD评分、胆碱酯酶、伴随感染、白细胞计数、患者性别和肝性脑病(P〈0.05),其中NAs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CLF早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患者的早期治疗及远期随访管理均需要持续NAs抗病毒治疗、改善肝脏功能、防治感染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早期治疗还需要积极给予人工肝治疗。
夏向群蒋素文胡爱荣胡耀仁胡婷金珊珊邓勤智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感染科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消长的比较分析
<正>目的分析感染科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消长变化,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339名自愿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感染科医务人员在接种后6个月、1年、2年采集血清,63名不愿意接种的感染科医务人员在相同时间...
蒋素文胡爱荣
文献传递
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应用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三组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影响CSHB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976例CSHB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依据治...
胡爱荣姚立鹏蒋素文应豪邓勤智周文红熊陶
关键词:预后
核苷(酸)类药物相关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的异质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核苷(酸)类药物(NAs)HBV逆转录酶区相关耐药突变位点的异质性,为规范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8年3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及宁波市第四医院慢性HBV感染者NAs治疗发生病毒学突破或应答不佳276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HBV多聚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分析测序结果.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拉米夫定(LAM)单药耐药组(n=603)、替比夫定(LdT)单药耐药组(n=147)、阿德福韦酯(ADV)单药耐药组(n=68)、恩替卡韦(ETV)单药耐药组(n=10)和NAs序贯或联合耐药组(n=365),分析各组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模式(通路).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276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出NAs相关HBV-RT区耐药突变1193例,总突变率为43.15%.LAM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62.62%(603/963),共19种突变类型,以单位点突变rtM204I/V最多见(40.30%,243/603).LdT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5.51%(147/323),共3种突变类型,以单位点突变rtM204I/V最多见(59.86%,88/147).ADV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17.80%(68/382),主要为rtA181T单点突变(64.71%,44/68).ETV单药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06%(10/246),以rtT184A/G/S/I/L/F单点突变最多见(80.00%,8/10).序贯或联合治疗耐药组的突变率为41.91%(365/871),其中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序贯ADV组突变率为63.39%(142/224),以rtA181V/T最多见(35.21%,50/142);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联合ADV组突变率为42.19%(54/128),以rtA181V/T最多见(46.30%,25/54);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后序贯ETV 1.0 mg组突变率为44.66%(117/262),以rtL180M+M204I/V+S202G/I最多见(31.62%,37/117);LAM/LdT应答不佳或耐药ETV联合ADV组突变率为7.14%(5/70),均为多位点突变;ADV应答不佳或耐药序贯
马军胡爱荣蒋素文陆佳林孟依娜陈凯胡耀仁张增增练祥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突变基因测序
阿德福韦酯相关位点预存病毒变异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阿德福韦酯(ADV)相关位点预存病毒变异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211例拟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P区病毒基因测序,同时检测HBV基因型、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等。依据病毒检测结果分为预存病毒变异组和无变异组。结果 21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检测出ADV预存病毒变异9例(4.27%),其中4例有不规范的核苷(酸)类似物用药史(ADV除外),变异位点以rtN238T为主(44.44%),且以多个位点变异(55.56%)、完全变异株和野生株共存(88.89%)为主;预存病毒变异组中男性及终末期肝病的构成比均高于无变异组(P<0.05,P<0.001);预存病毒变异组的年龄为(45.9±10.5)岁,无变异组为(35.6±10.2)岁(t=2.978,P=0.003);两组的HBV基因型构成、E抗原阳性状态及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未经AD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存在ADV相关位点预存病毒变异,并可能与患者不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关;HBV感染史较长、病情持续进展以及男性患者易出现ADV相关位点预存病毒变异;患者应该接受和执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预防病毒变异,从而避免挽救治疗。
毛海芳胡爱荣蒋素文丁世雄翁彭剑胡耀仁梁晓岳
关键词:基因测序阿德福韦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