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滋滋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101L型钙通道β2亚基及钠钙交换体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中的相关作用研究
- 目的微小RNA(microRNAs)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有文献报道microRNA-101(miR-101)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生物信息学预测L型钙通道β2亚基(CACNB2)可能是miR-101调...
- 蒙滋滋
- 关键词:钠钙交换体钙离子超载
- L型钙通道β_2亚基在心房颤动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L型钙通道β2亚基在心房颤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42例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右心房组织作为标本,其中慢性心房颤动患者22例,窦性心律患者20例,分别作为慢性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型钙通道β2亚基的mRNA表达,以及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型钙通道β2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心房颤动组中L型钙通道β2亚基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则均较窦性心律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组心房组织中L型钙通道β2亚基的表达上调,从而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
- 蒙滋滋钟国强涂荣会何艳黎庆捷李烁
- 关键词:心房颤动
- M3受体及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变化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 李烁何艳肖飞蒋智渊蒙滋滋洪钰杰钟国强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处理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 <正>目的在离体心脏灌流(Langendorff)模型下,探讨大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1)在Langendorff模型下探讨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建立Langendorff模型...
- 黎庆捷钟国强文伟明涂荣会何艳李烁蒙滋滋
- 关键词:心脏缺血缝隙连接蛋白43心肌保护
- 文献传递
- 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最佳再灌注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模型所需的最佳再灌注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作用提供基础。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下,35只离体大鼠心脏随机均分成5组:①Sham组,持续灌流210min;②~⑤IR组,全心停灌30min,分别再灌注30min(IR 30min组)、60min(IR 60min组)、120min(IR 120min组)、180min(IR 180min组)。检测各时段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冠脉流出液量(coronary flow,CF)及其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2,3,5-氯三苯四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RPP及CF于IR 30min组及IR60min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LDH活力于IR 30min组及IR60min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IS于IR 60min组开始趋于稳定;心肌超微结构于Sham组保存良好,IR 30min组其次,而于IR 60min组、IR 120min组及IR 180min组破坏均较严重。结论:在Langendorff模型下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全心停灌再灌注,再灌注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后60min,60min是相对较合适的再灌注时间。
- 黎庆捷文伟明钟国强涂荣会何艳李烁蒙滋滋
- 关键词:离体心脏灌流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时间
- 右心房组织中M3受体及缝隙连接蛋白43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M3受体及Cx43在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94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右心房组织,按是否存在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49例)和窦性心律组(SR组,45例),采用免疫荧光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3受体和Cx43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结构共定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M3受体和Cx43蛋白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心房组织M3受体及Cx4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但M3受体与Cx43的结构共定位关系增强(P<0.05)。结论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Cx43表达量下降,可能是房颤发生与维持机制之一,M3受体的表达量下降及其与Cx43的结构共定位关系增强,则可能是心房颤动时心肌细胞的自我保护、延缓电重构的机制。
- 李烁钟国强何艳肖飞蒋智渊蒙滋滋
- 关键词:心房颤动M3受体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