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 作品数:35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EB炉熔炼TC4钛合金轧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
- 2021年
- 本实验以电子束冷床熔炼炉(EB炉)熔炼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研究不同变形量和不同温度对TC4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变形量增加,显微组织中α相的体积分数和尺寸减小而β相体积分数增大,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增大;当变形量为30%时,显微组织均表现为片层结构,随着变形温度升高,片层α相长宽比逐渐减小,抗拉强度逐渐升高而延伸率变化不大;当变形量增加到90%时,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显微组织由较强的B织构(0002)<1120>转化为T织构(1010)<1120>和锥面织构(1011)<1120>,塑性变形由基面滑移转为柱面滑移,显微组织中α相尺寸减小而β相含量增大,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增大。当温度升高到1000℃时,α相完全转变为β相,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细针状次生α相从β晶粒析出,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增大。
- 王伟王萌蔡军蔡军史亚鸣张晓锋黄海广王快社
- 关键词:电子束冷床熔炼TC4钛合金织构
- GH4169稀土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热变形行为被引量:5
- 2023年
-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4169稀土强化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1223、1273、1323、1373和1423 K,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和10 s^(-1),压下量为65%。分析了GH4169稀土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并采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得出真应变、应变速率以及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GH4169稀土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修正非线性回归模型,引入相关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验证了所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GH4169稀土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
- 丁奔蔡军张兵陈琳赵谦
- 关键词:热变形行为热压缩
- 热处理对Cu/Ti层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疲劳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对Cu/Ti层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60 min热处理后,Cu/Ti界面处无扩散;在600℃×60 min热处理后生成2μm的扩散层,在800℃×60 min热处理后扩散层厚度增长至约12μm,分为Cu_(4)Ti、Cu_(4)Ti_(3)和CuTi_(3)共3层结构。400℃×60 min热处理后,复合材料因Ti层而存在异质结构,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导致其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61.7 MPa和36.7%。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层异质结构逐渐消失,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减弱,同时Cu/Ti界面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层,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塑性下降。
- 祁凯张兵赵田丽赵田丽张志娟杨艳蔡军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一种基于三维静电场模拟的预制坯设计新方法
- 2009年
- 预制坯设计是锻造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某TC4合金叶片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静电场模拟的预制坯设计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塑性变形过程中坯料流动规律类似于静电场等势线这一特征,通过三维静电场模拟选取合适的等势线作为预制坯的基本外形轮廓,并通过等势线的分布来判断坯料成形时的流动特征,从而可以判断锻造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结果表明:基于三维静电场设计的预制坯成形后锻件轮廓清晰,坯料流动更趋合理,变形更均匀,并能有效降低成形载荷。提出的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于复杂形状锻件及难变形材料的预制坯设计。
- 蔡军李付国
- 关键词:锻造成形三维静电场
- 5052铝合金板件双孔挤压强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工艺下的双孔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孔之间距离较小时孔挤压无法起到强化作用,不能提高结构件的疲劳强度,反而会在两孔之间狭窄的区域内形成不利残余拉应力分布,造成安全隐患。当两孔之间距离拉开并超过临界值后,强化作用与单孔挤压强化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一致,能合理引入残余压应力分布,对孔起到良好强化作用。当双孔间距较小时,不同的挤压次序也会影响孔挤压后的残余应力分布。
- 李江李付国荆丽娜蔡军
- 关键词:5052铝合金数值模拟
- 锻模型腔表面热负荷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根据锻模型腔热负荷来源,通过非稳态传热理论,分析研究了模具工作表面层的温度分布与传递规律,给出了型腔表面温度分布梯度和热流密度公式,并给出了锻模型腔表面的温度负荷峰值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温度波在模具中的传递规律,热影响区范围与影响机理,为进一步开展锻模温度场与热应力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 李付国蔡军耿健
- 关键词:机械制造热负荷模具型腔
- 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对Mg-Gd-Y-Zn-Z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3年
- 在空气及水介质中对Mg-Gd-Y-Zn-Zr合金进行搅拌摩擦加工(FSP),分析了加工区的组织形貌特征,并研究了加工过程中不同冷却介质对加工区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和水下FSP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和2μm。在空气中及水下FSP过程中,试样的大角度晶界比例提高,织构显著弱化。温度曲线表明:空气中FSP试样的持续热输入时间和冷却速率分别为49 s和8.5℃·s^(-1),水下FSP试样为23 s和30.7℃·s^(-1)。由于水下FSP试样热输入的减少对再结晶过程的影响,其试样组织中的亚结构比例高于空气中FSP试样。同时,水下FSP试样保留了更多均匀分布的LPSO相。空气中FSP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13和315 MPa,水下FSP试样分别为334和393 MPa。此外,所有FSP试样无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 关肖虎王文张婷蔡军王快社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利用本构方程和加工图表征BFe10-1-2白铜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英文)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获得BFe10-1-2白铜合金的合理热变形工艺参数,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对该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温度为1023~1273 K,应变速率为0.001~10 s-1。通过流变曲线分析、动力学分析及加工图对BFe10-1-2白铜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表征,计算出BFe10-1-2白铜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激活能为425.299 kJ/mol。通过Zener-Holloman参数以及真应变建立了BFe10-1-2白铜合金的本构方程用以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动应力。对计算的流动应力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构方程可以准确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动行为。此外,基于动态模型,建立了BFe10-1-2白铜合金的热加工图,并通过宏观及微观组织分析对加工图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 蔡军王快社王文
- 关键词:高温变形行为本构方程加工图
- TC4合金叶片热模锻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08年
- 文摘为了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叶片,针对TC4合金叶片的成形特点,为其制订了相应的热模锻成形工艺。同时采用基于有限体积的材料成形模拟技术,对TC4合金叶片热模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坯料成形过程中的充填情况、应变场、应力场及终锻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锻件轮廓清晰,模具型腔充填完整,未出现充不满或折叠等锻造缺陷。实际生产出来的叶片经理化检测和外观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制定的工艺方案合理,可以满足TC4合金航空风扇转子叶片的成形质量要求。
- 蔡军李付国任东升王家臣
- 关键词:TC4合金叶片热模锻数值模拟
- 轧制制备Ti/Ni/Ti和Ni/Ti/Ni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室温复合轧制技术成功获得了Ti/Ni/Ti和Ni/Ti/Ni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等设备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Ti/Ni/Ti和Ni/Ti/Ni层状复合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界面结合、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轧制复合过程中,因组元层的叠层顺序不同,导致其变形行为、组元层厚度和显微组织不同,界面结合形貌不同,力学性能差异较大。通过对比,Ti/Ni/Ti结构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况和力学性能均优于Ni/Ti/Ni。经过90%变形量后,Ti/Ni/Ti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27.67 MPa和12.3%;Ni/Ti/Ni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735.60 MPa和4.8%。
- 张兵张巡辉张志娟尚筱迪蔡军蔡军
- 关键词: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