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莲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多态
  • 11篇绝经
  • 11篇绝经后
  • 11篇骨密度
  • 11篇妇女
  • 10篇受体
  • 10篇绝经后妇女
  • 8篇多态性
  • 6篇维生素D受体...
  • 3篇多态现象
  • 3篇维生素D受体
  • 3篇绝经后骨质疏...
  • 3篇绝经后骨质疏...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症
  • 3篇汉族
  • 2篇血压

机构

  • 14篇福建省中医药...

作者

  • 14篇谢丽华
  • 14篇葛继荣
  • 14篇薛莲
  • 12篇陈可
  • 12篇赖玉链
  • 11篇李生强
  • 7篇谢冰颖
  • 3篇赵毅鹏
  • 2篇曾雪爱

传媒

  • 7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全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I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薛莲谢丽华陈可赖玉链李生强葛继荣谢冰颖赵毅鹏林心舜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个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①2007-01/2008-12从福州常住汉族人中随机检测绝经后妇女576例,年龄48~84(62.17±6.37)岁。受试者均知情同意。②记录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和绝经后骨折情况。③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④PCR-RFLP技术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骨钙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尿吡啶啉和尿脱氧吡啶啉)。结果:561例合格受试者进入结果分析。①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绝经后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TAQⅠ,AP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明显关联,不能作为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遗传标志。
葛继荣谢丽华陈可曾雪爱赖玉链李生强薛莲
关键词:绝经后多态现象维生素D受体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I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I多态性的分布,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I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592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骨密度,...
薛莲谢丽华陈可赖玉链李生强葛继荣谢冰颖赵毅鹏林心舜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喝茶与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喝茶组与无喝茶组的生活饮食习惯、生育、疾病因素等基线情况可比性,观察喝茶与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随机调查福州常住汉族绝经后妇女623例,剔除30例,完成试验符合要求593例。分组:习惯喝茶(乌龙茶)组112例,无习惯喝茶组481例。专人调查受试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生育情况、疾病因素和对骨质疏松的认识等,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 593例绝经后妇女中,喝茶组占18.89%,无喝茶组占81.11%。比较两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生育情况、疾病因素和骨质疏松认识等,只有体质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喝茶组体质量明显高于无喝茶组;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骨密度,喝茶组大转子骨密度(0.807±0.117 kg/cm2)高于无喝茶组(0.778±0.117 kg/cm2,F=4.167,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喝茶组Ward's三角骨密度(0.676±0.130 kg/cm2)高于无喝茶组(0.643±0.138 kg/cm2,F=5.269,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后骨折发生率比较:喝茶组13.39%,无喝茶组12.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喝茶与汉族绝经后妇女高骨密度明显相关,但与绝经后骨折无相关。结论喝乌龙茶有助于汉族绝经后妇女维持高骨密度。
陈可谢丽华赖玉链薛莲赵毅鹏李生强葛继荣
关键词:喝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
高血压病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464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年龄、绝经年龄、身高、...
陈可葛继荣赖玉链薛莲谢丽华谢冰颖
关键词:高血压病骨密度绝经后妇女
文献传递
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①2007-01/2008-12从福州常住汉族人中随机检测绝经后妇女623例,均知情同意。②记录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和绝经后骨折情况。③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④PCR-RFLP技术检测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骨钙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尿吡啶啉和尿脱氧吡啶啉)。结果591例合格受试者进入结果分析,年龄48~84岁,平均62.19±6.32岁。①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骨密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血清骨钙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和尿脱氧吡啶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T型尿吡啶啉明显低于CC型、TC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骨质疏松症例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④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各基因型间绝经后骨折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降钙素受体基因AluⅠ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明显关联,不能作为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遗传标记。
葛继荣谢丽华陈可曾雪爱赖玉链薛莲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态现象降钙素受体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福州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后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福州地区绝经后汉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 I多态性分布,研究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州地区绝经后汉族妇女290例,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 I多态性。结果VDR基因型分别为BB型7例(2.4%),Bb型39例(13.5%),bb型244例(84.1%);b等位基因频率90.9%,B等位基因频率9.1%,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分析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BB、Bb与bb3种基因型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4个部位的骨密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或B等位基因与四部位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与BMD间无关联,不能作为预测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李生强葛继荣谢丽华陈可薛莲赖玉链
关键词:骨密度绝经后受体多态现象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的分布,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592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骨密度,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结果①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为TT型90.37%,tt型0.17%,Tt型9.46%。等位基因频率为T 95.1%,t 4.9%,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②分析其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TT、tt、Tt 3种基因型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4个部位骨密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多态性与骨密度间无关联,不能作为预测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薛莲谢丽华陈可赖玉链李生强葛继荣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福州地区汉族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福州地区汉族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BsmI,ApaI及TaqI多态性分布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州地区60岁以上汉族男性150例,检测其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ApaI及TaqI多态性。结果受试对象中,VDRBsmI基因型分别为BB型5例(占3.3%)、Bb型11例(占7.3%),bb型134例(占89.4%),b等位基因频率为93.0%、B等位基因频率为7.0%;ApaI基因型分别为AA型12例(占8.0%)、Aa型64例(占42.7%),aa型74例(占49.3%),A等位基因频率为29.3%、a等位基因频率为70.7%;TaqI基因型分别为1Tr型136例(占90.7%)、Tt型14例(占9.3%),无tt型,T等位基因频率为95.3%、t等位基因频率为4.7%。分析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三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人群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4个部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ApaI及TaqI多态性与骨密度间没有关联,尚不能作为预测福州地区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李生强葛继荣谢冰颖薛莲谢丽华陈可赖玉链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骨密度
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Hind Ⅲ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OC)HindⅢ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247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 s三角骨密度,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OC基因HindⅢ多态性。结果①OC基因型分布频率为HH型4.9%,hh型49%,Hh型46.1%。等位基因频率为H27.94%,h72.06%,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②HH基因型与hh型在股骨颈、大转子、Ward s三角区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HH基因型与Hh型在大转子、Ward s三角区骨密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有h等位基因的股骨颈、大转子、Ward s三角区骨密度显著低于无h等位基因(P〈0.05)。结论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OC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存在相关性,有h等位基因绝经后妇女在股骨颈、大转子、Ward s三角区有低骨密度风险。
谢丽华李生强陈可薛莲赖玉链葛继荣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