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桂珍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酶链反应
  • 6篇聚合酶
  • 6篇聚合酶链反应
  • 6篇合酶
  • 5篇病毒
  • 4篇原位
  • 4篇原位聚合酶链...
  • 4篇肿瘤
  • 4篇肝炎
  • 3篇细胞
  • 3篇肝癌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癌组织
  • 2篇肝细胞
  • 2篇肝肿瘤
  • 2篇DNA
  • 2篇HBV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1篇心肌

机构

  • 9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作者

  • 9篇褚桂珍
  • 7篇蒋明德
  • 6篇曾维政
  • 4篇邓桂英
  • 3篇张建华
  • 2篇张大华
  • 1篇张毅
  • 1篇马建新
  • 1篇唐兵
  • 1篇陈晓斌
  • 1篇陈渝
  • 1篇速晓华
  • 1篇刘世玉
  • 1篇张建华
  • 1篇徐辉
  • 1篇周兴文
  • 1篇张立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当代医师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反转录原位聚合酶链反应的建立及用于肝癌组织切片细胞内HCV RNA的检测
1994年
反转录原位聚合酶链反应的建立及用于肝癌组织切片细胞内HCVRNA的检测褚桂珍,蒋明德,曾维政,张建华,陈泰庆,邓桂英,楚人俊,张大华(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成都610083)我们建立了ISPCR技术,并对27例HCC组织切片进行HCVRNA的检测,...
褚桂珍蒋明德曾维政张建华陈泰庆邓桂英楚人俊张大华
关键词:RNAHCV组织切片细胞内定位癌周组织
肝硬化、肝癌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1997年
张毅张勇褚桂珍
关键词:肝硬变肝肿瘤肝炎病毒感染
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BV—DNA
1995年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了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并检测26例HCC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BV—DNA。结果显示,HBV D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2/26)、91.3%(21/23)。ISPCR技术既显示了PCR技术的高敏性和特异性,又能在细胞内定位,是研究HBV与HCC关系的一项有价值的技术。
蒋明德褚桂珍曾维政张建华陈泰庆楚人俊张家碧
关键词:原位聚合酶链反应肝细胞瘤
肝癌组织HBV和HCV基因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HBV DNA和HCV 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聚合酶链技术检测了38例肝癌患者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HBV DNA和HCV RNA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HBV DNA和HCV RNA的检出率为79%和68%,略低于癌旁肝组织的84%和71%(P>0.05);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HBV DNA和HCV RNA双重感染率为47%和55%(P>0.05)。HBV DNA和HCV RNA在肝癌组织中以核阳性为主,而在癌旁肝组织中,HBV DNA以胞质阳性属多,HCV RNA以核质阳性为主。结论:成都地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和HCV感染密切相关,HCV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起着与HBV同等重要的作用。
蒋明德曾维政褚桂珍徐辉陈晓斌佟安娟张立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丙型肝炎肝癌组织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其在消化道肿瘤相关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996年
为克服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不足,我们应用分子病理学原理建立了原位PCR(PCRIS)、反转录原位PCR(RT—PCRIS)技术,对27例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54例胃癌(GC)组织中EPstein—Barr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 DNA)及20例食道癌(EC)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 DNA)进行原位分析。结果显示HCV RNA、EBVDNA及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78%、29%及25%,明显高于ISH检测结果(P<0.05)。提示本研究建立的PCRIS、RT—PCRIS技术特异、灵敏、定性、定位;HCV、EBV、HPV感染分别与HCC、GC及E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曾维正蒋明德褚桂珍陈渝邓桂英
关键词: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消化道肿瘤EPSTEIN-BARR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位聚合酶链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其意义被引量:10
1994年
应用一步反转录。聚合酶链原位扩增法(ORT-PCRIS)检测肝细胞癌(HCC)及癌周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同时以一步反转录-PCR(ORT-PCR)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内HCVRNA。发现癌和癌周组织经原位扩增后HCVRNA检出率为77.8%(2/27)及81.5%(22/27),而血清及组织匀浆内仅为29.6%及37.O%,两者与癌及癌周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RT-PCRIS示在癌组织中HCVRNA以核型为主(12/21),阳性细胞点样分布,细胞内信号强度多为+(57.1%);而癌周组织以核浆型为主(14/22),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信号强度多为+++(50.0%)。无论在癌还是在癌周组织均未发现HCVcDNA存在。结果提示ORT-PCRIS优于RT-PCR,HCV对本地区HCC发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癌周HCV复制较癌组织内活跃,癌和癌周细胞核阳性表明HCVRNA在核内整合或复制,这种整合或复制对肝细胞基因组DNA产生的影响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类似。
曾维政蒋明德褚桂珍张建华陈泰庆楚人俊邓桂英张家碧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肝肿瘤丙型肝炎病毒DNA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超压力负荷肥厚心肌中的表达及Losartan干预
2000年
To study the 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TGF-β1) i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the connection of angietensis Ⅱ (Ang Ⅱ) with it.Cardiac muscle Ang Ⅱ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Subcellar distribution of TGF-β1 in cardiomyocytes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fter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AngⅡ、the activitie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nd ratios of heart weight to body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 P <0.01).Expression of TGF-β1 in cardiomyocytes cytoplas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reached peak at d7 post-operation;But in nuclei,the expression decreased and disappeared at d14 post-operation ( P <0.01).Trearment with low dose losartan (5mg/kg,selective angiotensin typel receptor antagonist),Carotid blood pressure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coarctation ( P >0.05).Ratios of heart weight to body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decreased rapidly in cytoplasm and increased from 23% to 43% in nuclei( P <0.01).We concluded that TGF-β1 invol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ac hypertrophy,it possible promote cardiac hypertrophy in cytoplasm and suppress cardiac hypertrophy in nuclei.The role of AngⅡ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ac hypertrophy may be mediated by TGF-β1.Losartan can effectively block cardiac hypertrophy.
唐兵刘世玉速晓华肖东褚桂珍周兴文
关键词:左室肥厚受体
肝癌病人血清、组织和细胞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曾维政蒋明德褚桂珍张建华楚人俊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肝炎病毒致肝癌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丰富了肝癌病因学内容。该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步反转录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发展简化了原位聚合酶链反应,ORT-PCR等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这些...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肝炎病毒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2
1996年
为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GC)发生的关系,作者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IS)及一步反转录(ORT-PCRIS)对Gc、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组病例136份组织标本进行EBVDNA或EBVRNA检测。发现EBV在GC组检出率达29.6%(6154)、CAG组为11.6%(5/43),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CSG组全部阴性;在GC组中HBVDNA阳性率为27.7%,明显高于EBVDNA的14.8%(P<0.05)。结果提示,EBV感染与GC发生存在某种相关。EBV基因于一些癌细胞及癌前病变组织内存在或以RNA形式表达的实际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曾维政褚桂珍蒋明德凌蔚马建新邓桂英张大华
关键词:胃肿瘤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