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雪菲

作品数:32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眩晕
  • 6篇疗效
  • 4篇注射
  • 4篇急性
  • 4篇焦虑
  • 3篇电针
  • 3篇针灸
  • 3篇四逆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中医
  • 3篇注射液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颈性
  • 3篇颈性眩晕
  • 3篇举隅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2篇地黄

机构

  • 30篇三亚市中医院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海南省三亚市...
  • 1篇三亚市人民医...

作者

  • 32篇褚雪菲
  • 20篇刘道龙
  • 10篇周军怀
  • 5篇姜德友
  • 3篇萨仁
  • 2篇刘莹
  • 1篇刘广保
  • 1篇韦勇
  • 1篇刘建浩
  • 1篇何立强
  • 1篇林竹强
  • 1篇韩正贵
  • 1篇符海燕
  • 1篇邓丹琼
  • 1篇陈业春
  • 1篇张庭庭
  • 1篇郑全成
  • 1篇黄永生
  • 1篇段晓英
  • 1篇彭万军

传媒

  • 6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逆散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焦虑性失眠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0例焦虑性失眠患者口服四逆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方前后的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伴随症状及HAMA积分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将治疗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HAMA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2周后的HAMA评分与治疗1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伴随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3.1%,2周后伴随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8.27%,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逆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方具有疏肝解郁,清心安神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睡眠及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褚雪菲刘道龙姜德友
关键词:四逆散百合地黄汤焦虑性失眠
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DGP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的中药颗粒剂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GCS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3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93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2)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6.60%(36/47);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脘腹痞闷不舒、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差)和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GCSI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胃排空时间的缩短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MOT、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FB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的各项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总评分及其精神性焦�
黄小倩周军怀周军怀刘莹褚雪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轻瘫焦虑状态肝胃不和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10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观察组除了传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外,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并在治疗前及康复治疗2个月后进行肌张力分级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测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 w后进行比较,观察组的Ashworth量表分级,ADL评分及FM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及按摩目标穴位配合康复训练后,可显著改善痉挛的分级,帮助患者恢复肌张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帮助恢复运动功能,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康复疗法。
刘道龙褚雪菲曾令慧朱金莉
关键词:针灸穴位按摩高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眩晕症临床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评价对老年眩晕症患者施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共纳入260例老年眩晕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为(88.61±5.34)分,高于对照组的(78.26±6.72)分;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为(6.09±2.35)分和(6.51±2.19)分,患者改善均优于对照的(7.58±2.67)分和(7.44±2.30)分;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77.35±7.48)分,高于对照组的(66.90±8.05)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6.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眩晕症患者施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改善其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患者预后的效果更理想。
沈天珍褚雪菲黎燕婷林文娟
关键词:眩晕症个性化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预后
温针颈百劳为主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温针颈百劳为主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50例,采用温针结合拔罐疗法,取穴风池(双),大杼,颈百劳(双),针刺得气后,以艾条置于针柄;出针后,选百劳(双)、大杼、肩井(双)、天宗(双)拔罐疗法,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痊愈23例(46%),好转25例(50%),有效1例(2%),总有效率98%。结论温针颈百劳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可改善局部供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从而改善眩晕症状。
刘道龙褚雪菲
关键词:颈性眩晕拔罐
消风止嗽汤治疗变应性咳嗽临床举隅
变应性咳嗽是一种异于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一种独立的疾病.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呈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刺激性气体、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常伴有咽喉发痒.其病机复杂,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如何执简驭繁,标本兼...
褚雪菲刘道龙
关键词:变应性咳嗽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阴阳调和针法治疗颈性眩晕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阴阳调和针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阴阳调和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并对比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A、RVA、BA的Vm值均有加快(P<0.01),且治疗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阴阳调和针法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道龙褚雪菲萨仁朱金莉曾令慧
关键词:颈性眩晕
稳悸合剂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阴虚气滞候)60例临床观察与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比较快,社会压力大,人们的情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故出现肝郁气滞,又因患者年老体衰,先天不足,房劳过度或过用成食,久而及肾,损伤肾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阴亏虚,故而生成阴虚气滞候。冠心病室...
褚雪菲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
文献传递
电针解溪足三里治疗阳明经头痛36例被引量:8
2011年
头痛的辨证治疗可以根据痛疼的部位及经络所属,选用相应经脉之腧穴以治之。阳明经头痛多为前额或眉棱骨疼痛,从经络辨证的角度选用足阳明胃经解溪穴和足三里穴为主治疗往往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刘道龙褚雪菲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
扶正祛瘀化痰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以期对针对性用药提高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予扶正祛瘀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29.82%、总有效率81.7%,观察组治愈率35.09%、总有效率92.98%,观察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在NIHSS评分、GOS评分、BI、mRs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P选择素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后在NIHSS评分、mRs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P选择素上较治疗前显著下降,GOS评分、B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GOS评分、BI、mRs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P选择素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祛瘀化痰方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
刘道龙姜德友褚雪菲
关键词:针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