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军干 作品数:26 被引量:175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桂林灵田晚全新世的气候及环境变化 对来自桂林灵田2.5m的沉积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用AMS14C测年建立该剖面的沉积年代框架。分析结果显示,沉积样品中孢粉种属丰富,数量众多。根据孢粉分析结果探讨了该地区1906~1379 cal BP的植被演替... 覃军干 张强 李君 张春来关键词:孢粉 晚全新世 文献传递 近1000年以来气候波动在广西桂北地区沉积物中的记录 被引量:12 2016年 对采自广西桂林资源县晓锦村ZY刮面的沉积样品进行了AMS14C年代测定、孢粉、淡水藻类和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该剖面95cm的沉积物记录了该地区近1000多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植被变化和全新世末期两次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即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ZY剖面约1000~250cal.aB.P.处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沼泽环境,周围植被以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为主(常绿栎和枫香占优),气候条件较温暖湿润,是晚全新世气温下降过程中的一次气候回暖,与中世纪暖期相对应;约250~0cal.aB.P.剖面所在位置发展为水稻田,周围植被中针叶林扩张(松为主),阔叶林退缩,反应了小冰期气温下降的气候特征。250~0cal.aB.P.人类活动明显增强,孢粉和植硅体资料所揭示的植被面貌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覃军干 张新荣 张强 周建超关键词:植被 孢粉 植硅体 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 桂林甑皮岩洞穴的形成、演化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堆积浅议 被引量:13 2011年 研究发现甑皮岩(洞穴)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堆积不仅具有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史前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遗产,是揭示和反映中华远古文明的典型代表。据洞穴石笋、钙华测年及年溶蚀率推测,桂林甑皮岩洞穴形成年代大约是在晚更新世时期。而据文化堆积层中的陶片、古动物化石测年、炭灰和孢粉记录表明,文化层从距今12500年左右开始沉积,并于7600年结束,延续时间长达5000年。该遗址在史前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和探求桂林历史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依据。 张美良 朱晓燕 覃军干 吴夏 曹建华南海深海相渐新统孢粉记录 被引量:29 2003年 大洋钻探184航次从南海取得了距今32.8 Ma以来的深海沉积记录,其中的渐新世(32.8~23.8Ma)沉积包含丰富的孢粉化石.1148站孢粉分析建立了中国首例深海相渐新统孢粉组合序列.孢粉组合以山地针叶树花粉为优势组分,阔叶树花粉含量较低.二者均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分子为主,但也含山地喜凉、干植物分子.南海深海相渐新统孢粉组合序列在距今32.0 Ma显示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南海地区渐新世气候的一次重大转折.孢粉植物群特征表明32.0 Ma以前南海邻近陆地的植被以热带山地雨林和低地雨林为主,南海地区具热而湿润的气候条件;32.0 Ma以后的渐新世孢粉植物群中温带高山针叶树和山地喜温干落叶阔叶树增多,表明此后南海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凉干. 吴国瑄 覃军干 茅绍智关键词:化石 植物 气候 琼东南盆地中新世植被演替与古气候变化 2025年 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区琼东南盆地中新统梅山组因为孢粉贫乏,其形成时的植被及气候条件研究缺乏直接的化石依据。本文对盆地内ST-A井中新统开展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孢粉分析,构建了古生物地层格架,重建了中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井涵盖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和黄流组。三亚组/梅山组、梅山组/黄流组钙质超微化石带的地层界线分别是2780 m和2300 m,中新世研究区内的植被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中三亚组时期(早中新世)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有一定范围的分布,气候比陵水组时期温暖且湿润,梅山组中下部(中中新世早、中期)针叶林的退缩,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扩张指示了温度和湿度的上升,是中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在琼东南盆地的记录,梅山组上部及黄流组(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针叶林的扩张及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退缩,指示气候条件有向温凉略干变化的趋势,梅山组记录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温暖湿润,晚期温度和湿度均有所下降的气候变化特征。 杨锐 覃军干 王任 王任 张伟 崔书姮 崔书姮 阮枝梅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 植被 琼东南盆地 广西桂林岩溶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气候及沉积环境变化 被引量:13 2015年 在精确AMS^14C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采自广西桂林岩溶区西南村的沉积样品进行了孢子、花粉和淡水藻类分析,获取了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气候和沉积环境变化的记录.结果显示,ca.5390-1990 cal a BP研究区周围分布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少许针叶林,低山丘陵上生长着以常绿栎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较高海拔处分布有少量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气候温暖湿润;ca.1990-380 cal a BP植被演替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气温较前一阶段有所降低,期间存在冷暖干湿变化.ca.5390-3160,ca.1990-1540和ca.1360-750 cal a BP三个阶段剖面所在位置湿生草本植物莎草科花粉和淡水藻类环纹藻含量同步升高,指示研究区内水域面积扩大;ca.3160-1990 cal a BP发育泥炭;而ca.1540-1360与ca.750-380 cal a BP两个阶段莎草科花粉和环纹藻含量下降,说明水域面积有所缩小.ca.750-380 cal a BP,人类活动不断增强,森林植被和沼泽资源遭受破坏,石漠化日益加剧. 周建超 覃军干 张强 张春来 蒋仕清关键词:岩溶区 孢粉 全新世 植被 气候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三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特征 2022年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成熟区勘探难度逐渐加大,而流三段油气十分富集,勘探前景广阔,是拓展勘探的首选。本文以WZ11-6构造X井为例,结合古生物学、岩石矿物、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研究了流三段烃源岩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物分布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三段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滨浅湖相淡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流三段上层序褐灰色泥岩达到优质烃源岩级别,流三段下层序红褐色泥岩达到好~优质烃源岩级别,生烃潜力大。流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以Ⅱ2-Ⅲ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总体处在低成熟阶段。流三段烃源岩中二环倍半萜和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低,4-甲基-C30甾烷含量丰富。 杨宝伟 李美球 张菲 覃军干 黄合庭关键词:烃源岩 沉积环境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从沟鞭藻化石探讨琼东南盆地渐新世—上新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沟鞭藻(dinoflagellates)属沟鞭藻门甲藻纲,是一类具有双鞭毛和纵横沟的单细胞微小有机体,大小一般为20–250μm。由于沟鞭藻类个体微小,数量丰富,地理分布广泛,在地质历史时期演化迅速,是确定地质时代、进行... 祝幼华 麦文 马瑞芳 覃军干 李君关键词:沟鞭藻 沉积环境 琼东南盆地 文献传递 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凹陷中新世沟鞭藻及海水表层温度 2024年 提要本次工作对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凹陷ST35-A井2005~3285.85 m井段70个样品进行了沟鞭藻分析,发现了较丰富的沟鞭藻化石,其中含中新统重要指示种Tuberculodinium vancampoae,Hystrichosphaeropsis obscura和Selenopemphix quanta,表明该井段的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根据沟鞭藻属种面貌及丰度研究结果,研究区海水表层温度在中新世经历了3次变化:(1)早中新世早期-早中新世末期(3285.85~2900 m),沟鞭藻以喜暖的Spiniferites spp.为主,喜极暖的Polysphaeridium zoharyi含量相对较低,喜凉的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含量中等,相对海水表层温度指数(W/C)均值为0.59,指示海水表层温度较温暖;(2)早中新世末期-中中新世(2886~2350 m),Spiniferites spp.和Polysphaeridium zoharyi含量均有上升的趋势,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含量明显下降,W/C均值为0.72,海水表层温度较前一阶段明显上升并达到峰值,可能与中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温暖期相对应;(3)晚中新世(2340~2005 m),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含量上升,Spiniferites spp.和Polysphaeridium zoharyi含量下降,W/C指数均值为0.50,指示表层海水温度相对较凉。 王任 覃军干 杨锐 闫琢玉 崔书姮 崔书姮 黄智进 魏文艳 黄智进关键词:沟鞭藻 中新世 琼东南盆地 渤海新近纪古湖发育的直接证据 被引量:17 2004年 通过渤海5口钻井的沉积有机质分析,以沉积有机质中浮游藻类丰度和类型、无定形有机质含量变化以及地层序列中富藻沉积层发育程度,作为指示湖相沉积环境发育的标志,确定渤海新近纪湖相沉积层的分布特征及渤海古坳陷湖的发育特征。分析表明,浮游藻类和无定形有机质含量高的层段在馆陶组和明下段都有分布,但发育最好的是在明下段下部。这是渤海新近纪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的直接证据。从湖相沉积发育的差异看,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时期的古湖有着不同的特征,馆陶组早期渤海的湖泊可能很小,馆陶组中、晚期为湖泊扩张期,从含浮游藻类和无定形有机质沉积层纵向变化频繁出现可以看出浅湖沉积环境的不稳定性。新近纪古湖的盛期是在明下段下部沉积时段,当时渤海淡水湖泊普遍存在。 米立军 毕力刚 龚胜利 吴国瑄 覃军干 邵磊 夏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