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白血病 远离5大危险因素
- 2014年
- “医生,我的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这是白血病病友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也是医生最难回答的问题,当然它也是科学家非常想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只要知道了病因,就可着手预防.
- 谢菁
- 关键词:白血病科学家医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对于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挑选我血液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例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查看运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对照组,另外一个是研究组,两组献血者人数分别为50例,对照组选用的护理方式为普通护理,然而,研究组选用的护理方式为系统性护理干预,全面分析两组献血者存在的不良心理与献血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心理概率为6.1%,对照组发生不良心理概率为2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以上分析,能清楚的得知,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选用系统性护理能有效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反生,不良情绪恢复更快,且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时间也会缩短,很适合在临床采集血液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运用。
- 谢菁
- 关键词:护理机采血小板献血献血反应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采集
-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来识别和清除患者体内病毒,是一种被动免疫的治疗方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中,提出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 李军谢菁
- 关于无偿献血,你应该知道这些被引量:1
- 2021年
- 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占自身体重8%的血液(大概4.5升左右),而200毫升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他人生命。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每千人口献血率由1998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11.1‰。每一袋凝聚着爱心的血都能让生命得以延续,但献血前,你可能会纠结安全性、献血量、血液去向等问题,不敢迈出第一步。事实上,科学献血从采集到利用都有套严谨程序。
- 谢菁
- 关键词:献血量无偿献血自身体重献血前成年人
- 移动互联网在成分献血流失者再招募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在成分献血流失者再招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有成分献血史,但此后没有再次成分献血的120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身份证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0人。对照组采用电话招募,观察组采用移动互联网招募,再招募时间为1年,结束时统计两组的再献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两组人员流失以及再招募失败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招募成功392人,招募成功率为65.33%,再献血率为59.17%;对照组招募成功276人,招募成功率为46.00%,再献血率为40.17%,观察组的招募成功率、再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相关因素:观察组沟通交流时间不合适、沟通交流地点不合适、沟通交流时间太长影响工作/生活、沟通交流内容无法解决疑问、忘记预约时间/到了预约时间却因事无法赴约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回应不好(不接电话/发信息不回/其他)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互联网可提高成分献血流失再招募的成功率。
- 谢菁李军
- 关键词:成分血成分献血移动互联网
- 献血如何促进健康生活
- 2024年
-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献血始终作为互助与爱的象征被广泛传颂。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愈发认识到献血不仅是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更是献血者自身健康生活的积极选择。本文旨在从医学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献血与健康之间的科学联系,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科学的献血指南,并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行列中来。
- 谢菁
- 关键词:献血人类文明无私奉献
-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谐相处
- 2014年
- 张先生所在单位最近组织大家做健康体检。待体检结果出来,发现同事中有几位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时间,恐慌的气氛在办公室蔓延开来,大家都感到非常担心,生怕自己会被传染上乙型肝炎。
- 谢菁
- 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体检体检结果乙型肝炎张先生
- 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单采应急方案的探讨
- 2021年
- 目的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P)采集过程,为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方法制订CP采集应急方案,并收集重庆地区COVID-19康复者招募、初筛和采集过程的数据。结果重庆地区招募捐献CP的COVID-19康复者9例,血红蛋白合格率为100.0%,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无反应性为100.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合格率为77.8%。捐献前初筛合格7例,合格率为77.8%。7例捐献者均捐献CP 400 mL,平均全血处理量(2132.6±504.9)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238.6±39.0)mL,平均采集时间(47.4±8.9)min。女性捐献者平均全血处理量为(1475.5±299.1)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为(190.0±9.9)mL,明显少于男性捐献者。但男女性平均采集时间相差不明显,女性为(53.0±17.0)min,男性为(45.2±5.0)min。结论该次COVID-19康复者CP采集工作顺利安全完成,为完善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 李军谢菁程丹凤
- 关键词:捐献者
- 献血会“伤元气”?这些真相你该了解
- 2019年
-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中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实现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并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采血点3164个,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为主体,边远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
- 谢菁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机采血小板中心血站
- 献血后,4款药膳助力“回血”
- 2021年
- 临床上,当遇到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等情况时,往往需要靠输血来救治。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他物质代替,只有靠广大适龄、健康的公民献血来获取。对于健康成人而言,献血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不会导致贫血。因为人体血液具有再生功能,而每次献血量只占人体血液的极少部分,不会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
- 谢菁
- 关键词:人体血液献血量严重烧伤健康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