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贵林

作品数:128 被引量:391H指数:9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结合疫苗
  • 32篇免疫
  • 25篇球菌
  • 23篇免疫原性
  • 18篇杆菌
  • 17篇疫苗
  • 14篇脑膜炎球菌
  • 14篇荚膜
  • 14篇荚膜多糖
  • 12篇嗜血杆菌
  • 12篇肺炎
  • 10篇伤风
  • 10篇破伤风
  • 10篇破伤风类毒素
  • 10篇痢疾
  • 10篇流感嗜血杆菌
  • 10篇结合物
  • 10篇抗体
  • 10篇B型流感
  • 10篇B型流感嗜血...

机构

  • 61篇兰州生物制品...
  • 40篇兰州生物制品...
  • 13篇绍兴第二医院
  • 10篇广东医学院附...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国家食品药品...
  • 4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阿拉巴马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河南省卫生防...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武汉生物制品...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南省卫生学...

作者

  • 127篇谢贵林
  • 47篇赵志强
  • 28篇杜琳
  • 19篇吴兵
  • 18篇刘方蕾
  • 15篇谭小梅
  • 15篇王晶
  • 13篇袁菲
  • 13篇王欣茹
  • 13篇孔素娟
  • 11篇王燕
  • 11篇王秉瑞
  • 10篇崔萱林
  • 10篇刘佳
  • 10篇侯亚莉
  • 10篇杜送田
  • 9篇刘爱萍
  • 9篇罗树权
  • 9篇乔瑞洁
  • 9篇蒋奕

传媒

  • 44篇微生物学免疫...
  • 25篇中国生物制品...
  • 9篇中华微生物学...
  • 9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4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研制被引量:8
2007年
将14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PS)与破伤风类毒素(TT)通过化学方法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S14-TT)。用该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在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PS-IgG抗体和TT-IgG抗体,且再次注射后有加强应答效应,表明制备的结合疫苗保留了完好的抗原性,具有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性。
张萍王欣茹侯亚莉张新庄杜琳谢贵林
关键词: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
糖蛋白结合疫苗制备中载体蛋白琥珀酰化程度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2年
糖蛋白结合疫苗制备中赖氨酸单位减少率 (或赖氨酸单位替代率 )是衡量载体蛋白琥珀酰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建立了一种方便易行的化学检测方法 ,即氨基定量测定法 (简称改良Fields法 ) ,它是通过对琥珀酰化处理前和处理后载体蛋白中赖氨酸的ε一氨基的定量测定 ,间接计算出赖氨酸单位减少率大小的。经测试该方法中标准赖氨酸浓度的测试灵敏度范围在 0 .5~ 40 μg。同时用已知不同浓度赖氨酸和三批待测琥珀酰化载体蛋白进行验证 。
王燕吴朝今蒋奕雍元何向东杜琳谢贵林
关键词:载体蛋白琥珀酰化
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PRP-TT加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PRP-TT的加强免疫效果。方法分别用安儿宝和呵儿贝两种Hib结合疫苗,对在广西柳州市常住儿童进行3、4、5月龄3针免疫,1年后,进行第4剂加强免疫。分别于3针免疫1年后和加强免疫1个月后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和体外杀菌实验(Serum bactericidal assay,SBA)分别检测免疫前后血清IgG抗体浓度和加强免疫后SBA抗体滴度。结果安儿宝和呵儿贝疫苗3针免疫1年后,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数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s,GMCs)分别为3.17μg/ml和3.00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gG抗体浓度在1.00μg/ml以上的血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9%(62/78)和76%(115/15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1个月,两种疫苗免疫血清中IgG抗体GMCs分别为71.33μg/ml和65.35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抗体浓度均能100%达1.00μg/ml以上。两种疫苗加强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浓度与各自加强免疫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两种疫苗免疫血清的SBA抗体滴度分别为5 263和4 63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疫苗免疫后血清IgG抗体浓度和SBA抗体滴度均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96和0.689,P<0.05)。结论 3针免疫1年后,两种疫苗免疫血清中IgG抗体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第4剂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迅速显著升高,100%达1.00μg/ml以上,且具有有效的体外杀菌功能。
李亚南乔瑞洁李红刘佳王浩史晓玲叶强谢贵林
关键词:免疫效果
腹腔镜胆囊床剥离的风险防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剥离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用传统胆囊床剥离方法完成的49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随机选取500例采用改良腹腔镜胆囊床剥离方法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传统方法完成的490例患者中,发生肝中静脉床面属支损伤大出血3例,胆囊动脉后支床面分支出血2例,术后诊断胆囊床胆漏5例,变异右肝门静脉损伤2例,变异右肝管损伤1例。改良胆囊床剥离法完成的50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同时解剖观察显示胆囊床胆囊动脉后支床面分支占39.6%(198/500),肝中静脉床面属支占11.2%(56/500),其分布以胆囊床面右侧居多,床面扩张的迷走胆管占2.2%(11/500),变异裸露右肝管占0.6%(3/500),右肝门静脉分支占0.4%(2/500)。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胆囊床剥离时存在潜在的手术风险。术中遇意外性损伤,应及时中转开腹。改良腹腔镜胆囊床剥离法有助于防范胆囊床剥离的手术风险。
周敏谢贵林张巍张再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
不同蛋白载体的痢疾多糖结合疫苗小鼠免疫原性对比试验被引量:2
2003年
试验中以小鼠为动物模型 ,对不同蛋白载体的痢疾多糖结合疫苗进行免疫效果观察。 3种福氏 2a痢疾结合疫苗和 3种宋内氏痢疾结合疫苗分别皮下免疫NIH小鼠 ,同时设置O SP(O 特异性多糖 )对照组 ,免疫 3针 ,在不同免疫针次间采血 ,用ELlSA测定抗体滴度。单独使用福氏 2aO SP和宋内氏O SP免疫后 ,小鼠血清中几乎没有抗LPSIgG抗体产生 ,而用结合疫苗免疫后 ,小鼠血清中产生了抗LPSIgG抗体 ,且第二次、第三次免疫后 ,小鼠血清中抗LPSIgG抗体水平有显著升高 ,表明结合疫苗具有加强免疫应答效应。三种不同的痢疾结合疫苗相比较 ,F 2a O SP rEPA结合疫苗较F 2a O SP TT结合疫苗和F 2a 0 SP DT结合疫苗的小鼠抗LPSIgG抗体水平高 ,S O SP rEPA结合疫苗较S O SP TT结合疫苗和S O SP CRM 9,结合疫苗的小鼠抗LPSIgG抗体水平高。以rEPA作为载体的痢疾结合疫苗比DT 。
雍元杜琳邱晓玲王燕何向东谢贵林
关键词:免疫原性蛋白载体免疫效果小鼠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制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观察免疫学特性。方法通过已二酸二肼(ADH),将纯 化的荚膜多糖抗原与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共价结合,制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以2.5μg多糖或含2.5μg 多糖结合物经皮下免疫NIH雌性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PRP抗体及T抗体水平。结果用本实验方法提 取的多糖、合成的多糖衍生物、多糖-蛋白结合物都具有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抗原特异性,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 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单独用多糖免疫小鼠未能诱导高水平的血清PRP抗体,而用结合物免疫小鼠却诱 导出高水平的血清PRP抗体及TT抗体,并存在免疫记忆性。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临床评价结合物的体内保护 性效果提供了实验基础。
靳志刚杨辉田玉珍谭小梅蒲江张谦沈玉霖王永谦谢贵林王秉瑞李凤祥何莉袁曾麟
关键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学
C群脑膜炎球菌家兔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其群特异性和相关方法专属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制备C群脑膜炎球菌家兔免疫血清,并进行群特异性和相关方法专属性分析。方法用制备的C群脑膜炎球菌菌液免疫青紫兰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8×109个/ml菌液,0.5~1.0 ml/只,每周1、3、5免疫,共免疫4周,于第6周开始加强免疫,每周2次,连续3周,于末次免疫1周后,经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血清效价。采用ELISA、Western blot及火箭免疫电泳法分析其群特异性和相应方法专属性。结果建立了家兔免疫血清制备方法,制备的3份(1、2、3)免疫血清相应多糖抗体效价分别为1︰8、1︰8和1︰16。自制免疫血清1、3在使用工作浓度下,符合免疫学质量控制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专属性要求。自制免疫血清3可作为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Western blot检测的Anti-PS血清,在该检测灵敏度下可完全达到与破伤风类毒素(TT)无交叉反应;血清1、2的轻微交叉反应可通过相应抗原预吸收血清消除,从而达到结合物Western blot检测的Anti-PS使用要求。自制3份免疫血清均可用于火箭免疫电泳分析。结论自制的家兔免疫血清可替代商品诊断血清,并达到了ELISA、Western blot及火箭免疫电泳法群特异性和相应方法专属性要求,可用于对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制备过程的多糖抗原性分析及结合疫苗质量控制。
刘方蕾吴兵侯亚莉杨英英王晶于旭博范锋锋孔素娟袁菲赵志强谢贵林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免疫血清特异性专属性
离子色谱法测定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中Y群及W135群多糖含量
2016年
目的:利用离子色谱法即高效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脉冲安培检测法( HPAEC-PAD),测定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加以验证。方法将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多糖用三氟乙酸( TFA)水解为特异性单糖(葡萄糖、半乳糖),并去除水解液中残留的TFA,用HPAEC-PAD分析检测,用PA10糖分析柱分离单糖,电化学检测器测定葡萄糖及半乳糖含量,用Chrome-leon色谱工作站记录并分析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验证,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 Y群和W135群多糖在TFA2.5 mol/L(终浓度)、90℃、4 h可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半乳糖。对照品葡萄糖及半乳糖在0.10-60.00μg/mL 范围内,质量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r 均大于0.99,回收率为87.94%-10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0%-2.00%,检出限为0.05μg/mL(信噪比3∶1),定量限为0.10μg /mL(信噪比10∶1)。结论离子色谱法可同时检测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糖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干扰小,重现性好,适用于对相关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王晶于旭博赵阳孔素娟刘爱萍袁菲吴兵谭小梅谢贵林
关键词:多糖含量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C群流脑暴发中应急接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 报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MPV)在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中应急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方法 在2002年广西来宾市发生C群流脑局部暴发接种A群MPV人群中约6周后应急接种A+C群MPV,观察接种对象局部和全身反应。选择疫点人群71人和非疫点人群43人于应急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采血,用ELISA检测脑膜炎球菌C群和A群多糖抗体IgG。随访接种人群流脑发病情况至免疫后5年。结果 A+C群MPV应急接种率为97%,接种后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疫点人群、非疫点人群、应急接种前C群抗体阴性者和阳性者的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97.67%~100%,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0.81~37.44ug/ml,各组人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脑罹患率在及时接种学校(218.58/10万)比不及时接种学校(705.72/10万)减少69.02%。接种人群随访15760人年未发现流脑临床确诊病例。结论 国产A+C群MPV应急接种可成功扑灭C群流脑暴发疫情,与A群MPV仅间隔6周接种仍然安全,对易感人群可诱导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对已有抗体者可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保护效果至少持续5年。
龚健李翠云董柏青黄景枝权怡陆万专罗成慧毛伟成廖和壮方锦嵩崔萱林谢贵林吴兴华蓝荣伟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应急接种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制备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GCMP)蛋白结合物的5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以GCMP作为多糖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和重组绿脓杆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exoprotein A from Pseudomonas aeruginosa,r EPA)作为载体蛋白,采用5种结合路线制备7种结合物,并对其生化指标、免疫原性及磷酸铝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不同的结合方法均可将不同载体蛋白与多糖有效结合,在小鼠体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7种结合物的分子大小分布、游离多糖含量、多糖/蛋白值、回收率及免疫原性等指标有较大差异;采用相同结合方法,以TT和r EPA作为载体蛋白制备的结合物的生化指标及免疫原性无差异;磷酸铝佐剂可显著提高结合物的免疫原性。结论在选择GCMP蛋白结合物制备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原料多糖的化学结构、载体蛋白类型、结合路线、结合物纯化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和剂型等因素。本实验为GCMP蛋白结合物制备路线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于旭博孔素娟袁菲王晶罗树权王欣茹李阿妮方红春赵志强谢贵林
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原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