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韬

作品数:59 被引量:31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1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滇西
  • 22篇锆石
  • 16篇三叠
  • 14篇花岗岩
  • 12篇三叠世
  • 11篇同位素
  • 9篇中三叠世
  • 8篇定年
  • 8篇腾冲地块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年代学
  • 7篇化石
  • 6篇地质
  • 6篇岩浆
  • 6篇三叠统
  • 6篇锆石U-PB...
  • 6篇HF同位素
  • 5篇生物群
  • 5篇中三叠统

机构

  • 40篇中国地质调查...
  • 20篇成都地质矿产...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北油田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59篇谢韬
  • 28篇周长勇
  • 27篇丛峰
  • 26篇邹光富
  • 26篇林仕良
  • 25篇李再会
  • 23篇张启跃
  • 17篇文芠
  • 16篇黄金元
  • 13篇胡世学
  • 11篇吕涛
  • 9篇楼雄英
  • 7篇高永娟
  • 6篇梁婷
  • 4篇孙媛媛
  • 4篇刘伟
  • 3篇彭智敏
  • 3篇罗亮
  • 3篇唐发伟
  • 2篇王冬兵

传媒

  • 9篇地质通报
  • 7篇中国地质
  • 7篇地质论评
  • 4篇地质学报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云南地质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梁河龙塘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6
2011年
为了查明出露于滇西梁河县的龙塘二长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值为0.11~1.79,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锆石的15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32.1±5.6)Ma(n=15,MSWD=11.0)(95%置信度),代表了岩体结晶年龄。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属于印支中期,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燕山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龙塘二长花岗岩SiO2=69.74%~74.44%,Al2O3=13.91%~14.52%,MgO=0.26%~0.87%,CaO=0.72%~1.36%,Na2O=2.63%~2.82%,K2O=5.24%~5.72%,K2O/Na2O=1.87~2.20,岩石属钾玄岩系列,为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88.21~506.96μg/g,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Ba、Nb、Sr、Eu等元素具有明显的亏损,而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富集。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表明,该花岗岩是以富含黏土的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块间从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转变的构造环境。腾冲地块中三叠世后碰撞花岗岩的出现,表明西南三江古特提斯洋在印支早期曾发生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并预示在中三叠世班公湖-怒江-龙陵-瑞丽板块缝合带主造山作用的结束,冈底斯-腾冲构造带进入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并一直持续至晚三叠世末。西南三江印支期的构造岩浆造山事件与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及板块间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龙塘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的厘定,为进一步探讨腾冲地块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花岗岩类
滇西腾冲—梁河古近纪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被引量:9
2014年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发育古近纪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岩浆活动信息。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51.4±0.4 Ma,其176 Hf/177 Hf值为0.282554~0.282592,εHf(t)=-6.65^-5.30,其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46~1.55Ga。腾冲—梁河古近纪花岗岩以高SiO2(68.96%~78.68%)、高K2O(4.56%~6.29%)和高Al2O3(12.40%~16.42%)为特征,K2O/Na2O值为0.93~7.24,Al2O3>(K2O+Na2O),A/CNK值为0.99~2.31,属于富钾钙碱性偏铝—强过铝质花岗岩;绝大多数样品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Eu/Eu*为0.19~0.51),富集Cs、Rb,亏损Sr、P、Ti、Ba、Nb、Ta,具有Pb的正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主要源于区域上地壳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认为腾梁地区62~51Ma的花岗岩是对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高峰期的岩浆响应。
高永娟林仕良丛峰邹光富谢韬唐发伟李再会梁婷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
滇西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10年
在详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梁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件钾长花岗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显示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指示其岩浆成因;两件样品的锆石具有较高的Th、U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明显的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说明其壳源岩浆锆石特征;两件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是(60.7±0.6)Ma和(115.8±1.0)Ma,属古新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腾冲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新生代早期发生多期岩浆作用,揭示滇西三江地区特提斯演化的岩浆响应,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质演化的动力过程提供约束。
谢韬林仕良丛峰李再会邹光富李军敏梁婷
关键词:滇西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滇西粱河勐养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3年
勐养侵入岩体位于滇西腾冲地块梁河县南勐养镇一带,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中发育闪长质包体。闪长岩包体与寄主岩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 LA-ICP-MS定年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27.7Ma±0.7Ma,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15.2Ma±1.1Ma。闪长岩包体形成年龄为122.6Ma±0.8 Ma。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属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闪长岩包体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低SiO2、高MgO、高K20和Mg#的特征。Sm/Nd为0.18~0.20,ΣLREE/ΣHREE=2.91~4.64,Eu存在弱到中等程度的负异常。相对富集U,Th,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b,Nb,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反映勐养闪长岩包体岩浆成分主要为幔源的特点。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判别结果表明,勐养早白垩世侵入岩形成于碰撞后岩浆弧环境。闪长岩包体的原生岩浆应是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黑云二长花岗岩浆可能来源于本区中晚元古代高黎贡山群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为幔源岩浆与高黎贡山群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混合的产物。腾冲地块早白垩世侵入岩与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洋盆的闭合、洋壳向南西俯冲及板块间的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
邹光富毛英林仕良丛峰李再会谢韬高永娟
关键词:花岗岩类岩浆混合腾冲地块滇西
龙陵-瑞丽断裂潞西段的发育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区位于潞西盆地西侧,设计泛亚铁路西线大理至瑞丽段经过该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评价工作是作出合理、可靠的工程设计的基础。龙陵-瑞丽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深切超壳的活动断裂,对该断裂在研究区内的展布及其深部延展情况进行探测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遥感图像(ETM+和SPOT)对断裂进行宏观解译,并在第四系覆盖区利用EH-4电磁成像系统对断裂深部延展情况进行探测,同时结合地面详细调查,获得龙陵-瑞丽断裂潞西段的发育特征,这为铁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谢韬林仕良李富丛峰李再会邹光富
关键词:泛亚铁路遥感EH-4
梁河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锆石微量元素、U-Pb和Hf同位素示踪被引量:18
2011年
通过对滇西梁河地区细致的填图,分析了环状杂岩体中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其中闪长岩包体的锆石微量元素、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发现它们基本同时期形成,年龄依次为127,115和122Ma,但其中锆石有着不同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从酸性到基性岩石,其微量元素含量逐渐降低,εHf(t)值逐渐增高,依次为-9.1~-5.4,-4.5~0和3.6~6.2.不同岩性的锆石微量元素变化与Hf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关,可能示踪了基性和酸性岩浆的岩浆混合过程.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来自亏损地幔的基性岩浆底侵造成古老地壳熔融形成了梁河地区大面积的花岗岩,而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是形成花岗闪长岩的主要原因.
丛峰林仕良邹光富李再会谢韬彭智敏梁婷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岩浆混合
罗平生物群化石在云南丘北地区的发现及其意义
2022年
罗平生物群是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生物辐射的典型代表,是一个以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植物等海洋古生物群落,广泛分布于滇东及滇东南中三叠统派尔逊(Pelsonian)亚阶关岭组二段中。本文报道了云南丘北地区斗母村附近斗母坡采石场发现的具有罗平生物群化石的新产地,主要以海百合类、双壳类、腕足类和腹足类为主,及少量海生爬行类、龙鱼类、辐鳍鱼类、牙形类和植物等化石;描述了化石产地的基本生物组合面貌、产出层位特征和保存状态。根据实测的仙人井剖面,化石层出露于关岭组二段上部薄-中层状泥晶灰岩中,与罗平和泸西地区相当;化石层厚度薄,保存段厚度约3m。综合比较罗平和泸西地区化石赋存岩性特征和生物组合面貌,认为丘北发现的化石类型可纳入罗平生物群范畴。填补了丘北地区中三叠世无脊椎动物化石报道的空白,扩大了罗平生物群化石库的分布范围,为对比研究罗平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布、生物组合、特异埋藏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材料。
黄金元胡世学胡世学文芠周长勇张启跃周长勇
关键词:中三叠统
滇西腾冲—保山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被引量:11
2013年
腾冲—保山地块广泛分布有早古生代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及变质基性火山岩,然而对于它的形成构造背景却存在分歧。腾冲—保山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为亚碱性高K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酸性花岗岩表现为过铝质。晚寒武世基性火山岩与同期酸性火山岩、花岗岩组成双峰式岩浆组合。花岗岩类具有高的(Al2O3+CaO)/(TFeO+Na2O+K2O)比值,岩石低的Zr,、Ce、Y、Nb含量,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基性火山岩具有扁平型稀土配分形式,具有明显的Nb、Ta、Hf和Ti负异常。基性火山岩可能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花岗岩的εNd(t)值为-19.5^-9.4,εHf(t)值为-13.1~6.0,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不同程度地混入了地幔物质。腾冲—保山地块和拉萨地体在岩浆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性质和构造记录方面具有可比性,它可能代表了早古生代冈瓦纳大陆原特提斯边缘岩浆弧的一部分。
李再会林仕良丛峰谢韬邹光富
关键词:早古生代岩石成因滇西
建立云南罗平生物群地质公园刍议被引量:2
2009年
云南罗平生物群是继贵州关岭动物群之后的又一新发现。本文结合云南罗平生物群的特点,分析了罗平生物群的科学研究价值、审美学价值及其开发前景,认为建立地质公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谢韬张启跃周长勇吕涛楼雄英刘伟孙媛媛
关键词:生物群地质公园
昌宁-孟连结合带东部泥盆系—石炭系南段组研究新进展及其对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原—古特提斯洋之间的构造转换方式一直是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南段组是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地层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与特提斯演化的关系均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昌宁-孟连结合带乃至东特提斯洋演化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对南段组变质砂岩样品开展了岩石学、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其为泥盆纪—石炭纪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海沉积,物源来自成熟的大陆。南段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可识别出560Ma、950Ma和1130Ma三个明显的年龄峰值,与来自澳大利亚北缘的拉萨地体上古生界碎屑锆石年龄谱可以对比。南段组物源特征具有亲冈瓦纳大陆属性,但不能据此限定所在地体泥盆—石炭纪古地理位置。保山地块东缘泥盆系曼信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可识别出440Ma和950Ma两个年龄峰值,与南段组存在显著区别。本文新获得昌宁-孟连特提斯洋两侧泥盆纪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为原特提斯洋与古特提斯洋之间为连续演化提供了新的沉积学证据。
罗亮王冬兵尤廷海谢韬姜丽莉黄晓明
关键词:沉积环境特提斯冈瓦纳大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