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颖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复合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成骨能力检测被引量:12
- 2015年
- 背景: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有相似解剖外形和生物学特性,是较佳的生物支架材料。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能向成骨、成软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组织及软骨组织的形成。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犬下颌骨半侧缺损的新骨成骨能力。方法:拔出24只比格犬左侧下颌牙,伤口愈合后2个月,人为造成犬下颌骨缺损,对照组用单纯冻干同种异体骨修复,实验组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加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术后4,12,24周对下颌骨体部进行骨密度扫描以及Micro-CT检查。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移植后12周开始,下颌骨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实验组和对照组骨密度均增高,但实验组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随时间推移,实验组骨结构参数成阶梯式递增或递减,对照组虽也有递增或递减,但不明显。术后24周实验组感兴趣区骨小梁分离度大于对照组(P<0.05),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加速同种异体骨的骨改建速度。
- 景彩霞刘昌奎谭新颖罗金超胡敏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骨下颌骨成骨能力明胶海绵
- 可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再生
- 2014年
- 目的:探讨PRF和SVF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作用,并分析这种可注射复合生物材料的移植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分为四组:单纯脂肪组织移植组(2mLAG+0.2mLNS)、脂肪颗粒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mLAG+0.2mLPRF)组、脂肪颗粒复合基质血管成分(2mLAG+0.2mLSVF)组和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2mLAG+0.2mL(SVF+PRF)]组.术后1、3、6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测、游标卡尺和B超对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对四组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率及吸收率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法对不同时间点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4周后各组植入脂肪组织的吸收率分别为AG+NS[(49.4±9.5)%],AG+SVF[(27.2±4.4)%],AG+PRF[(36.4±8.5)%]和AG+SVF+PRF[(17.4±6.2)%],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自体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能够促进移植脂肪组织的再生,为临床脂肪组织移植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 谭新颖刘斌刘彦普李龙徐海燕安然
- 关键词:脂肪移植脂肪组织工程脂肪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 目的建立同种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24只1岁龄比格犬,拔出所有动物右侧下颌前磨牙和磨牙,伤口愈合后...
- 刘昌奎谭新颖罗金超黄海涛胡敏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骨下颌骨
- 文献传递
- 保守治疗成人与儿童髁突矢状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成人与儿童髁突矢状骨折的效果。方法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7例(82侧)髁突矢状骨折患者,用咬合夹板行保守治疗3~6个月,或其他保守治疗。治疗后6个月、1年时复诊,以后每年复诊1次。67例患者按其年龄分为2组,其中≥12岁的患者28例(34侧),〈12岁患者39例(48侧)。最长随诊25年,最短2年。随诊时检查其下颌活动度、开口型,并行CT检查观测髁突形态改建情况。结果〈12岁患者下颌功能恢复良好,仅有11例患者出现开口时下颌偏斜;cT检查39例48侧发生矢状骨折的髁突中,32侧髁突形态改建良好,16侧髁突表现部分改建,无髁突形态较差的患者出现。年龄≥12岁组患者中4例发生关节强直,15例开口时下颌偏斜;CT检查显示34侧髁突中,有6侧髁突形态改建良好,16侧髁突表现部分改建,12侧髁突形态改建较差。结论儿童的髁突矢状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后髁突形态改建较成人佳,儿童髁突的改建能力较成人强。
- 刘昌奎徐娟谭新颖刘三霞胡开进胡敏
-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下颌骨折成年人儿童保守治疗
- 两种不同数字化方法设计个体化下颌骨三维网状支架修复体
- 背景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不仅要求复杂曲面形态吻合及功能恢复,更要能与所替代部位骨组织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只有使用个性化的修复体,按患区解剖形态和力学功能重建要求进行个性化植入物设计.3-D 打印技术可实现植入物轻量化...
- 鄢荣曾胡敏刘昌奎黄海涛谭新颖王宏赵冰静
- 外源性PTEN基因诱导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转染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亲本细胞为对照细胞。体外细胞凋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电镜、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学判定。Bc l-2、P53和H-ras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试验细胞M3SP2-PTEN与对照细胞M3SP2-pBp比较,出现较多的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试验细胞和对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13.6%和1.2%-2.3%;裸鼠移植瘤M3SP2-PTEN组和M3SP2-pBp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4%和3.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3SP2-PTEN细胞与对照细胞比较,P53蛋白表达增强,Bc l-2和H-ras蛋白表达减弱。结论: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能显著诱导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凋亡,并且与P53、Bc l-2和H-ras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 刘斌吴军正徐小方王哲谭新颖
- 关键词:PTEN抑癌基因凋亡
- 数字外科辅助髁状突高位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数字外科技术在髁状突高位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对我科收治的11例(15侧)不能明确诊断的髁状突高位骨折,利用CT扫描,Mimics重建技术,对骨折断...
- 谭新颖胡敏刘昌奎刘三霞刘华蔚黄海涛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外科髁状突骨折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同种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方法:24只1岁龄比格犬,拔出所有动物右侧下颌前磨牙和磨牙,伤口愈合后制造左侧下颌骨3mm节段性缺损(从颏孔后1mm到下颌角前),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重建,对照组仅用同种异体骨修复重建。术后4、12、24、48周处死动物(每组3只),取标本并行CT检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同种异体骨均能与自体骨愈合,48周时实验组动物同种异体骨几乎全部被自体骨替代,但是新骨的大小较植入时同种异体骨支架变小。对照组中,新骨主要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结合部形成,新骨大小与原植入时同种异体骨大小变化不大。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加速成骨,该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行缺损的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 刘昌奎谭新颖罗金超黄海涛胡敏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骨下颌骨
- 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辅助正颌外科手术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12例颌骨发育畸形患者,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颌骨畸形的状态,通过在Mimics软件中虚拟手术,辅助术中导航,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数字化正颌外科手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可预见性,便于医患沟通,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 谭新颖胡敏刘昌奎刘华蔚刘三霞陶冶
- 关键词:正颌外科MIMICS软件颌骨畸形导航
- 计算机辅助外科在颅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诊疗的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手术切除方案。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制作头颅模型和导航模板,术后观察和评价疗效。结果:22例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部分切除病变骨质,基本恢复面部对称,随访6~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外科通过术前设计、术中导航及术后预测,有助于提高颅颌面手术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恢复面部对称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颌面手术辅助方法。
- 谭新颖胡敏陶冶罗金超徐娟刘三霞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外科导航颌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