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贝抗胜

作品数:86 被引量:426H指数:12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1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手术
  • 16篇皮瓣
  • 14篇细胞
  • 14篇骨膜
  • 11篇腰椎
  • 11篇体外
  • 11篇骨折
  • 10篇缺损
  • 10篇外科
  • 10篇成骨
  • 8篇体外培养
  • 8篇细胞培养
  • 7篇止血
  • 7篇止血带
  • 7篇气囊止血
  • 7篇气囊止血带
  • 7篇椎间盘
  • 6篇岛状
  • 6篇腰椎间盘
  • 6篇人骨

机构

  • 70篇粤北人民医院
  • 21篇汕头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衢州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85篇贝抗胜
  • 31篇吴强
  • 30篇熊英辉
  • 28篇刘建平
  • 15篇何小龙
  • 13篇唐华军
  • 11篇李康华
  • 10篇钟延东
  • 9篇方先来
  • 9篇李雄
  • 7篇何玉珍
  • 7篇李清梅
  • 7篇章良森
  • 7篇吴礼杨
  • 7篇邹金英
  • 7篇孟志华
  • 6篇杜志坡
  • 6篇杨献群
  • 6篇卢林俊
  • 5篇石广兴

传媒

  • 11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胡孔和吴强靳安民贝抗胜席新华包拥政朱文刚何小龙李文俊段扬
关键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利用HA与PLLA研制成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通过模拟临床对此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间后行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其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对过伸性损伤、多节段颈椎病变和颈椎不稳的患者在行椎间减压B...
关键词:
关键词:颈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
长管状骨再生骨膜形态学和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探讨长管状骨骨膜切取移植后供骨再生骨膜的组织结构、生成机制和成骨能力。方法 实验杂种犬 16条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条。第 1组行胫骨骨膜次全切除 ;第 2组 :同第 1组 +滋养血管切断 ;第 3组 :同第 2组 +干骺血管切断 ( 1~ 3组均为双侧胫骨手术、左侧术后分期切取标本行光、电镜检查 ;右侧术后 8周行胫骨锯断钢板内固定 ,分期拍片 ) ;第 4组为对照组 ,仅行右胫骨锯断内固定和拍片观察。结果 第 1、2组术后 2周供区表面形成薄层组织膜 ,至 12周形态结构与正常骨膜相似 ,新生血管网与胫后、腓动脉的肌间隙支相通。第 3组“再生骨膜”始终为纤维组织。X线观察 :第 1、2组与对照组相同 ;第 3组未见骨折愈合现象。结论 再生骨膜的组织结构和成骨能力与正常骨膜相似 ,其形成机制与骨修复本能、健康骨质的基质作用、邻近组织血循的供养等因素有关 ;
贝抗胜刘建平刘文清徐明清吴义方
关键词:成骨能力长管状骨
经肛Soave术中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王立勇黄文卢艳萍余国珍贝抗胜马国栋何惠玲廖建恩
本项目针对各种治疗巨结肠手术中不同程度的所保留的无神经节细胞肠段或远端内括约肌这样一种病理状况,改良经肛门Soave拖出根治术。采用经肛Soave拖出根治术治疗小儿巨结肠,术中同时将直肠肌鞘及内括约肌背侧正中部分切除约1...
皮瓣修复截瘫病人骶尾坐骨部褥疮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截瘫病人骶尾坐骨部复杂性褥疮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病例 ,褥疮面积最大 17cm× 11cm ,最小 8cm× 6cm ,分别应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 ,做好术前术后的皮肤和心理护理 ,术后保持正确卧位、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9例皮瓣完全存活 ,褥疮均在手术后半月痊愈 ,术后随访半年至 2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 ,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手术后应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
黄水云贝抗胜
关键词:皮瓣截瘫护理合并症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报道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行岛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探讨皮瓣转位的范围。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筋膜皮瓣 ,逆行转位修复 2 3例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面积最大 15 cm×10 cm ,最小 6 cm~ 5 cm。结果 :2 0例皮瓣完全成活 ,2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 ,1例部分坏死。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可靠 ,操作简例 ,可以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跟后 3/ 4。
吴强贝抗胜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丘宏伟李云
关键词:腓肠神经岛状筋膜皮瓣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1年
吴强贝抗胜姚汉刚章良森刘建平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修复术
人骨膜来源细胞在聚乳酸三维支架体外成骨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骨膜来源细胞在聚乳酸(PLA)三维支架体外培养成骨的可行性及其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组织块法分离出骨膜细胞并体外培养传至第3代后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为骨膜来源成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为诱导组和未诱导组,分别在5、10、15、20d取3个样本,采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及钙结节VonKossa染色法检测ALP和钙结节的表达。经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至经含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骨诱导剂预处理的PLA三维支架和普通二维细胞培养板,1、3、5、7、9、11d采用CCKl8法测量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3、6、9、12d电镜下观察细胞在PLA的生长情况和超微形态特征。结果骨膜来源细胞经诱导分化其形态与成骨细胞相似,诱导组的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实验组对数生长期增殖较快,平稳期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对照组平稳期数目则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骨膜来源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超微形态学结构。结论体外骨膜来源成骨细胞与PLA三维支架复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力和超微形态学结构;体外复合成活后应在第8,9天及时转入体内生长以发挥骨修复作用。
贝抗胜刘延晓熊英辉吴礼杨卢林俊
关键词:成骨细胞细胞培养技术超微结构
神经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重建失神经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8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4例,皮瓣切取时,保留腓肠神经或髂腹股沟皮瓣营养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30°~45°端侧缝合,于术后2,4,8,16,24周测皮瓣的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4~18个月,皮瓣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部分重建,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失神经皮瓣的感觉功能,操作简便、有效,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吴强李康华贝抗胜黄水云李雄唐华军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熊英辉
关键词:神经端侧缝合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部组织缺损
螺旋CT扫描与多模式三维重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与三维重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94例行连续容积扫描 :准直 3~ 5mm ,螺距 1.5~ 3.0 ,以 1.3~ 2 .7mm间距后重建 ;源影像输入AW4 .0工作站 ,应用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遮盖显示 (SSD)和仿真内镜 (VE)等软件显示病变 ,并与椎间盘镜 (MED)诊治对照。结果  8例正常 ;LDH 86例 :中央型、侧旁、椎间管、椎管外、侧方及混合型分别为 19、39、5、2、3、18例。三维重建显示LDH的立体结构为堤坡形、扁丘形、尖丘形、双 (多 )丘形及游离形分别为 34、2 6、9、5、2例。VE诊断LDH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5 %、10 0 %、80 %。VE能模拟MED效果。结论 容积数据与多模式三维重建能提供诊断LDH更全面的信息 。
方先来贝抗胜孟志华熊英辉石广兴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腰椎间盘突出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加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髋后Moore切口,应用带旋股内动脉深支大 转子支骨瓣转移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26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股骨头坏死率7.7%。结论:该术式有解剖学基础,简便易行,是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较好方法,尤适用于股骨颈后方有骨缺损者。
吴强贝抗胜刘建平姚汉刚立宏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骨瓣移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