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祥进

作品数:33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7篇基因
  • 12篇P53基因
  • 10篇肝癌
  • 10篇癌细胞
  • 9篇凋亡
  • 8篇野生型
  • 7篇转染
  • 7篇肝癌细胞
  • 5篇细胞凋亡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4篇野生型P53...
  • 4篇肿瘤
  • 4篇转染野生型
  • 4篇康赛宁
  • 4篇基因转染
  • 3篇细胞生长
  • 3篇肝癌细胞生长
  • 3篇癌细胞生长

机构

  • 29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6篇钦州市第一人...
  • 4篇卫生部
  • 2篇广西中医药研...
  • 2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赖祥进
  • 11篇曹林枝
  • 8篇廖志红
  • 7篇翁国庆
  • 6篇周素芳
  • 5篇黄文君
  • 4篇卢海蓉
  • 4篇陈凤坤
  • 4篇蓝秀万
  • 4篇全家妩
  • 4篇凌敏
  • 4篇彭娟
  • 3篇周瑛
  • 2篇黄凌云
  • 2篇刘波
  • 2篇吴耀生
  • 2篇邓振德
  • 2篇黄勇奇
  • 2篇赖国丽
  • 2篇柳明波

传媒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广西医学
  • 4篇医药导报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南地区第六...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4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2003年
赖祥进吴耀生周素芳凌敏黄勇奇蓝秀万贺淑嘉覃甲仁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以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人鼻咽癌CNE2细胞转染p53基因后,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增加,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技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采用脂质体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方法,可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翁国庆陈凤坤彭娟赖祥进黄文君柳明波
关键词:鼻咽癌P53基因凋亡
人Mn-SOD cDNA的克隆及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14
2005年
以人肝细胞株(L0 2 )总RNA为模板,用RT PCR扩增出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hMn SOD)cDNA ,将其插入含有AOX1基因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 ,构建重组质粒pPIC9k MnSOD ,转化毕赤酵母GS115 ,筛选出整合了多拷贝hMn SOD基因的Mut+ 表型菌株,摇瓶培养,0 5 %甲醇诱导表达。SDS PAGE分析显示,诱导4d的培养上清中hMn SOD的表达量约为上清总蛋白的32 % ,酶比活可达2 4 7 7u mg。hMn SOD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
凌敏赖祥进谢科
二乙酰去水卫矛醇联合野生型p53基因诱导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实验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与应用二乙酰去水卫矛醇(1,2:5,6-Dianhydro-3,4-diacetylgalactitol,DADAG)联合作用于肝癌BEL-7404细胞,来研究p53基因联合二乙酰去水卫矛醇诱导肝癌BEL-7404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野生型p53基因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肝癌BEL-7404细胞,同时加入DADAG作用。96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阴性对照组为1.6%、转染pUHD10-3组为3.9%、用DADAG处理组为29.4%、转染pUHD10-3-p53组为35.3%、转染p53基因及用DADAG处理组为59.8%。结论野生型p53基因与DADAG均可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发生凋亡,转染野生型p53基因与DADAG联合作用,有促进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作用。
赖祥进曹林枝周瑛廖志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BEL-7404细胞LIPOFECTAMINE野生型P53基因流式细胞仪分析
野生型p53基因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uH-7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通过转染野生型p5 3基因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uH -7,来研究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野生型p5 3基因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uH 7,96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阴性对照组为2 . 8%、转染pUHD 10 3组为4 .1%、转染pUHD- 10 - 3 p5 3组为39. 6 %。结论 野生型p5 3基因可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uH 7发生凋亡。
赖祥进曹林枝廖志红翁国庆
关键词:肝癌P53基因凋亡
雌激素对去势小鼠LPL、H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 (OVX)的去势小鼠脂蛋白脂酶 (LPL)和肝脂肪酶 (HL)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成年的雌鼠随机分 3组 ,每组 10只。A组为正常饲料 +OVX +生理盐水 ,B组为高脂饲料 +OVX +生理盐水 ,C组为高脂饲料 +OVX +雌激素。喂养 10周后取血 ,分别检测甘油三酯 (TG)、血清脂蛋白脂肪酶 (LPL)、肝脂肪酶 (HL)水平。结果 A、B和C组的TG分别是 (0 2 7± 0 14 )mmol/L、(0 2 8± 0 10 )mmol/L和 (0 30± 0 14 )mmol/L。A、B和C组的LPL分别是 (1 6 7±0 35 )mmol/L、(1 5 3± 0 32 )mmol/L和 (1 0 0± 0 2 8)mmol/L。A、B和C组的HL分别为 (0 4 5± 0 11)mmol/L、(0 4 3± 0 11)mmol/L和 (0 2 9± 0 13)mmol/L。各组的TG差异无显著性 ,但C组的LPL及HL均比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去势小鼠LPL、HL活性。
翟丽华陈喆卢秀华郑君慧赖祥进
关键词:雌激素小鼠LPLHL
双脱水二乙酰卫矛醇对3种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双脱水二乙酰卫矛醇(DADAG)对3种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LE、BEL-7404和SMMC-7721中,加入DADAG作用1、2、3、4d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DADAG对不同肝癌细胞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HLE为5.39mg/L;BEL-7404为7.49mg/L;SMMC-7721为14.30mg/L。加入浓度为8.0mg/L的DADAG作用4d后,HLE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48%、16.05%、34.86%和48.20%;BEL-7404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32%、25.88%、17.86%和29.40%;而加入浓度为16.7mg/L的DADAG作用4d后,SMMC-7721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81%、36.62%、33.15%和50.83%。镜下可见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圆、固缩等现象。结论:DADAG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曹林枝滕少康廖志红赖祥进
关键词:肝癌
p53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曹林枝赖祥进
关键词:P53基因分子生物学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双脱水二乙酰卫矛醇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双脱水二乙酰卫矛醇 (1,2 :5 ,6 Dianhydro 3,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在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中 ,加入DADAG分别作用 1、2、3、4d ,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加入浓度为16 .7μg/ml的DADAG作用肝癌细胞 1、2、3、4d后 ,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2 3.8%、35 .7%、33.1%和 5 0 .8%。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变圆、固缩等现象。表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韦怡怡赖国丽邓振德黄凌云曹林枝赖祥进
关键词:肝癌
康赛宁Ⅲ期临床病例生存质量、WBC、Hb的分析
1996年
应用计算机对康赛宁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进行了Ridit分析,结果表明:单用康赛宁皮下及胸腹腔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治疗后有显著性提高;但单用康赛宁瘤内给药组和合用放/化疗给药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论单用康赛宁组还是与化/放疗合用组,其白细胞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对血红蛋白单用组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与化疗/放疗合用时有显著性下降。
陈培军张燕宋庆民赖祥进卢海蓉全家妩
关键词:康赛宁白细胞RIDIT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