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葵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下流体
  • 3篇流体
  • 2篇地壳
  • 2篇地壳形变
  • 2篇地震
  • 2篇形变
  • 2篇强震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震前
  • 1篇前兆
  • 1篇强震前
  • 1篇强震预测
  • 1篇汶川8.0级...
  • 1篇MS8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应急...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3篇陆明勇
  • 3篇房宗绯
  • 3篇赵丽葵
  • 2篇范雪芳
  • 1篇刘耀炜
  • 1篇高小其
  • 1篇张素欣
  • 1篇丁风和
  • 1篇官致君
  • 1篇李民
  • 1篇刘翔
  • 1篇周伟
  • 1篇朱自强
  • 1篇牛安福

传媒

  • 1篇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特征讨论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震中周围地区震前地下流体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震前地下流体出现了长趋势变化,其特征是时间早、范围广,具有协调性以及向未来震中迁移等特征,形态主要为趋势转折、破年变、加速等,其中大多数为趋势转折变化。进一步对比研究地壳形变、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发现,地壳形变和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迁移特征一致,地壳形变长趋势时间较早于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时间,形变出现张压变化与水位变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即形变大部分出现缓慢压性变化或张性减缓变化,水位大部分出现缓慢上升或下降减缓变化。最后讨论了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机理。
陆明勇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地下流体地壳形变
地下流体长趋势异常变化与强震预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以华北、川滇、青藏东北缘、新疆及邻区等重点地区的地下流体观测点为基础,选择水位、水氡、水温、汞等长期观测资料,进行了历史强震震例的地下流体长趋势资料处理、干扰排除和异常提取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分区的强地震地下流体长期预测指标并探讨其异同。
陆明勇刘耀炜范雪芳曹玲玲高小其官致君张素欣刘翔李民牛安福丁风和朱自强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地下流体强震
华北强震前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特征及其产生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分析了华北地区自1976年以来MS≥6.0地震前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的形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出现时间早、范围广,具有协调性、重复性、迁移性等特性,主要沿构造带迁移,迁移方向为外围向内迁移或内部向外迁移;形态主要为趋势转折、破年变、加速等,其中绝对大多数为趋势转折变化;地下水位分析表明长趋势变化绝大部分呈现为缓慢上升或下降减缓的走势。对比研究了地壳形变与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发现地壳形变长趋势时间早于地下流体;形变出现张压变化与水位变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即形变绝大部分出现缓慢压性变化或张性减缓变化,水位绝大部分出现缓慢上升或下降减缓变化。最后讨论了强震前地下流体长趋势变化产生的机理:在地震孕育过程初(早)期,构造应力的缓慢增强将使岩体所含裂缝闭合,地壳发生变形,从而改变岩体的空隙率及相应的孔隙压力和渗透率,引起诸如地下流体长趋势动态异常变化;构造应力缓慢增强并向未来震中聚集,造成地下流体长趋势动态异常变化向震中迁移;而深部物质的不断上涌和影响范围增大致使地下流体长趋势动态异常变化向外围迁移。
陆明勇范雪芳周伟房宗绯赵丽葵
关键词:地下流体地壳形变强震地震前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