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真菌病
  • 4篇浅部真菌
  • 3篇皮肤
  • 3篇浅部真菌病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种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护理
  • 2篇基因组学
  • 2篇宏基因组
  • 2篇宏基因组学
  • 2篇病原学
  • 2篇病原学分析
  • 1篇点刺试验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因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药物

机构

  • 11篇佛山市顺德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赵伟峰
  • 5篇黄英河
  • 4篇莫柳娟
  • 2篇梁海东
  • 2篇周美凤
  • 2篇梁意引
  • 2篇陈榕
  • 2篇匡玉宝
  • 2篇何思华
  • 1篇杨秋月
  • 1篇黄琼
  • 1篇陈明华
  • 1篇马英
  • 1篇陈连军
  • 1篇罗燕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荨麻疹性血管炎23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该病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为荨麻疹样皮损,均伴有瘙痒,部分患者伴有疼痛、触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持续时间均超过24h。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为主型8例(34.78%);淋巴细胞为主型15例(65.22%),其中4例(17.39%)合并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13.04%)有中性粒细胞浸润,5例(21.74%)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13.04%)仅为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风团和水肿性红斑,组织病理学特征呈谱系性改变,可以从轻微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到典型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赵伟峰陈连军马英黄琼罗燕陈明华
关键词:血管炎荨麻疹组织病理
420例青少年浅部真菌病临床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广东顺德地区青少年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和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分析本院门诊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采集标本进行真菌学镜检、培养及分离鉴定。结果临床拟诊为青少年浅部真菌病的420例患者,真菌镜检阳性344例(81.9%),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股癣97例(28.2%),皮肤念珠菌病70例(20.3%),马拉色菌毛囊炎50例(14.5%);培养分离菌株188株(66.7%),位居前3位的菌种依次为红色毛癣菌76株(40.4%),白色念珠菌48株(25.5%),犬小孢子菌30株(16.0%)。结论广东顺德地区青少年浅部真菌病中股癣居首位,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种,同时应重视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病的防治。
赵伟峰黄英河莫柳娟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致病菌种青少年
顺德地区421例甲真菌病致病菌分离培养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近4年顺德地区的甲真菌病病原菌的菌种类型和构成。方法对甲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421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甲屑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以及菌种鉴定。结果 421例甲真菌病患者中,真菌分离培养阳性数为278例,阳性率为66.03%,酵母菌属176例占63.31%,其中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25.54%、18.35%、11.87%;皮肤癣菌91例占32.73%,其中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分别占30.21%、1.80%;霉菌11例占3.96%。结论临床分型主要以远端甲下型(DLSO)为主,主要致病菌为酵母菌,其次为皮肤癣菌;菌种则以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多见。
黄英河梁海东赵伟峰匡玉宝陈榕梁意引
关键词:甲真菌病致病菌
3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顺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对3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12种变应原测定。结果:3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者222例,阳性率达56.06%。吸入组中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高,食物组中虾、鸡蛋清阳性率高。结论:顺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虾、鸡蛋清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杨秋月赵伟峰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综合护理在液氮冷冻治疗癣菌病中的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液氮冷冻治疗癣菌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浅部真菌感染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观察两组癣菌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癣菌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液氮冷冻治疗癣菌病中,可降低癣菌病复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莫柳娟黄英河赵伟峰
关键词:综合护理液氮冷冻浅部真菌病常规护理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可疑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醇1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4例(氨酚加敏2例、保泰松1例、氨酚伪麻分散片1例),中成药4例,抗癫痫药3例(卡马西平2例、奥卡西平1例),甲硝唑、磺胺类药(柳氮磺吡啶)、美西律各1例。发疹潜伏期为13~60 d,均伴肝功能异常,伴发热18例,伴浅表淋巴结增大者19例,肾功能异常者15例,白细胞升高者25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24例。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若病程中出现发热、皮损伴有内脏受累、血液系统损害等应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疗效较好。
赵伟峰黄琼
关键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药物
酒渣鼻患者鼻部皮肤蠕形螨寄生对局部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酒渣鼻患者鼻部蠕形螨寄生与鼻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收集酒渣鼻患者与面部健康对照者各14例,酒渣鼻患者中早期8例,中期6例。采集受试者鼻翼和鼻唇沟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蠕形螨及微生物reads数的构成比反映菌种相对丰度。计算Shannon指数评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基于菌种相对丰度的主成分(PCA)以评估β多样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蠕形螨与微生物含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酒渣鼻组鼻部皮肤蠕形螨相对含量(1.647%±0.389%)高于健康组(0.448%±0.089%,t=2.92,P=0.007)。蠕形螨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0.95,P<0.001),与真菌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0.76,P<0.001)。酒渣鼻组鼻细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0.91±0.17、1.261±0.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47±0.12、0.549±0.071,t=2.17、8.48,P<0.05);两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示,仅细菌群落显著不同(t=2.32,P=0.029),而真菌群落无差异(t=0.82,P=0.461)。此外,中期酒渣鼻患者蠕形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早期(t=6.56,P<0.001);早、中期患者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示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蠕形螨在鼻部皮肤的寄生可能影响鼻部皮肤微生态群落结构。
钟彩梅何思华赵伟峰钟建能周美凤邓裕华
关键词:红斑痤疮宏基因组学蠕形螨微生态菌群失调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健康成人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年龄及性别对健康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门诊招募36例面部皮肤健康志愿者,包括16例年轻志愿者(男9例,女7例)和20例老年志愿者(男女各10例);年轻组年龄24~31(27.1±1.3)岁,老年组年龄61~84(75.8±2.2)岁。采集志愿者面颊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样品DNA,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年龄及性别因素对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老年组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Shannon指数0.98±0.07、1.11±0.05)均显著高于年轻组(0.72±0.09、0.81±0.05;t=2.201、3.836,P=0.035、<0.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也能显著影响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t=6.991、11.591,均P<0.001)。男性组与女性组间细菌(Shannon指数:0.83±0.08比0.92±0.09)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0.92±0.06比1.04±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1、1.332,均P>0.05)。性别因素仅影响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t=2.149,P=0.020),而不影响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t=0.439,P=0.663)。此外,老年组细菌(t=1.995,P=0.020)和真菌(t=2.464,P=0.025)代谢途径的活跃程度均低于年轻组,而性别因素则未影响皮肤细菌(t=0.895,P=0.378)和真菌(t=0.483,P=0.631)代谢途径的活跃程度。根据老年组与年轻组间有差异的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细菌-真菌、细菌-细菌和真菌-真菌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因素而非性别因素显著地影响健康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和β多样性及其代谢途径。
钟彩梅邓裕华周美凤赵伟峰
关键词:皮肤微生物群落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宏基因组学
优质护理在肛周尖锐湿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肛周尖锐湿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O2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敷药、饮食、清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复发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中应用可促进患者康复。
莫柳娟何思华赵伟峰
关键词:优质护理肛周尖锐湿疣
79例家庭宠物致浅部真菌皮肤病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家庭宠物致人类浅部真菌皮肤感染的类型以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3月到本中心就诊的79例均有家庭宠物密切接触史的浅部皮肤真菌病患者,做皮肤真菌学镜检、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标本中,皮肤镜检阳性为77例,阳性率为94.5%;培养阳性为68例,阳性率为86.1%,其中分离出的致病菌为犬小孢子菌40例(58.8%)、须癣毛癣菌14例(20.6%)、絮状表皮癣菌8例(11.7%)、红色毛癣菌3例(4.4%)、石膏样小孢子菌2例(3.0%)、断发毛癣菌1例(1.5%)。结论:患者主要是青少年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癣和体癣,致病菌以犬小孢子菌为主,其次为须癣毛癣菌。
黄英河匡玉宝赵伟峰梁海东陈榕梁意引
关键词:家庭宠物浅部真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