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
- 作品数:41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庄子“何以”鼓盆而歌——逍遥游的非超越性
- 2024年
- 对于庄子“鼓盆而歌”的奇特举动,如果只用想开了或看透了,达到齐生死、知天命的境界来解释,就会错失这个场景所蕴含的思想精髓。鼓盆而歌首先是在描述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着的、真实的情景,一个“本体论”事件。庄子用夸张的手法,一方面告诉我们,跨越生死并非神秘难事,正如夜旦之相代,梦醒之交替,就发生在日常生活和生命活动之中,不只是“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将妻死和鼓盆而歌这悲喜两极之事,拉入同一情境中做强烈对比,是为了凸显真实发生着生命之“游”和“化”,与意识所建构的有待世界并行不悖,在这个世界中,妻死之因,引发悲伤之果被认为是“客观”规律。庄子借助绝妙的夸张,让我们看到两个世界或生命两种形态的交织,逍遥游的非超越性。
- 赵卫国
- 关键词:逍遥游
- 牟宗三对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误置被引量:6
- 2010年
- 牟宗三沿着解读康德哲学的思路,对海德格尔思想进行了五点衡断,其中较宏观的方面涉及对存在主义、现象学方法以及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理解,具体方面则涉及对海德格尔《康德书》中所阐述的时间性和有限性方面的误读,从中暴露出牟宗三并没有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所发生的转向,而他本人则局限于海德格尔视野中传统形而上学的立场。
- 赵卫国
- 关键词:牟宗三基础存在论时间性有限性
- 海德格尔前后期语言观的内在联系
- 2004年
- 摘要:从海德格尔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及其自己语言观的阐述两个方面,分析其前后期语言观的内在关联,并以此试图表明要究其前后期思想的关联,必须紧紧抓住存在的意义这一线索,海氏思想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均以此为出发点。
- 赵卫国
- 关键词:话语道说
-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困境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的关键环节及概念间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诠释学困境的根源在于:片面继承了《存在与时间》中此在日常层面上所展开的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内容,跳过此在本真生存论环节及时间性的分析,而直接转向以文本解释和对话交流为特征的存在之历史发生领域的描述,这一跳跃必然使诠释学各环节失去内在的统一性根基。
- 赵卫国
- 关键词:诠释学有限性
- 自然的复归与超越:马克思和尼采的生命伦理探赜被引量:1
- 2023年
- 马克思与尼采在一个力主控制、役使自然的时代创造性地将感性生命作为思忖人与自然之内在关联的逻辑起点,都认同应从具体、现实的自然出发,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纽带。这填补了由于西方文明旧价值体系走向没落,新思想形态尚未完全形成所导致的历史性空白,为克服生命虚无化提供了独特的伦理视角。“身内自然”是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的正当性依据;“身外自然”则体现出生存实践之超越性与物质生产实践之历史性;两种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是生命本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基于生命同构逻辑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与权力意志道德自然论则为人与自然之间伦理意义的回归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域。
- 华锐赵卫国
- 关键词:尼采生命伦理
- 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4
- 2005年
- 海德格尔思想被公认为后现代思潮的发源地之一,但激进的后现代思想家们又不断批评其理论的保守性,他们正确地抓住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转折的方向,并且将转折所指向的维度彻底化,这种彻底化、极端化使他们反过来指责海德格尔哲学是"在场形而上学"。本文通过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此在的被抛性、向死存在及作为视域的时间、与他者的关系等多方面的继承与批判的分析,试图揭示后现代思潮对海德格尔思想中某些环节进一步极端化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 赵卫国
- 关键词:存在论差异他者在场形而上学
- 康德道德主体的有限性内涵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遵循康德道德批判的思路,从道德法则形式性的根源,自律原则的自"律"与"自"律内涵,道德法则决定善恶对象的限度,敬重感对道德主体感性情感的贬损,德福双至的希望所需要的悬设,以及实现至善的时间性和历史性等方面,充分展示了掩藏在康德道德批判主旋律之下的对道德主体有限性的深刻揭示,这种揭示有助于我们丰富对康德哲学的理解,防范各种形式的道德狂热,反思当今主体的过渡建构所带来的困惑。
- 赵卫国
- 关键词:有限性道德法则意志自律敬重至善
- 形而上学"视角"更迭中乐观主义的否定之否定
- 无论是莱布尼茨对最好世界的断定,还是叔本华对最坏世界的描述,都是基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视角。世界在这种视角中被分裂为感性与超感性领域,个体之间、个体与普遍之间的矛盾随之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和解的需求。对世界抱有悲观或乐观态...
- 赵卫国
- 关键词:单子意志悲观主义乐观主义
- 存在与生成:海德格尔和尼采克服异化路径之异同
- 2023年
- 海德格尔和尼采之间的思想关系紧张而微妙,但他们的现实关切高度一致,都要直面资本和技术双重加持下人的异化和世界意义的碎片化这种现代性困境。海德格尔试图通过调整此在与存在之真理的各种可能关系,将此在从异己的操劳消散中拯救出来,但囿于在场形而上学的框架,这些尝试终显乏力。尼采则彻底消解了真理、此在、在者乃至时空这些残留的“场”,将其间的“辩证关系”融炼为生命的同构性发生事件。基于强力意志的永恒回返,尼采突显生命自然流动的确定性和连续性,使生命主体挣脱人所构建的“太人性的”意义之网对自身的束缚和异化。从“接地气”的共同关切切入,最终上升到“存在与生成”根本问题的高度,二者思想之异同清晰自现。
- 赵卫国朱轶伦
- 关键词:异化在场形而上学
- 《精神现象学》的前提--其始于绝对的绝对开端被引量:2
- 2010年
- 海德格尔通过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从绝对开端并返回绝对的前提的分析,在扬弃黑格尔的同时巧妙地阐发他自己的解释学观点,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存在与存在者的含义等问题,对于我们理解《精神现象学》,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思想及其从事哲学方法,以及两位思想家之间内在的继承和批判关系都很有启发。
- 海德格尔赵卫国
- 关键词:精神现象学有限性无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