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69例不同类型心脏病晚电位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2年
- 采用信息叠加技术检测冠心病204例、心肌炎26例、高心病18例、肺心病8例、风心病9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心肌病及预激症侯群各1例共269例的心室晚电位(VLP),观察不同类型心脏病晚电位检出率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和晚电位阳性标准。冠心病中陈旧性心梗(OMI)、心绞痛和无痛性心肌缺血 VLP 检出率分别为38.5%、15.5%和8.25%,其他类型心脏病 VLP 检出率为12.3%,其中肺心病20%、风心病14.3%、高心病5.6%、心肌炎11.5%。心肌梗塞伴室性心律失常 VLP 检出率55%,非心梗的室性心律失常为16.6%,简单室早为4.3%。木文 VLP 阳性36例,三项指标异常10例(27.7%),二项指标异常26例(72.3%)。
- 杨回珍李佛庭郭修方杨晓明刘家娴王云亭赵建华
- 关键词: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心肌梗塞心肌病
-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观察
- 1999年
-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测定,血栓形成的指标D—二聚体,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将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分成不同亚组,探讨各亚组的发病机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三天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观察不同亚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显示:①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②UA组与SA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UA组中恶化劳力型、混合型、梗塞后心绞痛与S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无显著意义(P>0.05)。③溶栓组治疗有效率94.2%,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4.3%。二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UA中恶化劳力型及混合型心绞痛溶栓治疗有良好疗效,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D—二聚体可作为UA分型及选择溶栓时机的临床指标之一。
- 李颖田利平赵建华马惠芳金军范雪华
-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D-二聚体
- 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分析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 研究了 85例冠心病患者脚跟骨骨密度 ,以 80例同年龄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发现冠心病患者较同年龄组健康对照者骨密度降低 ( P<0 .0 1) ,合并骨质疏松率男性为 31.9% ,女性为 39.4%。冠心病患者随着病程增加骨密度降低 ,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合并骨质疏松的冠心病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较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差 ,且其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不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高 ( P<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骨密度随病程延长趋于降低 ,且对预后有一定价值。
- 薛书峰赵建华娄书华姜妙贵
- 关键词:冠心病骨密度骨质疏松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