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5篇机器人
  • 4篇动脉
  • 4篇心脏
  • 4篇围术期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手术
  • 3篇术期护理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生命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微创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赵彦珍
  • 6篇张赤铭
  • 5篇周红
  • 5篇徐文红
  • 2篇丁艳琼
  • 2篇刘喜梅
  • 1篇杨丽丽
  • 1篇杨晓婷
  • 1篇魏新
  • 1篇康文斌

传媒

  • 3篇现代护理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架桥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被引量:1
2011年
对于心血管外科1997年4月-2006年5月〉60岁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700例,男588例,女l12例;年龄60~86岁,其中〉80岁13例,进行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及护理,体会如下。
赵彦珍张赤铭
关键词: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架桥术呼吸道管理
对ICU内病人治疗期间身体暴露态度的调查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了解病人及ICU护士关于ICU内病人发生身体暴露的态度.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50例心脏手术后从ICU转出的病人及37名ICU护士关于ICU内有关身体暴露的态度.结果 病人关于住ICU内完全不穿衣服表示不愿意的占42%,76%的病人表示不能接受但想到由于治疗护理的需要也能接受;对于心脏术后病人住ICU期间,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持病人的尊严应与病人治疗疾病同等重要,59.5%和37.8%的护士分别表示非常同意及同意;护士与病人对于造成ICU病人完全不穿衣服最不愿意的原因是可方便快捷地调节病人的体温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操作,最不愿意暴露的部位是会阴部和胸部,在不愿意引起身体暴露的前5位原因,有4项原因对于病人和护士是相同的.结论 ICU护士对于病人有关住ICU期间发生身体暴露的态度具有认同性.护士要把这种认识自觉贯穿于护理行为之中,需提高人文素质,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认-知-行"的转化,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隐私,维护病人的尊严,为病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丁艳琼徐文红赵彦珍刘喜梅张赤铭周红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身体暴露护理
全机器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肺部护理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全机器人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TECAB)后患者肺部情况,探讨TECAB患者术后肺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TECAB的患者20例,针对患者术中单肺通气的特点,给予加强深呼吸运动,并取右侧卧位,加强对左肺扣背次数,采取低强度多次数扣背治疗和低频率振动(10~15次/s)祛痰清肺仪治疗等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术后肺部恢复情况。结果TECAB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PaO2、Pa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术后肺部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有针对性的肺部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针对TECAB的特点制定的肺部护理措施是有效的。
康文斌丁艳琼徐文红赵彦珍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单肺通气
气管内常规吸痰对心脏直视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气管内常规吸痰对心脏直视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吸痰后多长时间病人的生命体征能恢复到吸痰前水平,便于监护室护士能准确、连续地记录重要数据。方法选择22例心脏直视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给予常规吸痰,记录病人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后5min生命体征的监测值。结果吸痰结束时,病人生命体征较吸痰前有显著性差异,而吸痰后5min的病人生命体征与吸痰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痰5min后生命体征能恢复到吸痰前水平。
杨丽丽刘喜梅赵彦珍
关键词:心脏直视术后气管内吸痰生命体征
老年患者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围术期的物理治疗
2005年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恢复主要取决于手术是否成功,但与围术期物理康复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因而增加了物理治疗的难度.本文对我科老年患者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围术期物理康复治疗及体会如下.
赵彦珍
关键词:老年微创CABG术围术期物理治疗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介绍国内第一组机器人心脏手术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护理体会,说明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07年1月~2009年4月本院心血管外科,使用机器人系统完成409例心脏手术,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和文化背景,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集体宣教示范,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护患关系更加默契。结论:重视机器人心脏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注重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心理痛苦和负担。
张赤铭赵彦珍周红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理护理
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的方法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赵彦珍魏新
关键词: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时间生命支持拔管时间
全机器人下不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国内第一组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我院使用da Vi-nic S机器人系统不开胸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18例,术前对患者行心理和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早期密切监测,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出血明显减小,恢复加快。结论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效果确实、可靠是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但围术期护理不同于常规手术,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张赤铭徐文红赵彦珍周红
关键词:机器人围手术期护理
不同术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疼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H—TECAB)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早期(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8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BH-TECAB组(40例)和OPCAB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术前疼痛情况、麻醉情况、手术及术后情况,并根据简明疼痛问卷对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情况进行记录。结果80例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BH—TECAB组中患者术后早期的1级、2级、3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2.5%(13/40)、7.5%(3/40)和2.5%(1/40),而OPCA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5.0%(18/40)、15.0%(6/40)和10.0%(4/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的不同是BH—TECAB和OPCAB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发生率不同的直接影响因素。与OPCAB相比,BH—TECAB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切121美观及愈合快的特点。
周红张赤铭杨晓婷徐文红赵彦珍
关键词:疼痛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不影响美观等优势,是一种高度精密和复杂的技术。此术式的开展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术者丰富的心血管外科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张赤铭周红赵彦珍徐文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