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龙风
作品数:
5
被引量:3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郝彦琴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孟庆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赵伟
南京市第二医院
刘家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3篇
内毒
3篇
内毒素
2篇
毒素血症
2篇
血症
2篇
乙型
2篇
源性
2篇
细胞免疫
2篇
慢性
2篇
免疫
2篇
内毒素血症
2篇
肠源性
2篇
肠源性内毒素
2篇
肠源性内毒素...
1篇
动物
1篇
血清
1篇
血清学
1篇
血清学转换
1篇
阳性
1篇
乙型肝炎
机构
5篇
山西医科大学...
1篇
复旦大学
1篇
北京大学
1篇
广西医科大学...
1篇
广州市第八人...
1篇
哈尔滨医科大...
1篇
北京大学第一...
1篇
北京大学深圳...
1篇
兰州大学第一...
1篇
江苏省人民医...
1篇
解放军第81...
1篇
北京地坛医院
1篇
河北医科大学...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四川大学华西...
1篇
中国医科大学
1篇
河南省人民医...
1篇
山西医科大学
1篇
上海交通大学...
1篇
厦门大学
作者
5篇
赵龙风
2篇
郝彦琴
2篇
李红
1篇
李树臣
1篇
袁宏
1篇
谭德明
1篇
汪茂荣
1篇
王沁芳
1篇
王豪
1篇
谢青
1篇
唐红
1篇
智陞雯
1篇
陈杰
1篇
龚国忠
1篇
尹炽标
1篇
成军
1篇
李智伟
1篇
贾继东
1篇
韩德五
1篇
陈成伟
传媒
2篇
中华传染病杂...
2篇
中华肝脏病杂...
1篇
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2篇
2017
1篇
2010
1篇
2009
1篇
2006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脂变HepG2.2.15细胞HBV复制及抗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脂变HepG2.2.15细胞HBV复制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Hep32/HepG2.2.15脂变过程中TGFβ1与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mRN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RNA的关系。方法细胞分为HepG2/HepG2.2.15细胞对照组(C1/C2组)和脂变组(F1/F2组),并在这两组细胞体系内加入5ng/m1TGFp1干预,形成TGFD1作用组(T1/T2)和脂变+TGFβ1组(TF1/TF2),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HBsAg、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SOCS-3mRNA及SREBP-1cmRNA。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析因分析进行统计。结果TGFβ1能显著降低C2组中HBeAg水平(P=0.034),及显著降低F2组中HBsAg(P〈0.001)以及HBeAg(P=0.004)水平。脂变与TGFβ1对下调HBsAg有交互作用。此外,TGFβ1能显著降低C1、F1、C2及F2组中SOCS-3mRNA表达(P〈0.05),同时显著升高C1、F1、C2及F2组中SREBP-1cmRNA的表达(P〈0.05),脂变与TGFβ1对抑制SOCS-3mRNA以及促进SREBP-1cmRNA的表达有交互作用。结论TGFβ1不影响HepG2.2.15细胞中HBV复制,可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TGFβ1可抑制SOCS-3mRNA的表达,及促进SREBP—1ctuRNA的表达。
王艳
赵龙风
王荣荣
智陞雯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非酒精性脂肪肝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探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代乙酰胺(TAA)所制备的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的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TAA组分别以200、400、600mg/kg剂量的TAA灌胃,24h后相同剂量TAA重复灌胃一次,建立不同剂量TAA致大鼠IETM的动物模型;健康对照组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造模后24、48h大鼠死亡情况,48h后采集存活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血清ALT和AST,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造模48h后,健康对照组无大鼠死亡,200mg/kgTAA模型组死亡2只,400mg/kgTAA模型组死亡5只,600mg/kgTAA模型组死亡8只。200、400、600mg/kgTAA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05.09±116.78)、(901.67±274.31)和(1454.84±473.49)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7.81±22.6I)U/L(t=14.583、25.896、20.596,均P〈0.05);200、400、600mg/kgTAA模型组大鼠血清AST水平分别为(465.88±139.96)、(884.37±250.90)和(1889.23±159.67)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9.33±22.04)U/L(t=12.988、18.455、13.542,均P〈0.05);200、400、600mg/kgTAA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436±0.110)、(0.550土0.095)和(0.620±0.057)Eu/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03±0.056)EU/mL(t=7.335、5.260、8.191,均P〈0.05)。病理学显示不同剂量TAA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TAA剂量为200-600mg/kg时可成功制作IETM模型,200mg/kgTAA模型组大鼠死亡率较低.适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郝彦琴
张玲荣
陈杰
赵龙风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内毒素血症
剂量效应关系
疾病模型
动物
组胺、内毒素对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研究CH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组胺、ET(内毒素)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对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鲎试剂法测定血浆ET,以荧光法测定血浆组胺水平,分析ET、组胺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CHB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主要表现为:Th1类细胞因子减少而Th2类细胞因子增加,ET主要影响Th2类细胞因子,组胺影响Th1类细胞因子。
张素美
李红
赵龙风
韩德五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组胺
内毒素
细胞免疫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Y型,40kD)注射液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 α-2a)作为阳性药对照,评价长效干扰素Peg—IFNα-2b(Y型,40kD)注射液(180μg/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筛选合格的HBeAg阳性CHB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到Peg—IFN α-2b(Y型,40kD)组(试验组)和Peg—IFNα-2a组(对照组),治疗48周,停药随访24周。在筛选、基线、12周、24周、48周,60周和72周时保留受试者血浆用于中心化检测,用COBA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Test,Version2.0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定量,用Elecsys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48周随访24周后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进行非劣效检验。计算两组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差值(试验组-对照组)及其双侧95%可信区间(a),当95%a的下限大于-10%时,非劣效结论成立。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及特点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结果入组HBeAg阳性CHB患者855例,实际治疗820例(试验组538例,对照组282例)。全分析集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2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32%和22.70%,率差为4.63%,95%,CI 1.54%~10.80%,P=0.1493。符合方案分析集数据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0.75%和27.14%,率差为3.61%,95% CI:-3.87%~11.09%,P=0.3436。95%口符合非劣效标准,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整体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似。结论Peg—IFN 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方案中,新药Peg—IFN α-2b(Y型,40kD)具有与对照药Peg—IFN α-2a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
侯凤琴
尹亚琳
曾玲英
尚佳
龚国忠
潘晨
张明香
尹炽标
谢青
彭雁忠
陈士俊
毛青
张大志
韩涛
汪茂荣
赵伟
刘家俊
韩英
赵龙风
罗舣
张继明
彭劼
谭德明
李智伟
唐红
王豪
张跃新
李军
张伦理
陈良
贾继东
陈成伟
甄真
李保森
牛俊奇
孟庆华
袁宏
孙永涛
李树臣
盛吉芳
成军
孙黎
王�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内毒素对肥大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许多临床和实验资料显示,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大多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IETM的持续存在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应答失衡。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可被多种刺激物激活,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具有免疫调节及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2、IL4、
王沁芳
赵龙风
郝彦琴
李红
关键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4
细胞释放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