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邬培慧

邬培慧

作品数:63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关节
  • 23篇关节置换
  • 22篇髋关节
  • 18篇置换术
  • 18篇假体
  • 17篇髋臼
  • 16篇髋关节置换
  • 15篇全髋
  • 15篇膝关节
  • 13篇全髋关节
  • 13篇全髋关节置换
  • 1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0篇术后
  • 10篇股骨
  • 9篇全髋关节置换...
  • 8篇全膝关节
  • 8篇全膝关节置换
  • 8篇髋臼假体
  • 8篇膝关节置换
  • 8篇截骨

机构

  • 61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科院广州电...

作者

  • 61篇邬培慧
  • 41篇廖威明
  • 40篇傅明
  • 21篇张志奇
  • 17篇杨子波
  • 16篇康焱
  • 14篇盛璞义
  • 10篇张紫机
  • 7篇何爱珊
  • 7篇黄志宇
  • 4篇毛玉瑢
  • 4篇陈晓玲
  • 4篇方淑莺
  • 4篇孙红
  • 3篇张阳春
  • 3篇黄广鑫
  • 3篇侯昌禾
  • 3篇李子卿
  • 3篇王秉钧
  • 3篇黄天雯

传媒

  • 10篇中华关节外科...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2014广东...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盆体位改变对模拟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杜学军廖威明傅明何爱珊杨子波康焱邬培慧张浩张紫机
关键词:骨盆体位髋臼假体前倾角髋关节假体
一种髋臼锉磨和臼杯假体植入定位导向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锉磨和臼杯假体植入定位导向装置及其定位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容易使用,结合三维术前分析和快速成型技术,具备较高的个性化精确度和临床适用性,性价比高;在...
邬培慧廖威明傅明盛璞义
文献传递
变异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安置的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变异髋臼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放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6例(26髋)拟行THA的变异髋臼患者.男...
张志奇廖威明侯昌禾邬培慧傅明康焱张紫机赵潇艺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一种股骨远端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股骨远端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含定位器和测量器,所述定位器包含第一定位板、筛板、股骨切槽、连接块、截骨导向块、固定钉和定位钉,所述测量器包含第一测量板、第二测量板和推进螺母。本发明可对截骨厚度进行...
邬培慧廖威明傅明盛璞义
一种膝关节关节面损伤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膝关节关节面损伤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膝关节关节面损伤检测系统包括:振动接收单元,所述振动接收单元用于感受膝关节运动时的振动情况以获取振动模拟信号;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振动接收单元电连接,...
邬培慧农雨昊
文献传递
中国南方人股骨干形态特征及其对股骨外翻角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中国南方人群股骨外翻角(femoral valgus angle,FVA)和股骨弯曲角(femoral bending angel,FBA)的定量分析,探究下肢旋转体位改变对不同形态股骨的FVA测量值的影响,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5位(113侧)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全长CTA扫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定位,测量FBA和FVA。根据FBA分为4组:严重内翻畸形组:FBA>4°;轻度内翻畸形组:1°0.05)。结论股骨干形态存在内翻或外翻畸形时,直接影响股骨外翻角的大小。股骨外翻角的测量需综合考虑股骨干形态及下肢旋转体位的影响。
赵怡淇黄桂武李文昌郑霖力左楠凌千惠时光月邬培慧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偏心距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步态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对行走过程中术侧下肢步态时间距离参数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于我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29例58髋进行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测量双侧股骨偏心距,计算股骨偏心距比(femoraloffsetratio,FOR)。行三维步态分析,采集步态时间距离参数。根据FOR分组并对双侧下肢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侧FOR小于对侧为A组,共10例,手术侧单腿站立相、踏步时间及跨距与对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双侧下肢的步频、步速、跨步时间、踏步距离及双腿支撑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侧FOR大于对侧为B组,共19例,双侧下肢各项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术侧股骨偏心距不足对患者步态具有重要影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有助于髋关节生物力学的恢复和术后步态的改善。
邬培慧傅明毛玉瑢康焱杨子波方淑莺廖威明
关键词:步态股骨偏心距
手机应用程序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进行远程术后康复指导和随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疼痛、日常活动功能及运动功能表现的影响,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建立一种科学、积极有效的康复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排除继发性关节炎及并发严重基础或精神等疾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干预组出院后利用手机APP接受术后居家康复指导,对照组嘱患者遵医嘱进行居家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起立行走测试(TUG)、单腿站立测试(SLS)及依从性评分。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析患者资料60例,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总分、TUG和SLS测试时间及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t=2.566,P<0.05;Z=-3.507,P<0.05;t=-2.632,P<0.05)。其中,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及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7±1.1)分和(2.5±1.3)分;WOMAC总分分别为(15.4±8.4)分和(21.2±8.9)分;TUG测试时间分别为8.8(8.0,12.3)s和12.0(10.0,15.0)s;SLS测试时间分别为(13.9±8.8)s和(8.4±4.4)s;依从性评分分别为(40.3±6.1)分和(30.9±9.6)分。而WOMAC量表疼痛条目和日常功能活动条目评分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5;t=2.327,P<0.05)。结论基于手机APP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及随访使患者具有更高的锻炼依从性且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文昌宋康平黄天雯陈晓玲刘巧梨赵龙林阳阳廖威明邬培慧
关键词:手机应用运动疗法病人依从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测量胫骨内外髁截骨厚度可提高术后肢体对线准确度
目的 研究利用术前影像学测量胫骨内外髁截骨对胫骨髓外定位工具截骨精确度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至2014年共 282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纳入该回顾性研究.A组包括128例,术中胫骨截骨导板放置是参考术前在下肢全长照片测量...
傅明邬培慧张志奇何穗文廖威明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截骨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上随访结果与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5年以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2006年6月前行THA的273例患者(305髋)进行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时,191例(206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9.3年(5-21年),临床随访内容包括SF-36量表、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各种并发症。影像学评估包括骨盆正位、患髋正侧位片,判断人工假体位置、假体周围骨质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率为69.96%,SF3-6体能方面总分由术前的(30.92±3.90)分(24~39分)提高至(53.69±3.97)分(44~62分),在精神方面的总分则由术前的(45.91±5.63)分(37~56分)提高至(57.06±7.26)分(43~72分)。术前Harris评分为(46.71±10.76)分(5~68分),末次随访时为(92.83±4.88)分(56~100分)。假体的5年生存率为98.06%,10年生存率为94.17%,15年生存率为85.92%,20年生存率为81.55%。混合型假体、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翻修率分别为2.4%、5.6%。术后并发症包括跛行(17例)、脱位(3例3髋)、深静脉血栓(1例1髋)、假体周围骨折(1例1髋)、无菌性松动(9例9髋)、异位骨化(6髋)和感染(0例)等。结论本组病例整体疗效满意、假体生存期长,但随访率偏低,病例数偏少,需进一步完善随访机制,提高随访率。
康焱邬培慧张紫机傅明盛璞义何爱珊杨子波杨忠汉徐栋梁廖威明
关键词:髋关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