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慢性
  • 7篇肝炎
  • 6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5篇肝炎患者
  • 4篇肾综合征
  • 4篇重型
  • 4篇综合征
  • 4篇肝肾综合征
  • 3篇血浆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重型肝炎
  • 3篇慢性肝
  • 3篇慢性肝衰竭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16篇南昌市第九医...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6篇邹波
  • 7篇张雪珍
  • 6篇谢能文
  • 6篇熊墨龙
  • 4篇何金秋
  • 4篇张鑫垚
  • 3篇朱龙川
  • 2篇张晓青
  • 2篇张珍
  • 1篇炉军
  • 1篇肖影群
  • 1篇钟青梅
  • 1篇章萍
  • 1篇张骏
  • 1篇林学
  • 1篇谭荣欣
  • 1篇吴蔚
  • 1篇张志成
  • 1篇袁桂才

传媒

  • 5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PE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IFN-γ、IL-6、MELD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低容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的90例ACLF患者选自南昌市第九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实施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组实施LPE+DPMA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IFN-γ、IL-6和MELD评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较对照组(71.11%)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FN-γ、IL-6、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11%、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结论:ACLF患者应用LPE联合DPMAS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降低IFN-γ、IL-6水平及MELD评分,且安全性良好。
邹波熊云逢张鑫垚朱龙川张雪珍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干扰素-ΓMELD评分
轻微转氨酶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轻微转氨酶升高(ALT 1~2×ULN)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确诊为ALT水平<2倍ULN但经肝组织活检术,肝穿刺活检示炎症坏死≥G2与纤维化≥S2的慢性乙型肝炎56例为观察组,而ALT≥2倍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经12周、24周、36周、48周后检测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且再次复查观察组部分患者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抗原状态、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AL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周、48周的ALT复常率、DNA转阴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ALT复常率、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24周、48周后HBV DNA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从G2S3转为G1S2,1例患者从G1S3转为G1S2,1例患者从G2S3转为G1S1患者肝脏组织学损害程度较前好转。结论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中,HBeAg转阴率持续时间长。
张雪珍谢能文邹波钟青梅章萍熊墨龙何金秋肖影群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炎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在人工肝治疗中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是否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更具生存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具有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和至少行1次人工肝治疗特征的患者,分为pre-ACLF组52例与ACLF组233例,随访12周,分析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pre-ACLF组的12周死亡率(5.8%,3/52)不仅低于ACLF组(34.8%,81/233),也同时低于ACLF早期组(19.9%,30/151)、中期组(57.9%,33/57)和晚期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生存分析中,pre-ACLF组不仅优于ACLF组,也同时优于ACLF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re-ACLF、血甲胎蛋白、血钠、年龄、血白细胞及血总胆红素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e-ACLF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仅为ACLF组患者的0.238倍。结论与ACLF组患者相比,pre-ACLF组患者是人工肝治疗的生存优势人群,pre-ACLF可能是人工肝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朱龙川曾敬科袁桂才邹波甘达凯熊墨龙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预后
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张志成张骏谭荣欣邹波炉军
关键词:肝衰竭侵袭性真菌感染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LT、BLC、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小板计数(PLT)、血液淋巴细胞计数(BLC)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SH患者80例作...
邹波
TNF-α AngⅡ内毒素水平与慢性肝衰竭患者并I型HRS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毒素水平与慢性肝衰竭(CLF)患者并Ⅰ型肝肾综合征(HRS)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CLF无肾功能损害患者纳入CLF组,30例CLF并Ⅰ型HRS患者纳入CLF+HRS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AngⅡ、内毒素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血清TNF-α、AngⅡ、内毒素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LF+HRS组TNF-α、AngⅡ、内毒素、SCr水平显著高于CLF组(P<0.05),CCr水平显著低于CLF组(P<0.05);TNF-α、AngⅡ及内毒素水平与CLF合并Ⅰ型HRS患者SCr呈正相关(r=0.974,0.826,0.828,P<0.05),与CCr呈负相关(r=-0.806,-0.825,-0.815,P<0.05)。结论血清TNF-α、AngⅡ、内毒素水平与CLF并Ⅰ型HRS密切相关,评估其水平对疾病临床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邹波谢能文张雪珍
关键词:TNF-Α内毒素慢性肝衰竭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LT和BLC与IL-6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小板计数(PLT)、血液淋巴细胞计数(BLC)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SH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后根据疗效将观察组分为有效组(n=42)与无效组(n=38),同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作为健康组(n=50)。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者的血清PLT、BLC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有效组血清PLT、BLC及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血清PLT和BLC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有效组血清PLT及B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效组,IL-6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PLT、BLC及IL-6指标检测可对CSH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辅助评价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邹波张鑫垚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白介素-6
低容量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与血浆置换+血浆滤过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低容量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228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工肝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血浆滤过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容量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体内的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因子1(IL-1))和细胞因子6(IL-6)。结果在肝功能指标方面,两组ALT、ALP、AST和TBIL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ALT、ALP、AST和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两组的TNF-α、IL-1和IL-6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TNF-α、IL-1和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容量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对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炎症因子具有改善作用,治疗效果较好。
张雪珍谢能文邹波张晓青张珍熊墨龙何金秋
关键词:胆红素吸附重型肝炎
一氧化氮和内毒素水平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共分2组,即肝硬化合并HRS组25例;肝硬化无HRS组31例;NO通过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其代谢产物硝酸盐而间接测定,LPS采用鲎试验检测,并分析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肝硬化合并HRS组与肝硬化无合并HR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存在正相关。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体内血浆内毒素、NO均明显升高,并可能参与了肝肾综合征(HRS)产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
邹波张鑫垚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综合征一氧化氮内毒素
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AF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AF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采取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将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电解质指标、甲胎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4.29%,低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Ca2+水平低于对照组,Na+、C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治疗重型肝炎可有效消除患者体内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邹波彭双福朱啸峰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