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洪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外科
  • 3篇手术
  • 2篇电子束CT
  • 2篇咽旁
  • 2篇咽旁颞下区
  • 2篇咽旁颞下区肿...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颌面
  • 2篇颞下
  • 2篇外科治疗
  • 2篇骨折
  • 2篇EBCT
  • 1篇单颌
  • 1篇导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牙弓
  • 1篇鱼肝油
  • 1篇鱼肝油酸钠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7篇杨震
  • 7篇郑洪
  • 7篇寿柏泉
  • 5篇孟昭业
  • 4篇董震
  • 2篇张森林
  • 1篇丁冠群
  • 1篇孟兆业
  • 1篇刘锐
  • 1篇张宗军
  • 1篇苏宏
  • 1篇周楠
  • 1篇黄伟
  • 1篇黄大斌
  • 1篇翁志强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第一届全国口...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髁突外伤患者 11例 ,均给予临床检查、摄X线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评估髁突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结果 :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 ,其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 ,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 ,正确地显示髁突骨折及其类型。 结论 :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客观地提供髁突骨折的所有特征 ,将两种以上重建方法结合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反映骨折线走向、碎骨片的移位 ,提高了髁突骨折的诊断和显示率 ,降低了误诊率 。
杨震寿柏泉郑洪孟兆业董震苏宏张宗军黄伟
关键词:电子束CT髁突骨折EBCT三维图像重建临床分型骨折移位程度
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2003年
刘锐杨震寿柏泉郑洪孟昭业张森林董震
关键词:咽旁颞下区肿瘤外科治疗
自凝塑料牙弓斜面导板单颌固定治疗下颌骨折被引量:1
1999年
简单有效的骨折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最佳选择,我科采用自凝塑料牙弓斜面导板单颌固定方法(Arch bar guiding incline with coldcuringresina in fixated mandibular fracture简称ABGl)治疗31例下颌骨骨折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25例,女6例;年龄16~63岁,平均38岁。单发性骨折24例,粉碎性骨折7例,合计骨折部位共37处。其中下颌角骨折6处,颏孔区骨折22处,颏正中骨折9处。 1.2 治疗方法 移位骨折片手法复位,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在上下颌正中咬合位时,于下颌唇弓夹板牙面敷自凝塑料至上前牙唇侧的切1/3和上颌后牙颊尖斜面,形成附着于牙弓夹板上斜面导板,硬固后调磨。
杨震翁志强郑洪孟昭业寿柏泉
关键词:下颌骨折
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正>目的:探讨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至1999年底收治的20例咽旁颞下区肿瘤,其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11例。结果:随访2~9年,良性肿瘤9例全部存活,恶性肿瘤现存活7例。结论:该区肿瘤...
杨震孟昭业寿柏泉郑洪张森林董震
关键词:咽旁颞下区肿瘤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106例涎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1998年
杨震孟昭业周楠寿柏泉郑洪
关键词:涎腺肿瘤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放射疗法
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64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0
1996年
作者采用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64例,此法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9.27%。文中还就鱼肝油酸钠治疗血管瘤的剂量、间隔期、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作了总结分析,并讨论了鱼肝油酸钠治疗血管瘤的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治愈后可能复发的原因。
寿柏泉杨震孟昭业黄大斌郑洪丁冠群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瘤鱼肝油酸钠海绵状血管瘤
电子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杨震寿柏泉郑洪董震
关键词:电子束CTEBCT口腔颌面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