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玉宝

作品数:30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衰竭
  • 11篇肝衰
  • 11篇肝衰竭
  • 11篇肝炎
  • 10篇乙型
  • 9篇急性肝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8篇急性肝衰
  • 8篇急性肝衰竭
  • 7篇慢性乙型
  • 6篇慢加急性肝衰...
  • 5篇预后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乙肝
  • 4篇细胞
  • 4篇肝病
  • 4篇肝炎病毒
  • 4篇肝炎患者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安徽省颍上县...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0篇郑玉宝
  • 14篇高志良
  • 7篇彭亮
  • 4篇邬喆斌
  • 4篇顾玉荣
  • 3篇刘莹
  • 3篇崇雨田
  • 3篇柯伟民
  • 3篇朱海鹏
  • 3篇赵志新
  • 3篇谢婵
  • 3篇谢仕斌
  • 2篇谢冬英
  • 2篇林潮双
  • 2篇林炳亮
  • 2篇麦丽
  • 2篇刘相富
  • 2篇王启之
  • 2篇黄湛镰
  • 2篇何秀婷

传媒

  • 9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护理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水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案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
2012年
背景:目前干细胞工程种子来源多样化,羊水中存在胎儿脱落细胞,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来源干细胞。目的:探索不同成分培养基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s)体外培养的影响,并分析最适培养基体外培养的h-AFMSCs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优化的h-AFMSCs培养方案。方法:孕16~24周的孕妇产前检查中获得羊水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并采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h-AFMSC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从孕中期羊水中可分离出h-AFMSCs,体外使用低糖DMEM培养基(L-DMEM)+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与合成培养基MESEN PRO体积比1:1配制的培养基对其扩增促进作用最强。h-AFMSCs高表达CD29、CD73、CD90、CD105、CD166,低表达CD14、CD34、CD45及HLA-DR;分离培养的h-AFMSCs高表达的干细胞基因为OCT-4和Nanog;h-AFMSCs体外具有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且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孕中期羊水是低免疫原性的h-AFMSCs的良好细胞来源。
王培培郑玉宝彭亮于君高志良
关键词: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培养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158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血清HBeAg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回顾性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105例与HBeAg阴性组53例血清HBV DNA载量(lg copies/mL)分别为6.6±1.9和4.8±2.5,二者相比P=0.000。HBeAg阳性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16例、G274例、G3~425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lg copies/mL)分别为5.6±1.1、6.5±2.0、7.0±1.5,三者血清HBV DNA载量无差异(P=0.250);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123例、S256例、S3~426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lg copies/mL)分别为6.6±1.8、6.6±2.0、6.6±1.6,三者血清HBV DNA载量无差异(P=0.996)。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18例、G217例、G3~428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lg copies/mL)分别为2.1±1.9、4.7±2.2、5.6±2.3,G2、G3~4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G0~1者高(P=0.001),G2与G3~4者血清HBV DNA载量无差异(P=0.332);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110例、S225例、S3~418例,其血清HBV DNA载量(lg copies/mL)分别为2.7±3.2、5.1±1.8、5.4±2.4,S2、S3~4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S0~1者高(P=0.005),S2与S3~4者血清HBV DNA载量无差异(P=0.745)。【结论】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关。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较高者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高。
严颖麦丽郑玉宝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HBEAG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为了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核苷(酸)类(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MDMs)的极化化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与HBVDNA、HBeAg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01例CHB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技术(PBMC)分离培养获得86例CHB患者和12例健康人的MDM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DMs的特异性标志物(CD80,HLA-DR,CD163和CD206)的表达,从而评估MDMs的极化状态(即M1型/M2型极化状态)。通过qPCR检测15例CHB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中MDMs的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表达。【结果】我们发现在CHB患者外周血中CD163^(+)CD206^(+)MDMs(M2型MDMs)的比例较正常人群显著减少(P=0.030)。同时,抑炎因子IL-10的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下降(P=0.040)。随着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进展,CD163^(+)CD206^(+)MDMs(M2型)的比例逐渐增加(P<0.001),而CD80^(+)HLA-DR^(+)MDMs(M1型)逐渐地降低(P=0.005)。另外,M2型MDMs与HBeAg(P=0.019),HBVDNA水平(P=0.002),AST(P=0.048)和ALT(P=0.030)均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M2型MDMs对CHB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预测HBVDNA阴转率[ROC 95%CI为0.705(0.594,0.815)]和HBeAg的血清转化率[ROC 95%CI为0.740(0.634,0.847)]。【结论】CHB患者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过程中MDMs极化状态呈现规律动态变化,M2型MDMs与HBVDNA和HBeAg水平呈负相关,对CHB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有一定预测作用。
陈晓彤梁静刘相富顾玉荣张岩岩邬喆斌何秀婷郑玉宝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LF-HBV)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对象为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感染科确诊的312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观察终点为90 d,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好转组192例和恶化组120例。入组后3 d内,应用2D SWE进行肝脏硬度测量,收集患者血常规、凝血、生化等血清学指标,观察患者肝实质回声均匀度、肝包膜光滑度、右肝厚度、胆囊壁厚度、脾脏指数、腹水指数、门静脉主干内径、附脐静脉是否重开,计算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CTP评分(CTP)、皇家医学院医院评分(KCH),入组后每2-4周动态检测2D SWE,直至患者出院或死亡\肝移植。【结果】恶化组的2D SWE高于好转组[(44.0±7.5)k Pa vs(36.8±10.3)k Pa,t=-6.5,P=0.000],39.2 k Pa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阈值。2D SWE评估ACLF-HBV患者预后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73,预后效能高于KCH(AUROC:0.65,z=2.1,P=0.033)。动态检测2D SWE,好转组维持在40 k Pa以下,恶化组则一直高于40 k Pa,并有升高趋势。【结论】2D SWE评估ACLF-HBV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高,测值高于39.2 k Pa的患者预后较差,反之预后较好;动态检测2D SWE的变化对于ACLF-HBV患者的预后评估也有潜在价值。
金洁玚郑玉宝郑剑郭欢仪吴莉莉高志良郑荣琴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超声检查
单用异甘草酸镁与联合激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单用异甘草酸镁与联合激素(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其中采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组)48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B组)41例及未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地塞米松(对照组)69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异甘草酸镁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效降低AST、TB水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MELD评分(P<0.05);异甘草酸镁治疗组与联合激素治疗组相关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甘草酸镁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联合激素治疗组引起血压、血糖升高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几率增大。结论单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能达到联合激素治疗同样的疗效,但可避免激素的相关不良反应。
刘莹李展翼胡成郑玉宝高志良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激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
弹性成像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金洁玚郑玉宝郑剑曾婕郭欢仪高志良郑荣琴
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在肝硬化患者肝损害中的作用及对肝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对肝硬化患者肝损害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5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 ild-Pugh A、B、C级分别为19、21、11例)和31名正常对照分别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NO、ET水平;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受试对象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用自动分析生化仪检测受试对象肝功能。结果:肝硬化各组(Ch ild-PughA、B、C级)血浆中NO、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各组患者血浆中NO、ET水平随肝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各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NO/ET较对照组升高(P<0.01);NO/ET在Ch ild-Pugh A、C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Ch ild-Pugh B、C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的门静脉血流量(PVBF)、脾静脉血流量(SVB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 ild-Pugh C级升高更明显,Ch ild-Pugh C级与Ch ild-Pugh A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 ild-Pugh C级与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浆中NO、ET含量与PVBF、SVBF呈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与上述各递质间无直线相关关系。肝硬化有腹腔积液组患者NO、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无腹腔积液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中NO和ET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对肝功能预测有重要意义。NO、ET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王启之郑玉宝吴炎燕善军田怡
关键词:门脉高压一氧化氮内皮素肝功能试验
血浆精氨酸酶1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风险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酶-1(Arg-1)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表达的意义并评估其预测肝硬化失代偿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1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HBV-CC)患者20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C)患者20例,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1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浆Arg-1浓度,另外检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血浆Arg-1浓度,并对血浆Arg-1浓度与肝硬化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浆Arg-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6.14±4.33)ng/mL vs.(3.24±1.30)ng/mL,t=3.713,P=0.001],HBV-DC组明显高于HBV-CC组和对照组[(7.54±5.32)ng/mL vs.(4.74±2.47)ng/mL、(3.24±1.30)ng/mL,P均<0.05],HBV-DC组外周血Arg-1表达量显著高于门静脉血[(7.54±5.32)ng/mL vs.(4.84±3.07)ng/mL,t=2.322,P=0.032]。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浆Arg-1表达量与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PRI、FIB-4评分呈正相关。以发生肝硬化失代偿为因变量,纳入总胆红素、脾脏厚度、Arg-1等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升高(OR=15.42,95%CI:1.302~182.653,P=0.030)、脾脏厚度增大(OR=75.872,95%CI:4.657~1236.099,P=0.002)、Arg-1浓度超过4.45 ng/mL(OR=14.026,95%CI:1.234~159.403,P=0.033),均能显著增加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的风险。联合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评分模型,并绘制列线图。HBV-DC发生概率的极佳临界值>34%,风险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失代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P<0.001),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Arg-1表达量与肝脏生化功能、胆汁酸代谢、肝硬化分级以及失代偿风险相关,由总胆红素、脾脏厚度、Arg-1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肝硬化失代偿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俊辉赵才翰徐丽娟吴怡谢林丹杨水仙刘相富何秀婷郑玉宝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
干细胞移植在肝衰竭治疗的现况及前景被引量:2
2014年
肝衰竭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的一种免疫炎症性疾病,西欧国家主要是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病;肝衰竭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肝衰竭(ALF)和慢性肝衰竭(CLF).在亚洲以常见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为典型代表,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达到80%[1].在中国,引起肝脏功能损伤的常见疾病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占人群总数的10% ~ 19%[2],在我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郑玉宝高志良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肝衰竭
羊水干细胞研究进展与肝细胞移植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郑玉宝高志良
关键词:人类胚胎干细胞肝细胞羊水分化能力自我更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