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腰围
  • 1篇乙类
  • 1篇乙类传染病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人群健康状况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 1篇死因监测
  • 1篇肿瘤
  • 1篇卫生监测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居民死因
  • 1篇居民死因分析
  • 1篇疾病
  • 1篇疾病相关性
  • 1篇甲乙类

机构

  • 4篇温州市鹿城区...

作者

  • 4篇郑纲
  • 2篇陈茜
  • 1篇谢海斌
  • 1篇张维特
  • 1篇刘春光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10-2015年温州市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中监测报告数据,对鹿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鹿城区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189.44/10万,标化死亡率140.93/10万,标化死亡率全人群和男性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4.40%、-5.62%;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86.40,P<0.01);前五位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其中男性胃癌呈下降趋势,APC=-7.84%,女性乳腺癌呈上升趋势,APC=9.46%;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0~19岁组以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主,20~44岁和45~60岁组肝癌居首位,65岁以上组肺癌居首位。结论鹿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仍处于较高水平,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郑纲张沛绮陈茜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温州市鹿城区2006—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温州市鹿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提高,传染病的发病特点也在不断变化。为掌握鹿城区近十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对鹿城区2006-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张维特郑纲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疫情发病特点
2013年鹿城区居民腰围与疾病相关性调查
2015年
目的分析鹿城区居民腰围分布情况及中心性肥胖率,为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鹿城区8个社区18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共3 907人,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成人男性腰围平均为(86.09±9.62)厘米,女性腰围平均为(80.72±9.46)厘米,均比2006年中国9省成人男性和女性腰围平均值大。中心性肥胖率为54.5%,男性在30岁后,女性在40岁以后,中心性肥胖率急剧上升。增大腰围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经常饮酒和喜吃肥肉。减少腰围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吸烟情况和紧张程度。成人腰围与身高并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腰围作为反映腹部脂肪含量的指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存在相关关系,是简便易行的重要的健康评价指标。鹿城区居民腰围偏大,中心性肥胖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腰围,降低中心性肥胖率,提高健康水平。
刘春光郑纲池海潮张沛绮
关键词:成人腰围疾病相关性
鹿城区2007—2011年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死亡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对常住居民进行长期和连续的人口学监测和全死因监测,从而掌握固定^群死亡模式的动态变化,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情况,发现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死因统计是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评价当地人口健康水平和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科学依据。
谢海斌郑纲陈茜
关键词:死因监测常住居民人群健康状况公共卫生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