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鹏飞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珠母贝
  • 4篇马氏珠母贝
  • 3篇赤子爱胜蚓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蚯蚓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抗氧化酶活性
  • 2篇克隆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肝胰腺
  • 2篇PINCTA...
  • 2篇SOX2
  • 1篇多环芳烃
  • 1篇血淋巴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8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郑鹏飞
  • 7篇刁晓平
  • 4篇杜俊俏
  • 3篇冯少君
  • 3篇王海花
  • 3篇赵春风
  • 3篇宋芹芹
  • 2篇曹佳
  • 2篇黎平
  • 1篇谢嘉
  • 1篇李赞东
  • 1篇韦双双
  • 1篇周海龙
  • 1篇李玉虎
  • 1篇王富强
  • 1篇张禹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蚯蚓Sox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再生进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Sox2基因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再生进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成功克隆并得到了完整的赤子爱胜蚓Sox2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KP637161),其c DNA序列全长2 354 bp,其中包括367 bp的5′端非翻译区,844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80个氨基酸残基的1 143 bp开放阅读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Sox2基因在发育成熟的赤子爱胜蚓不同体段(头部、环带和尾部)以及在尾部体段再生进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Sox2在不同体段中(头部、环带、尾部)的表达差异不显著。在尾部断肢后再生进程中,随着时间推移,Sox2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截断后12 h,Sox2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是截断初期(0 h)的22倍。研究结果表明,Sox2基因可能与蚯蚓的再生进程有关。
郑鹏飞刁晓平李赞东杜俊俏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SOX2克隆
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以马氏珠母贝为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酶在不同胁迫时间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在芘...
杜俊俏刁晓平郑鹏飞李玉虎冯少君
关键词:海洋污染马氏珠母贝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洋浦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以海南洋浦湾海域的8个位点为监测对象,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表层海水中14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了PAHs的不同季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污染来源,并与国内外其他河口及海湾海水中PAHs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洋浦湾海域水体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14种PAHs总质量浓度范围为426.52~1 006.30 ng/L,平均总质量浓度为569.95 ng/L,其中萘的浓度最大,占PAHs总量的59.8%。2~5环PAHs分别占总浓度的59.8%、18.4%、20.6%、1.2%,5环在部分采样点中未有检出,6环均未检出。该海域PAHs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均值690.70 ng/L)和春季(均值625.66 ng/L)PAHs含量明显高于秋季(均值481.94 ng/L)和夏季(均值481.51 ng/L),其中冬季各样点平均含量最高。旱季水体中PAH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雨季。工业码头和港口PAHs浓度低于渡口、渔港等生活区。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进行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春、夏、秋季洋浦湾表层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冬季生活区主要为高温燃烧和石油的混合源,工业区则主要来自石油源。
黎平刁晓平赵春风郑鹏飞冯少君王富强
关键词:表层水
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选用海洋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芘(Pyrene),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为实验材料进行毒理实验。研究了芘不同质量浓度(8、16、32和64μg·L-1)、不同时间(7,10 d)的胁迫对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时间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在芘胁迫马氏珠母贝第7天,鳃组织中SOD、POD、GPx 3种酶活性主要表现为诱导现象,高质量浓度组对3种酶活性均具有极显著诱导作用(p<0.01),而芘胁迫对肝胰腺3种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POD酶活性表现最敏感,在较低浓度组就被显著抑制(p<0.01);到染毒第10天,鳃组织中SOD、GPx两种酶诱导作用明显,POD诱导现象不显著(p>0.05),肝胰腺中3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诱导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剂效关系。两种组织中SOD和GPx活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通过比较最低可观察效应质量浓度(LOEC),发现在第7天,鳃组织中敏感性强弱表现为SOD=POD>GPx,肝胰腺中表现为POD>GPx>SOD,而到第10d,两组织中敏感性又分别表现为GPx>SOD>POD,GPx=SOD>POD。因此,在较短的暴露时间,POD酶活性可作为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的生物标志物,而对于较长时间的染毒实验,可选用GPx酶作为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的生物标志物以监测海洋环境芘污染。
杜俊俏刁晓平郑鹏飞李玉虎冯少君韦双双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肝胰腺抗氧化酶
Oct4,Sox2,Nanog和c-Myc基因在蚯蚓发育早期的表达
2015年
通过已知物种的干细胞多能性基因核酸序列,利用同源序列法,成功克隆得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Oct4,Nanog,Sox2和c-Myc 4个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4个基因在赤子爱胜蚓茧孵化期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茧在孵化期0~21 d,4个基因呈相似的规律,表达量均逐步升高,在21 d达到峰值;在幼虫期Oct4,Nanog和c-Myc 3个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孵化期.结果表明,上述基因在赤子爱胜蚓早期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郑鹏飞刁晓平宋芹芹杜俊俏程华民王海花张禹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SOX2OCT4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胚胎发育的影响及DNA损伤被引量:3
2015年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本研究以马氏珠母贝胚胎为研究对象,揭示DEHP短期胁迫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DNA损伤。结果显示:DEHP对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4~32)mg/L浓度范围内,不同胁迫时间段,幼虫的死亡率随染毒浓度升高而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DEHP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DEHP胁迫还能对胚胎DNA造成明显损伤,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增大,彗星尾长(TL)、尾矩(OTM)明显增加,尾部DNA含量(T-DNA)上升,3个指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DNA的损伤与暴露浓度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和形态学变化、胚胎细胞的DNA的损伤可以作为反映海洋环境中DEHP污染早期预警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赵春风刁晓平曹佳黎平郑鹏飞宋芹芹周海龙王海花
关键词:畸形率DNA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血细胞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为研究对象,研究DEHP对其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将成年马氏珠母贝暴露于不同浓度(0.5、2.0、8.0、16.0 mg·L-1)的DEHP中,暴露14 d后测定血细胞数目(THC)、吞噬能力(phagocytic activity)、细胞膜稳定性(cell membrane stability)、脂质过氧化程度(LPO)和总谷胱甘肽含量(T-GSH)的变化。结果显示,血细胞数目随DEHP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0.5 mg·L-1。细胞膜稳定性和吞噬活力均随DEHP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LOEC值分别小于2和8 mg·L-1。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在8 mg·L-1浓度组达到最高值,之后降低,与之相应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LOEC<2 mg·L-1。8mg·L-1浓度组的总谷胱甘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LOEC<8 mg·L-1。研究结果表明:DEHP染毒14 d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还会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效应,在所测试的指标中,血细胞计数对DEHP的胁迫最敏感(LOEC<0.5 mg·L-1),细胞膜稳定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敏感性次之(LOEC<2 mg·L-1)。
赵春风刁晓平谢嘉曹佳宋芹芹郑鹏飞王海花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
多能性基因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再生及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蚯蚓被外力(如犁、天敌等)所截断后能迅速的恢复再生,形成独特的对外界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而多能性基因被认为对细胞状态的调控是极其重要的,在基因水平研究再生过程中多能性基因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低等生物生态适应的奥秘,进一步...
郑鹏飞
关键词:蚯蚓发育荧光定量PCR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