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七氟醚
  • 2篇麻醉处理
  • 2篇老年
  • 2篇丙泊酚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佐辛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手术
  • 1篇对心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血浆靶浓度

机构

  • 10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郭丹
  • 3篇杨惠敏
  • 3篇李克寒
  • 2篇马丽
  • 1篇杨木强
  • 1篇闫俊强
  • 1篇耿水英
  • 1篇张沛
  • 1篇陈小莉
  • 1篇张宜林

传媒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新中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TURP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 RP)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拟行TU RP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5例。对照组予术前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预处理百会穴,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2组均在术前连续治疗3天。比较2组术后第1天、第3天POCD发病率和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 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4.4 4%,观察组为1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11.11%,观察组为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术前升高(P<0.05),但较术后第1天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比较仍降低(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TU RP术后认知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降低术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针刺预处理降低了围手术期麻醉手术等因素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关。
杨木强闫俊强张沛张红军郭丹
关键词:针刺预处理S-100Β蛋白
2例老年患者颈段食管癌联合切除的麻醉处理
2010年
老年病人施行手术麻醉时,年龄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熟悉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做好围手术期衰老器官的养护与调整及妥善的麻醉管理以提高老年病人手术治疗效果。
郭丹
关键词:老年病人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予以0.6μg·kg^-1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注射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之后继续进行输注直至术毕,输注速率为0.2μg·kg^-1·h^-1。对照组患者予以同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和输注。对2组患者体外循环前(T1)、升主动脉开放(T2)、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T3)、术后6h(T4)时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一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进行监测分析,并对T1~T4及术后24h(T5)的血浆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检测。结果2组患者T2时SjvO2显著高于T1,而Da-jvO2、CERO2显著低于T1(P〈0.05),T2、T3、T4时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显著高于T1(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a-jvO2、C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L、T4时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情况,减少术中脑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血管损伤发生的概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李克寒马丽杨惠敏郭丹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脑代谢脑保护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系统回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患者实施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方式:压力预设通气(吸人气压≤30mH2O);允许性高CO2通气(潮气量4~7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10cmH2O);反比通气(吸呼比1.1:1~2:1);限制吸氧浓度(FiO250%~60%)。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为10%,其余45例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72~168h)。结论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能有效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使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更为合理化,从而提高其成活率,降低死亡率。
郭丹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长托宁、地塞米松对先心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长托宁和地塞米松对先心病患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FCR)的影响。方法:先心病房(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随机分为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病人诱导前15 min静注长托宁10μg/kg,地塞米松0.2 mg/kg。观察两组患儿静注芬太尼后60 s时发生呛咳例数(发生率)及时间和强度,记录生命体征。结果:Ⅰ组呛咳的发生率为13.3%(4/30),Ⅱ组为56.7%(17/30),Ⅰ与Ⅱ组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呛咳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呛咳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段,I组的心率(HR)和有创动脉压(MAP)与I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和地塞米松预处理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小儿芬太尼麻醉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
陈小莉张宜林郭丹耿水英
关键词:长托宁地塞米松麻醉呛咳反应
2例饱胃患儿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11年
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后非常危险,或可突然死亡,或可因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导致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脓肿等严重合并症。
郭丹
关键词:气管异物儿童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心功能Ⅱ~Ⅲ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予以1.5~2.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给予0.5~1.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并予以0.5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醚补充吸入;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予以1.0~1.5 MAC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予以人工膜肺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及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记录比较。并对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t1)、6(t2)、24(t3)、48(t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3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t4的cTnI水平、CK-MB活性显著高于t0(P〈0.05),而在t1~t3时间点上,SOD活性显著低于t0及t4(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t0及t4(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t1~t4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2~t4的CK-MB活性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1~t3的SOD活性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的心脏自主复跳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心肌收缩力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
李克寒马丽杨惠敏郭丹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七氟醚预处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组和A组,各35例。A组给予常规麻醉诱导,Q组给予麻醉诱导时七氟醚预处理。比较两组不同时期围手术期指标、麻醉恢复时间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诱导前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Q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应答时间、睁眼时间均长于A组(P<0.05);两组麻醉后12 h乳酸脱氢酶水平较术后2 h时显著升高,且Q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虽使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增加,但可有效减轻麻醉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神经细胞损伤,防止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郭丹马慧颖张立媛陈明明
关键词:七氟醚老年腹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或不同剂量地佐辛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对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或不同剂量地佐辛全麻诱导期喉罩置入对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 A组患者初始靶控输注丙泊酚5μg/mL,B、C和D组患者初始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mL,同时,B组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 ng/mL,C组患者予地佐辛0.1 mg/kg,D组患者地佐辛0.15 mg/kg,A组患者给予与B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20 min后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时4组患者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值( BIS)。并采取上下交叉法对丙泊酚Cp50进行观察。结果:喉罩置入前,A、C和D组患者HR均显著高于B组(P〈0.01),而C组患者HR也明显高于A和D组(P〈0.01);B、C和D组患者的MAP显著高于A组(P〈0.01)。喉罩置入时,B和D组患者HR均显著低于A和C组(P〈0.01)。喉罩置入前与麻醉诱导前比较,A、B和D组患者HR均显著下降(P〈0.01),4组患者的MAP及BIS均显著降低(P〈0.01)。喉罩置入时与喉罩置入前比较,A和B组患者的HR、MAP及BIS值均上升(P〈0.05~P〈0.01)。 C组患者MAP和BIS值亦均上升(P〈0.05)。 B、C和D组丙泊酚Cp50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且B和D组也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地佐辛0.15 mg/kg能有效地降低丙泊酚Cp50,但地佐辛在麻醉诱导及喉罩置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较瑞芬太尼更加稳定。
李克寒杨惠敏郭丹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均分为静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Ⅰ组(n=300)和静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Ⅱ组(n=300)。结果Ⅰ组在诱导及术中的用药量和出现呼吸并发症少于Ⅱ组,腹腔探查、冲洗时Ⅰ组出现体动反应,心率、血压升高明显少于Ⅱ组,诱导中两组的心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辅助用药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优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
郭丹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咪唑安定椎管内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