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设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电磁搅拌频率对Pb-Sn过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对比分析了磁场和电磁搅拌频率对Pb-80%Sn过共晶合金铸锭凝固组织和宏观成分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磁场可在合金熔体的更大区域内形成流动,使熔体内溶质场、温度场分布更均匀。励磁电流一定时,初生相晶粒尺寸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旋转磁场和螺旋磁场在频率分别为13 Hz和10 Hz时对铸锭凝固组织的改善效果最好,晶粒尺寸由无磁场时的247.3μm分别减小到142.5μm、140.6μm,继续增大频率,凝固组织反而出现粗化和不均匀化。旋转磁场和螺旋磁场均在频率为13 Hz时对成分偏析的改善效果最好,由无磁场时的9.71%分别减小到1.14%、0.34%。
- 郭建设赵倩侯晓光房灿峰张兴国
- 关键词:金属材料电磁搅拌凝固组织
- 末端电磁搅拌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本文针对宝钢末端电磁搅拌项目,选用Pb-80%Sn合金模拟连铸钢坯,探索不同磁场形式电磁搅拌的改善效果,利用ANSYS软件建立电磁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电磁搅拌器在空载条件下的磁感应强度及有载条件下熔体所受电磁力大小,分析...
- 郭建设
- 关键词:末端电磁搅拌锡合金凝固组织连铸钢坯
- 文献传递
- 螺旋磁场电磁搅拌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 2014年
- 建立描述不同磁场搅拌模式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励磁电流、搅拌频率、搅拌器空间位置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场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磁感应强度随励磁电流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搅拌频率的增加递减,磁感应强度沿中心轴线的分布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在径向铸坯边缘处最大,向中心逐渐衰减。电磁力随励磁电流和搅拌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中心轴线上底部电磁力值最大,并沿着轴线方向向上逐渐衰减;半径方向上边缘处的电磁力最大,向铸坯心部方向有小幅度的衰减。不同磁场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表明:搅拌参数相同时,螺旋磁场具有更强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引起金属熔体沿径向和轴向上更大范围的流动,更有利于改善合金成分分布和凝固组织。
- 赵倩张兴国张环月郭建设侯晓光房灿峰
- 关键词:螺旋磁场电磁搅拌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电磁力
- 螺旋磁场对Pb-80Sn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对比分析了电磁搅拌磁场形式与强度对Pb-80Sn过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及宏观成分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磁场能够促进合金熔体在更大区域内流动,促使温度场、溶质场更均匀分布,从而改善合金凝固组织及成分偏析。搅拌频率一定时,旋转磁场和螺旋磁场在电流分别为125A和100A时对铸锭凝固组织的改善效果最好,晶粒尺寸由无磁场时的247.5μm分别减小为152.6μm和143.2μm;在电流为125A时两种形式磁场在改善成分偏析方面具有最佳效果,Sn含量差值分别由无磁场时的9.71%减小到1.37%和0.28%。
- 郭建设潘志林樊洋
- 关键词:磁场强度凝固组织
- 螺旋磁场对Pb-Sn合金成分偏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测试分析新型电磁搅拌器内螺旋磁场和旋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和作用规律,研究螺旋磁场对Pb-80%Sn过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与无磁场和旋转磁场条件下合金凝固组织的形貌特征及成分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螺旋磁场相比于旋转磁场可以在铸锭内部更大区域内形成均匀搅拌,更易于破碎和细化枝晶组织,既能促进椭球或球状晶的生成,又能更好地改善宏观偏析;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初生相晶粒尺寸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当励磁电流为125A时,旋转磁场和螺旋磁场细化晶粒的效果最好;继续增大电流,晶粒产生粗化;螺旋磁场可基本消除成分偏析,并在较小励磁电流(100A)下达到采用旋转磁场(125A)时的最佳搅拌效果。
- 张楠赵倩房灿峰韩彦博郭建设侯晓光邢清源张兴国
- 关键词:成分偏析螺旋磁场旋转磁场
- 螺旋磁场下Pb-Sn合金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施加不同励磁电流螺旋磁场时Pb-Sn合金的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加,冷却速率逐渐降低,熔体内的温度梯度变小,促进晶粒等轴化;轴向分力使熔体沿轴向的环流增强,初生β相趋于弥散分布,宏观偏析基本消除。但大电流产生强烈的搅拌,增加了晶粒之间摩擦与碰撞几率,晶粒聚集程度提高,强烈的感应加热也延缓熔体的冷却速度,导致晶粒粗化。在频率为10 Hz条件下,适宜的励磁电流是100~125 A。
- 赵倩张兴国张环月邓亮郭建设侯晓光房灿峰
- 关键词:PROCAST软件螺旋磁场宏观偏析温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