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典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准好氧填埋渗滤液中含氮污染物空间变化规律被引量:2
- 2008年
- 就不同层次准好氧填埋渗滤液的氨氮和总氮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层次的渗滤液中,氨氮和总氮浓度均呈现稳定下降的规律。在试验58周时,上、中和下层渗滤液中氨氮的浓度分别降至45.6、329和820mg/L,下降率分别为86.5%、81.7%和72.8%;在3个层次的渗滤液中,上、中和下层总氮浓度,分别由开始的2207、3511和5751mg/L降至313、240和1228mg/L,呈稳定下降的规律,可以看出,准好氧填埋结构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有较好的效果。
- 王晓龙呼世斌黄启飞庞香蕊丁世存金典
- 关键词:准好氧填埋场垃圾渗滤液
- 我国大气铅浓度水平与污染源排放特征被引量:10
- 2009年
- 总结和评价了我国大气铅浓度水平、大气铅污染源的主要类型和排放特征,对今后我国大气铅污染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汽油无铅化以后,我国城市大气环境中的铅浓度有所下降,一般不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但农村地区大气铅污染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涉铅工业排放、燃煤排放和汽车尾气是大气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大气铅污染源涉及行业和部门庞杂,伴随着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 李军孙春宝李云李建刚金典李文丹
- 关键词:铅污染源排放特征
- 准好氧填埋氮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 金典
- 关键词:准好氧填埋垃圾渗滤液
- 同步糖化发酵从厨余垃圾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 由于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水和有机物,成为垃圾收集与运输过程中腐败、发臭之源.为了寻找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新方法,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二食堂的厨房垃圾为原料,应用同步糖化发酵(SSF)的方法制取燃料乙醇,探讨了其同步糖化发...
- 晏辉马鸿志汪群慧金典
- 关键词:同步糖化发酵酵母燃料乙醇
- 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COD_(Cr)衰减规律及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建立模拟准好氧填埋场和厌氧填埋场中试试验装置(装置规模1.0m×1.5m×1.8m),并以后者做对照,对渗滤液ρ(CODCr)进行27周监测(每1~2周测1次),研究模拟准好氧和厌氧填埋结构的不同层次空间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降解效果,对2种填埋结构渗滤液CODCr衰减规律原因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空间渗滤液ρ(CODCr)层次差异明显,呈现下层>中层>上层的规律,3层渗滤液ρ(CODCr)在前7周衰减幅度最大,之后表现为小幅度波动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在27周的监测时间里,准好氧填埋场空间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一直远低于厌氧填埋场对应层位,基本没有出现厌氧填埋场CODCr累积的现象.对准好氧填埋场上、中、下层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的衰减规律进行数学拟合发现,27周的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曲线相关性较好,基本反映了CODCr的衰减规律.
- 庞香蕊黄启飞汪群慧王琪王晓龙丁世存金典
- 关键词:填埋场渗滤液
- 同步糖化发酵从厨余垃圾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由于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水和有机物,成为垃圾收集与运输过程中腐败、发臭之源。为了寻找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新方法,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二食堂的厨余垃圾为原料,应用同步糖化发酵(SSF)的方法制取燃料乙醇,探讨了其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宜的乙醇发酵条件范围内,乙醇产量最高为15.3mL/100 g有机垃圾,达到了回收厨余垃圾中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实现其资源化的目的。
- 晏辉马鸿志汪群慧金典宫利娟
- 关键词:同步糖化发酵酵母燃料乙醇
- 准好氧填埋渗滤液中氮转化机理被引量:5
- 2008年
-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在填埋装置各个层次设计采样装置,定期采集渗滤液进行分析,测定各个层次区域渗滤液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总氮的质量浓度,分析各形态氮之间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初步探讨氮转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上层区域中,渗滤液的氨氮与硝态氮质量浓度变化相关性极显著;中层和下层区域由于处于兼氧和厌氧状态,硝化作用较弱,渗滤液中氨氮与硝态氮质量浓度变化相关性不显著。上层渗滤液中氨氮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中层和下层氨氮与总氮相关性极显著,表明中层和下层区域中,渗滤液的氨氮质量浓度变化是导致总氮含量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
- 庞香蕊黄启飞汪群慧王晓龙金典
- 关键词:填埋准好氧渗滤液氮
- 准好氧填埋氮转化影响因子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依据准好氧填埋工艺原理建立了试验装置,定期监测渗滤液硝氮、氨氮、温度、pH值、氧气含量,ORP(氧化还原电位),研究准好氧填埋过程中氮转化的影响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pH值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值达到8.74,之后下降到7.91。填埋开始阶段,填埋层的氧气浓度缓慢下降,最低下降到3.43%,随着空气经导气管和渗滤液收集管进入填埋体,氧气浓度明显上升达到10.46%。进入填埋后期,氧气浓度再次下降,最低到1.61%。填埋试验后期,ORP均小于150 mV,最大值为123 mV,最小值为-166 mV。
- 金典朱维耀黄启飞
- 关键词:准好氧填埋氮转化
- 准好氧填埋氧气扩散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依据准好氧填埋工艺的原理建立了试验装置,在填埋进入相对稳定期后,测定填埋装置内各个采样点的填埋气体积分数φ(CH)4、φ(CO)2以及φ(O)2,分析了采样点到中心导气管的距离对φ(O)2的影响,并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进入相对稳定期后,由于装置内外温度差异以及氧气浓度的差异使氧气通过导排管进入装置内部,并呈现出上层>下层>中层的规律。在垃圾填埋体的好氧分解反应、硝化作用以及甲烷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下层与中层φ(O)2与距离的关系呈现指数规律下降,上层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呈现抛物线形状。
- 丁世存黄启飞金典庞香蕊
- 关键词:准好氧填埋填埋气氧气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