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母婴预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间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的体重、死亡率、Apgar评分、NBNA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Apgar评分、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死亡率,促进母婴预后。
- 申瑞红詹秀莲陈丹
- 关键词:胎膜早破母婴预后护理干预并发症
- 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C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结果三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组效果最优,B组次之,C组最差。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营养状况,提高经口喂养结局、减少极低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效果优于非营养性吸吮。
- 陈喻萍陈丹洪维汤菊妹谢映梅梁丽清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肠内营养
- 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2年
- 早产儿由于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全以及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的缺失,常发生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在维持生理稳定性和正常体重增长后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是重要出院标准。口腔运动干预是指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唇、颌、舌、软腭、咽、喉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改善口咽机制的生理基础及功能。口腔运动干预是在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引起普遍兴趣的喂养支持策略,能有效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的成熟,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帮助早产儿更早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 陈喻萍施晓柯陈丹
- 关键词:经口喂养早产儿
-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出生24 h内入住NICU、胎龄≤33周的早产儿,采用非概率性方便抽样法,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单数为观察组(n=56),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方法辅助喂养;双数为对照组(n=57),采用常规喂养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开始经口喂养相应胎龄(周)、完全经口喂养相应胎龄(周)、喂养过渡时间、管饲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相应胎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相应胎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喂养过渡时间、管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显著增强,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
- 陈喻萍梁丽清陈丹汤菊妹谢映梅洪维
- 关键词:早产儿
- 口腔按摩和非营养性吸吮改善早产儿吸吮能力的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口腔按摩、非营养性吸吮2种口腔运动干预方法以及纠正胎龄对早产儿吸吮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胎龄29~32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口腔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刺激干预;非营养性吸吮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3组早产儿不同纠正胎龄期每分钟吸吮脉冲的数目,吸吮脉冲的持续时间和吸吮间隔的持续时间。结果3组早产儿纠正胎龄32~36周,随着胎龄的逐渐增长,每分钟吸吮脉冲的数目、吸吮脉冲的持续时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吸吮间隔的持续时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以纠正胎龄34周最为显著。不同纠正胎龄期.口腔按摩组与非营养性吸吮组在每分钟吸吮脉冲的数目、吸吮脉冲的持续时间、吸吮间隔的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纠正胎龄32~34周,口腔按摩组每分钟吸吮脉冲的数目、吸吮脉冲的持续时间、吸吮间隔的持续时间优于非营养性吸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纠正胎龄35~36周,口腔按摩组与非营养性吸吮组两组间差异逐渐缩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1腔按摩和非营养性吸吮均能促进早产儿吸吮能力的发育,早产儿随着纠正胎龄的增长.其吸吮能力不断成熟和改善。
- 陈喻萍翟逢娣陈丹吴莲红汤菊妹谢映梅
-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吸吮能力
-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出生24h内入住NICU,胎龄≤33周的早产儿,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56例,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方法辅助喂养;双数为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喂养方法。观察:(1)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两阶段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2)开始经口喂养阶段喂养不良、喂养良好比率;(3)喂养期间发生疲乏、应激、吸吮吞咽无力的例数。结果 (1)开始经口喂养阶段实验组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完全经口喂养阶段实验组喂养成效、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摄入奶量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开始经口喂养阶段实验组喂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喂养期间出现疲乏、应激、吸吮吞咽无力的早产儿例数,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显著增强,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
- 陈喻萍谢映梅洪维陈丹梁丽清
- 关键词: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