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预反硝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沉淀预反硝化池设置于厌氧池前端;沉淀预反硝化池通过垃圾填埋气微曝气强化反硝化...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系统,包括填埋气进气管、强化硝化池(IN池)、脱氧器、强化反硝化池(ID池)和沉淀池;IN池采用填埋气曝气,ID池采用经脱氧器脱除氧气的填埋气进行曝气;IN池中的IN池曝气管伸...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
- 文献传递
- 氮磷形态与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硝酸钠、氯化铵和尿素为氮源,以磷酸氢二钾、甘油磷酸钠和三磷酸腺苷为磷源,配置不同浓度的氮磷培养基(氮浓度1.00,4.00,8.00mg/L,磷浓度0.20,2.00mg/L),通过一次性培养实验研究2种藻氮、磷饥饿时对不同形态和不同浓度氮磷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2种藻对氮、磷的形态和浓度响应均不同,且藻种之间也有明显的响应差异.铜绿微囊藻在3种浓度硝酸钠培养下比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而斜生栅藻的比生长速率在硝酸钠4.00mg/L时达到最高,说明1.00mg/L的硝酸钠已满足铜绿微囊藻对氮的生长需求,斜生栅藻对氮的需求高于铜绿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在1.00,4.00mg/L氯化铵和尿素培养下的比生长速率相同,且比生长速率和现存量均高于同浓度硝酸钠培养组,说明相比于硝酸钠,铜绿微囊藻更喜欢利用还原态的氯化铵和尿素.但当氯化铵浓度高达8.00mg/L时,铜绿微囊藻比生长速率低于相同浓度尿素和硝酸钠培养组,也低于低浓度氯化铵培养组,说明高浓度氯化铵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然而,斜生栅藻在8.00mg/L氯化铵培养下比生长速率和现存量与尿素培养时无显著差异,而且均高于硝酸钠培养组,说明斜生栅藻对氯化铵的耐受能力比铜绿微囊藻高.3种形态的磷均能被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利用,但铜绿微囊藻用高浓度有机磷培养时的现存量更高,斜生栅藻则在高浓度无机磷培养下生长更好,说明铜绿微囊藻比斜生栅藻能更好的利用有机磷,高浓度的无机磷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太湖目前铵氮浓度降低显著,水体无机磷占比很低,溶解态有机磷浓度占比较高,这些都更有利于蓝藻形成优势.
- 许海陈丹陈洁朱广伟秦伯强朱梦圆张运林
- 关键词:氮磷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长速率
- 水体细菌碱性磷酸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水体溶解性反应磷是浮游植物可直接利用的主要磷营养形式,细菌碱性磷酸酶催化的有机磷矿化过程则是维持溶解性反应磷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细菌碱性磷酸酶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发现主要包括Pho A、Pho X和Pho D 3种类型细菌碱性磷酸酶,其中超过50%的Pho X分布于细菌细胞的外部环境,对溶解性反应磷的循环再生尤为重要.综述水体产碱性磷酸酶细菌群落组成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编码基因表达的环境因素,对比分析产碱性磷酸酶细菌群落鉴定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细菌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的研究多关注寡营养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同样存在磷限制问题的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鲜有涉及,而构建针对典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的细菌宏基因组数据库,则可为建立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碱性磷酸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方法奠定基础,有助于认识湖泊水华频发的微生物学驱动机制.
- 戴江玉高光吴时强吴修锋周杰薛万云杨倩倩陈丹
- 关键词:磷细菌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湖泊
- 人工载体理化性状对附着生物水质修复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附着生物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能够指示其对水质的净化能力.本实验选择了5种具有不同表面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人工载体(载玻片、PVC片、软性载体、组合载体和立体载体),野外原位测定了不同人工载体上附着生物的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工载体的理化性状是影响其上附着生物群落稳定、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重要因素.在野外原位条件下,附着生物通常在8~10 d就可以达到最大附着量,此时,其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和代谢活性等均处于最佳状态.在所选择的5种人工载体中,立体载体和软性载体上附着生物的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载体,其中立体载体上附着生物净初级生产力最高可达164.21 mgO2/(g.h),且与软性载体相比,立体载体价格相对经济,因此立体载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用于水质修复的人工载体.
- 陈丹高光汤祥明晁建颖戴江玉
- 关键词:理化性状附着生物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碱性磷酸酶活性
- 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的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出几种具有高强度净化和生存能力的水生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确定所...
- 赵洪波吴睿陈丹洪超
- 文献传递
- 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预反硝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沉淀预反硝化池设置于厌氧池前端;沉淀预反硝化池通过垃圾填埋气微曝气强化反...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
- 文献传递
- 固体颗粒分选与混合配比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分选与混合配比设备,包括设备箱体、以及固定在设备箱体内部且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空气加热器、多段式透浦式鼓风机、锤片式粉碎机、连续风刀烘干器、旋振筛、压力感应式计量器、旋转布粒式混合器、水箱以及离心污...
- 吴睿赵洪波洪超陈丹
- 文献传递
- 一种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后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包括填埋气进气管、强化硝化池(IN池)、脱氧器、强化反硝化池(ID池)和沉淀池;IN池采用填埋气曝气,ID池采用经脱氧器脱除氧气的填埋气进行曝气;IN池中的IN池曝气管伸入池内...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
- 文献传递
- 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Sup>2</Sup>/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降藻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预反硝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沉淀预反硝化池设置于厌氧池前端;沉淀预反硝化池通过垃圾填埋气微曝气强化反硝化...
- 吴睿彭禹洪超陈丹杨昉婧李道进沈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