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会校

作品数:57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心肌
  • 20篇心肌梗死
  • 20篇梗死
  • 12篇动脉
  • 12篇急性心肌梗死
  • 11篇再灌注
  • 10篇血管
  • 10篇他汀
  • 9篇伐他汀
  • 8篇心室
  • 8篇辛伐他汀
  • 7篇心室肌
  • 7篇心室肌细胞
  • 7篇型心
  • 7篇血栓
  • 7篇子通道
  • 7篇离子通道
  • 7篇膜片
  • 7篇膜片钳
  • 7篇肌细胞

机构

  • 27篇邯郸市第一医...
  • 26篇解放军白求恩...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池市人民医...
  • 3篇保定市第二中...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邯郸市第四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武警吉林总队...

作者

  • 55篇陈会校
  • 25篇李俊峡
  • 24篇丁超
  • 12篇张海军
  • 12篇何振山
  • 11篇柴巧英
  • 10篇张强
  • 9篇李娟
  • 7篇齐书英
  • 7篇赵玉英
  • 7篇张巍
  • 6篇傅向华
  • 5篇孙家安
  • 5篇李洁
  • 4篇张莉
  • 4篇薛玲
  • 4篇赵沙沙
  • 3篇冯海斌
  • 3篇郭洁
  • 3篇韦颖

传媒

  • 1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0篇中国循证心血...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华北国防医药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8
2020年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取急诊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ST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1周较术后即刻心率均明显下降,LVEF升高(P<0.05),试验组LVEF升高及LVEDD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NT-ProBNP、sST2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安全有效,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越早越好.
陈会校李娟韩继如张魏刘存祥李俊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急诊PCI
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第二代冷冻球囊进行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患者112例。记录每支肺静脉冷冻消融相关参数和并发症事件。手术3个月后进行规律的门诊随访,房颤复发定义为随访期内任何时间出现持续时间≥30 s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结果在平均9(5,16)个月的随访中,冷冻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为86.6%(97/112)。术中在452根肺静脉冷冻消融中,平均每根肺静脉冷冻2[1,3]次,平均最低温度-47[-36,-57]℃。双上肺静脉冷冻消融中平均最低温度[左上肺静脉(LSPV)-49℃±5℃;右上肺静脉(RSPV)-50℃±6℃]低于双下肺静脉[左下肺静脉(LIPV)-43℃±5℃,右下肺静脉(RIPV)-45℃±3℃,P〈0.01]。52.9%肺静脉在第1次冷冻消融中实时肺静脉电隔离(PVI),67.0%肺静脉可以监测到实时PVI过程,96.2%肺静脉最终达到PVI。第1次冷冻中实时观察到PVI的过程,LSPV比例高于LIPV(P=0.014)、RSPV(P=0.002 2)和RIPV(P〈0.000 1),LIPV高于RIPV(P=0.002);冷冻消融中实时PVI的比例LSPV高于RSPV(P=0.012 6)和RIPV(P〈0.000 1),LIPV高于RIPV(P〈0.000 1);但最终达到PVI比例在不同肺静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1%,其中5例(4.5%)患者发生膈神经损伤,1例(1.0%)发生膈神经麻痹。结论采用第二代冷冻球囊进行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膈神经损伤仍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
李晓枫刘俊张浩夏雨韦颖陈会校方丕华张澍
关键词:心房颤动冷冻消融
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中边支闭塞报告2例被引量:1
2015年
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前降支多数完全闭塞,此时对角支对于患者心功能维护非常重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若引起对角支狭窄或闭塞,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对于对角支的保护非常重要。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51岁,主因"突发胸痛伴双上肢酸胀感3 h"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可见70%~90%弥漫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至近段可见80%弥漫狭窄;
陈会校张海军李俊峡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突发胸痛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to)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开放120min);辛伐他汀治疗组(他汀组,手术前给予辛伐他汀5mg·kg-1·d-1);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同时检测各组血脂水平。结果:各组动物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Ito电流密度峰值(+60mV)显示:对照组为(17.41±3.13)pA/pF(n=15),I-R组为(9.49±1.91)pA/pF(n=11),低于对照组(P<0.01)。他汀组为(15.24±2.41)pA/pF(n=11),显著高于I-R组(P<0.01),但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另外,I-R组Ito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他汀组这些异常也明显恢复。结论:本研究显示缺血再灌注可导致梗死区心肌细胞Ito明显下降,形成电重构,可引起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延长,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之一。辛伐他汀预处理可减轻Ito的异常变化,逆转电重构,而不依赖于降血脂效应,可能为他汀类药物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丁超傅向华何振山陈会校薛玲
关键词:辛伐他汀再灌注膜片钳术钾通道
山莨菪碱对兔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研究山莨菪碱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山莨菪碱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开放120min);山莨菪碱治疗组(Ani+I/R组,手术前1min给予动物耳缘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kg);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Na。结果:(1)心律失常发生率:与I/R组比较,Ani+I/R组兔室速、室颤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其心律失常的评分明显低于I/R组(2.6±0.7vs3.6±0.8,P<0.05)。对照组、I/R组和Ani+I/R组INa电流密度峰值(-30mV)分别为-42.78±5.48(n=16)、-22.46±5.32(n=12)和-38.89±5.24pA/pF(n=13),I/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ni+I/R组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山莨菪碱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缺血再灌注后,INa明显下降,山莨菪碱预处理可使下降的INa上调,逆转电重构,可能为山莨菪碱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细胞学离子机制。
丁超傅向华赵玉英陈会校薛玲李俊峡
关键词:山莨菪碱再灌注膜片钳术钠通道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78例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的9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8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25.93%与48.45%,P<0.05)。结论在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保护病人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并有助于降低再住院风险。
陈会校李娟柴巧英张巍刘存祥韩继如房健健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老年心脏功能运动耐量
山莨菪碱对兔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兔正常离体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以酶解的方法分离兔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山莨菪碱对兔正常心室肌细胞跨膜钠离子通道电流(INa)、L-钙通道电流(ICa-L)及瞬间外向钾通道电流(Ito)的影响。结果山莨菪碱浓度为10nmol/L时,对INa无明显影响(P>0.05)。山莨菪碱浓度为100nmol/L时,INa电流密度减少到(-33.25±4.46)pA/pF,1000nmol/L时INa电流密度减少到(-29.32±3.55)pA/pF,抑制率分别为22.3%和31.5%,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莨菪碱浓度为10nmol/L时,对ICa-L无明显影响(P>0.05)。山莨菪碱浓度为100nmol/L时,ICa-L电流密度减少到(-2.15±1.02)pA/pF,1000nmol/L时ICa-L电流密度减少到(-1.82±0.86)pA/pF,抑制率分别为31.3%和41.8%,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莨菪碱浓度为10nmol/L时,Ito电流密度由(17.41±3.13)pA/pF减少到(16.13±2.93)pA/pF,100nmol/L时减少到(15.11±2.88)pA/pF,1000nmol/L时减少到(14.96±2.82)pA/pF,抑制率分别为7.3%、13.2%和14.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离体正常单个心室肌细胞INa和ICa-L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丁超傅向华赵玉英陈会校孙家安薛玲李俊峡
关键词:山莨菪碱肌细胞心脏离子通道
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230例,统计心肌桥的检出率、部位、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在230例进行64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中,发现心肌桥53例(共60处),检出率为23.04%(53/230),与CAG的检出率(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SCT中仅有13支与CAG发现的14支心肌桥一致。浅表型肌桥和深在型肌桥在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较为准确诊断心肌桥的手段。
张海军陈会校张强李俊峡齐书英崔俊玉何振山吴陶红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冠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PCI术前、术后4 h、7 d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情况及术后6个月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96.00%vs 84.00%,P<0.05)。术后4 h、7 d,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LVEDV、NT-proBNP比较均明显降低,但LVEF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DV、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且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长期使用其临床效果较好。
李娟陈会校柴巧英张巍韩继如房健健靳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外周血miR-34a、SIRT1 mRNA表达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复流情况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外周血微小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使RNA(SIRT1 mRN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复流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首次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分为无复流组44例和再灌注组6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12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清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血清中miR-34a、SIRT1 mRNA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再灌注组相比,无复流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iR-34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IR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患者血清中miR-34a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8,P<0.05)。miR-34a表达水平升高、SIRT1 mRNA表达水平降低是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34a在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IR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34a、SIRT1 mRNA可能参与了A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发生。
张巍房健健柴巧英陈会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