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宗涛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单环刺螠
  • 3篇变态
  • 2篇单环刺螠虫
  • 2篇诱导剂
  • 2篇同工酶
  • 2篇螠虫
  • 2篇酶学
  • 2篇附着变态
  • 2篇变态率
  • 2篇成熟肽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新月
  • 1篇叶绿素A
  • 1篇幼虫
  • 1篇幼虫发育
  • 1篇早期发育
  • 1篇体壁
  • 1篇青岛大扁藻
  • 1篇组织化学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全南大学

作者

  • 6篇陈宗涛
  • 4篇张志峰
  • 2篇张正睿
  • 1篇牛从从
  • 1篇孙军
  • 1篇魏天迪
  • 1篇刘东艳
  • 1篇邵明瑜
  • 1篇康庆浩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单环刺螠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环刺螠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单环刺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诱导剂包括FILa6成熟肽、双蒸水和海水,并具体限定了FILa6成熟肽的浓度为5~30μM。本发明含有FILa6成熟肽的...
张龙张志峰杨智陈宗涛张正睿
文献传递
不同氮磷比率对青岛大扁藻、新月柱鞘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影响及其生存策略研究被引量:61
2004年
在不同氮磷比 (N∶P =1∶1,4 :1,16∶1,80∶1,16 0∶1)条件下 ,对青岛大扁藻 (Platymonashelgolandi cavar.tsingtaoensis)、新月柱鞘藻 (Cylindrothecaclosterium)和米氏凯伦藻 (Kareniamikimotoi) 3种浮游植物进行了培养 ,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氮磷比例对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新月柱鞘藻在N∶P =16 0∶1时细胞比生长速率最快 ,而青岛大扁藻和米氏凯伦藻分别在 4∶1和 80∶1的条件下比生长速率最快 .单位水体中细胞丰度的多少主要受细胞体积大小和自身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浓度明显受氮的影响 ,高氮磷比例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 .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不同氮磷比例有明显反应 ,且其含量多少与细胞大小和生长周期密切相关 .3种浮游植物相对来说 ,新月柱鞘藻属于生长快速的r选择物种 。
孙军刘东艳陈宗涛魏天迪
关键词:氮磷比叶绿素A比生长率
单环刺螠虫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对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单环刺虫(Urechisuniconctus)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中5种同工酶(EST、MDH、AMY、LDH、ALP)酶谱均随发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EST酶谱最为复杂,由原肠期的1条酶带增至体节幼虫时期的6条。MDH在发育各时期皆有表达。在原肠时期未检测到AMY、LDH及ALP活性。采用生化法对5种酶(ACP、ALP、PO、POD、CarE)的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单环刺虫的发育,各种酶的活力都有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摄食行为的开始对其某些消化酶活性的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至中期担轮幼虫时期,幼虫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脂类等物质的消化能力。至晚期担轮幼虫及体节幼虫时期,其免疫能力也有显著增强。
陈宗涛张志峰牛从从康庆浩
关键词:单环刺螠虫幼虫同工酶
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
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隶属于螠虫动物门/(Echiuroide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刺螠属/(U...
陈宗涛
关键词:单环刺螠虫早期发育体壁组织化学酶学同工酶
文献传递
一种单环刺螠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环刺螠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单环刺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诱导剂包括FILa6成熟肽、双蒸水和海水,并具体限定了FILa6成熟肽的浓度为5~30μM。本发明含有FILa6成熟肽的...
张龙张志峰杨智陈宗涛张正睿
单环刺螠消化道的发生和分化被引量:12
2006年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胃、中肠、呼吸肠、后肠和肛门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分别呈现不同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脂酶、ATP酶、非特异性酯酶及多糖类物质活性。
陈宗涛张志峰康庆浩邵明瑜
关键词:单环刺螠消化道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