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病患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糖尿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药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甲旁亢
  • 1篇原发性甲状旁...
  • 1篇原发性甲状旁...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减低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作者

  • 4篇陈敏
  • 2篇张哲
  • 1篇叶丹
  • 1篇楼娟亚
  • 1篇董凤芹
  • 1篇梁华
  • 1篇李成江
  • 1篇邹玉婷
  • 1篇王亚利
  • 1篇周伟斌
  • 1篇陈颖
  • 1篇顾清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特点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14例,分为糖尿病组42例、糖耐量减低组26例和糖耐量正常组46例。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有关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间射血分数(EF)、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峰和A峰比值(E/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左室内径(LV)、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D)、主动脉根部直径(AO DI-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合并冠心病时,左室功能明显减退。
王亚利陈敏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超声心动描记术
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为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收缩因子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行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FMD)。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正常体检组血清NO、SOD、GSH-Px以及FMD水平降低,血清ET-1水平升高(P<0.01),两组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NO、ET-1、SOD、GSH-Px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FMD值增高,此外,六味地黄丸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除FMD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治疗上,六味地黄丸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楼娟亚董凤芹张哲周伟斌陈敏叶丹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2型糖尿病内皮功能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临床分析
2008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旁亢)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体征隐蔽,常导致误诊、漏诊,故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是诊断并及时治疗原发性甲旁亢的关键。现笔者结合文献对11例原发性甲旁亢作一回顾分析。
陈敏邹玉婷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旁亢内分泌疾病
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临诊应对被引量:1
2016年
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需与1型糖尿病相鉴别,基因检测可协助进一步诊断分型,精确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复发。磺脲类药物能改善这类患儿的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血糖。本文详细介绍1例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的诊治经过,以便临床医生重视该疾病的诊治。
顾清张哲陈敏陈颖梁华李成江
关键词:基因磺脲类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