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火根

作品数:45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地质
  • 6篇造山带
  • 5篇地层
  • 5篇岩石
  • 5篇变质
  • 5篇成矿
  • 4篇苏鲁造山带
  • 4篇浅层
  • 3篇地面沉降
  • 3篇第四纪
  • 3篇岩石地层
  • 3篇石地
  • 3篇输气
  • 3篇输气管
  • 3篇水蒸气
  • 3篇盆地
  • 3篇钻杆
  • 3篇钻孔
  • 3篇南缘
  • 3篇矿产

机构

  • 38篇江苏省地质调...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浙江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江苏省地质矿...
  • 2篇江苏润环环境...
  • 2篇苏州南智传感...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南京市国土资...
  • 1篇江苏省核工业...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 1篇江苏省测绘产...
  • 1篇江苏省测绘研...

作者

  • 45篇陈火根
  • 10篇贾根
  • 8篇潘明宝
  • 8篇许书刚
  • 7篇李向前
  • 5篇苗巧银
  • 5篇杨露梅
  • 4篇赵增玉
  • 4篇张平
  • 3篇朱叶飞
  • 3篇武健强
  • 3篇宗开红
  • 3篇张庆龙
  • 3篇张登明
  • 3篇骆丁
  • 3篇陈守矩
  • 3篇潘懋
  • 3篇许伟伟
  • 3篇徐士银
  • 3篇陈炯达

传媒

  • 5篇江苏地质
  • 5篇地质学刊
  • 3篇地层学杂志
  • 2篇中国地质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华东地质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模具工业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江苏地矿信息
  • 1篇遥感信息
  • 1篇中国港口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安徽地质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水运(下...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十五”期间环境地质工作方向初探
2002年
提出了江苏省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性、公益性环境地质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的环境地质工作方向.
朱锦旗伍洲云陈火根
关键词:环境地质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地面沉降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管理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资源调查评价与专项规划相对滞后;轻视地质评估,动态监测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清等。在现有政策法规基础上,借鉴北京市、天津市的成功经验,提出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管理的建议:①加强组织管理,出台政策,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②加强调查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利用规划,进行工程前期地质评估工作;③编制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标准,建立勘查资质管理和勘查报告审批制度;④制定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制度;⑤建立示范工程评审制度和财政补贴制度;⑥构建动态监测网,开展执法监察工作。
鄂建周荣根陈火根徐玉琳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国土资源管理
基于SBAS的兰西县城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通过采用小基线InSAR技术,对离散的DInSAR干涉对进行时序分析,获取黑龙江省兰西县城区2012年的线性地面沉降速率,通过去除大气延迟相位计算非线性形变量,进而获取时间上连续的沉降量。通过分析兰西县城区的沉降幅度、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研究区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4cm/年,地面沉降累积量随时间变化基本上呈线性的沉降。最后利用相邻轨道Radarsat-2数据独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相对误差在4mm/年以内,均方差为0.13cm/年。两者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说明了本文研究区InSAR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朱叶飞陈火根李向前詹雅婷苏一鸣
关键词:SBASINSAR地面沉降
江苏东海地区韧性剪切作用被引量:3
1997年
东海片麻岩杂岩区变形变质作用具长期复杂的演化史,发育多条多期次不同性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在剖析了榴辉岩构造变形序列、片麻岩构造变形序列的基础上,结合图面分析,建立了东海地区构造变形序列,划分了九个期次的变形。
潘明宝陈火根孙竟雄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变质岩构造变形序列
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宁芜盆地中段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文中探讨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宁芜盆地中段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质体、构造、围岩蚀变三大类证据因子;其次,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铜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姑山旋回、娘娘山旋回火山机构控制了本区火山岩型铜矿的空间分布,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火山岩型铜矿密切相关的龙王山组、姑山组地层,姑山旋回粗面斑岩、娘娘山旋回二长斑岩、NW向构造1.5 km缓冲区、NE向构造1.3 km缓冲区、EW向构造4.5 km缓冲区、硅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概率计算,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P1、P2、P3、P4,其中P1、P2、P3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娘娘山和姑山火山机构控制,P4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受龙王山火山机构控制,在这些预测区中,均存在已发现的铜矿体,说明预测可信度较高。
赵增玉陈火根潘懋贾根李向前徐士银郭刚张祥云
关键词:证据权模型成矿预测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虚拟物流网格服务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网络化制造提供制造企业在因特网环境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了地理空间给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障碍。网络化制造模式对物流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能够通过Internet使分布在不同地域...
陈火根
关键词:网络化制造虚拟物流客户价值
苏鲁造山带南缘岩石-地层格架被引量:11
2002年
系统总结了苏鲁造山带南缘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将东海杂岩分解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和变质侵入岩。东海岩群由毛北岩组、演马场岩组、武强山岩组、虎山岩组和摩天岭岩组构成;变质花岗质侵入岩分为早期面状侵入体和晚期点状侵入体,超基性岩包体分为北西许沟岩带和南东蒋庄-岗尚岩带,变质杂岩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超高压变质岩块划分为4个岩片,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
潘明宝张庆龙陈火根王浩郭令智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作用苏鲁造山带
宁芜地区中生代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探讨
许伟伟陈火根李向前贾根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生代白垩纪
基于矿地融合视角的空间规划管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的矿地融合空间规划管制方案,并选取苏州中心城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好,较适宜建设区域面积较大,主要分区在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基本能满足近期规划的需求,从城镇扩展、生态用地保护、中心城区开发边界3个方面提出空间规划管制发展方向,证明未来城市建设应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
陈晨朱晨曦陈火根晏王波吴江国陈静欣
江苏岩浆岩和岩浆活动概述被引量:3
1998年
江苏岩浆岩岩类齐全,从超基性,基性至酸性均有,岩浆多期活动明显,晚太古代一元古代,中生代至新生代都有活动,与省内内生金属矿产的有成因上的联系。
陈炯达陈火根
关键词:岩浆岩岩浆活动金属矿产岩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